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120-130(第7/21页)

看向崔弘益,崔弘益却不再多言,只笑着拱手告辞。

    一直到陈浩言登上船,看着逐渐模糊在清晨雾气里的“洛城”牌匾,福如心至。

    ——太后娘娘让崔弘益来送他,还让崔弘益重提多年前的旧事,是不是在告诉他,让他重走一次年轻时走过的路,巡查地方,惩治贪官污吏?

    这些年里,他坐镇京师,拥有了年轻时无法企及的权势与地位,却好像再也没有了年轻时的嫉恶如仇……

    “外头风大,你也不怕着了凉。”陈夫人带着外衣来寻丈夫,“别在这儿站着了,快回船舱里休息吧。

    陈浩言拍了拍陈夫人的手背,突然轻叹一声:“你说,我这些年跟着文尚书一起反对太后,是对还是错?”

    陈夫人微愣:“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陈浩言摇头,扶着肩上的外衣,遥望已经彻底远去的洛水岸边:“我原本还有些舍不得,现在却觉得,能早点脱身,离开京师这风云是非之地,也好。”

    陈浩言看向陈夫人:“就是要你跟我一起受苦了。”

    其实一开始,陈浩言是想让陈夫人留在京师的,但陈夫人说什么都要跟着他一起离京。

    丈夫是受了自家的牵连才被贬的,陈夫人哪里能安心一个人留在京师享福呢。

    “东西送到了?”

    兴泰殿里,霍翎正在处理政务,余光扫见崔弘益轻手轻脚走进来,随口问道。

    崔弘益应了一声是,又低声道:“给陈御史送行的人很多,文尚书也去了。”

    “不奇怪,他们关系一向不错。”

    霍翎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又继续低头批复折子。

    崔弘益看霍翎没什么要问的,静静侍立一旁,不再多言。

    在陈浩言离京后的次日,崔明也动身了。

    霍翎没有厚此薄彼,同样派崔弘益送了一份临行礼物,只是没有了叙交情的一番攀谈。

    新任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也很快就位,开始勤勤恳恳熟悉衙门事务。

    年前,霍翎带着季衔山祭祀天地祖先,又带着乐平长公主的孩子去了皇陵祭祀先帝,还给孩子取了名字。

    忙忙碌碌间,时间就从天狩六年来到了天狩七年。

    在天狩七年的第一场大朝会上,太后着令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和京兆府共同修订《刑统》,尤其是其中关于财产继承法令的部分!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事急从权,违令者杀……

    霍翎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重修《刑统》,时机把握得极好。

    一则,素来与太后持相反意见的文盛安,刚刚失去了两位强有力的盟友,即使有心做些什么,在太后的威势下,也不得不暂避锋芒。

    二则,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们需要做出一些政绩。

    重修《刑统》所能带来的好处,就和修前朝史书一样,任何参与其中的人都能获得名与利。

    三则,朝中许多有识之士也发现了,时移世易,大燕的民风民情早已与前朝大相径庭,《刑统》中的很多条文适用于前朝,却不再适用于今朝。

    尤其是在民事纠纷上,《刑统》中不适宜的地方就更多了。

    一味依照《刑统》来断案,就失了人情,令民众哗然,但不依照《刑统》来断案,长此以往,大燕的律法条文岂不是要沦为一纸空谈?

    种种因素混杂在一起,就使得整件事情得以顺利推进下去。

    除了四大衙门,霍翎还单独下令,让崔明和宋叙也加入到修订刑法一事里。

    清河崔氏传承数百年,根基深厚,该敲打的已经敲打过了,也是时候做出一些安抚,收拢人心。

    调用宋叙,则是因为宋叙的身世。

    “太好了,有你跟我一起忙碌,我总算能松口气了。”

    丁景焕得知此事后,高兴地拎着酒上门。

    宋叙问:“怎么?事情推进得不顺利吗?”

    丁景焕道:“别提了,几大衙门一起办事,单是前期分工,就有得扯皮。反正我人微言轻,也懒得和他们争领头的位置,这段时间都在整理各地呈上来的案例。”

    宋叙不由一笑:“让我猜猜你整理的都是些什么案例?应该都是和家产纠纷有关的案例吧。”

    丁景焕眉梢上挑:“果然瞒不住你。”

    刑法的修订涉及方方面面,丁景焕看似不争不抢,无意与其它衙门争权,实际上早早将“修订财产继承法令”的任务领走了。

    这才是太后娘娘最关心的内容。

    也是宋叙最想参与进去的内容。

    两人正说着话,门房就过来禀报,说是文府有请。

    自宋叙从苍州回到京师以后,虽说逢年过节还是时常走动,但师生间的关系无疑疏远了许多。

    如今老师突然派人请他过府,宋叙不觉欢喜,只是有种说不出的沉闷。

    丁景焕在旁边凉凉道:“文尚书应该和我一样,都是想找你聊聊太后的这道命令。”

    宋叙瞥他一眼:“莫说风凉话。”

    丁景焕耸耸肩:“反正你别因为文尚书几句话,就推辞了娘娘的安排啊。我这边需要你的帮忙。”

    宋叙轻应了声好:“这也正是我心中所愿。娘娘愿意成全我,我又怎么会辜负娘娘的一番好意呢。”

    宋叙和文盛安的这场书房谈话,完全是不欢而散。

    甚至可以说,这是宋叙第一次忤逆文盛安的安排。

    离开文府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

    宋叙用指骨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压下眼角眉梢的倦怠。

    “宋大人。”

    马车拐入梨酒巷子,宋叙刚下马车,就看到娘娘身边的内侍总管崔弘益站在府门口,笑着朝他打招呼。

    “崔内侍,你怎么来了,是娘娘还有什么吩咐吗?”

    崔弘益将手里提着的食盒递了过去。

    “下午御膳房做了海棠花酥。陛下来给娘娘请安时,说到宋大人最喜御膳房做的海棠花酥,娘娘就命奴才给您送一份过来。”

    ***

    修订律法乃国朝大事,光是前期的商议与讨论,还有归纳整理各地的案例,就要花上至少大半年。

    即使一切顺利,也得两三年才能看到成果。

    霍翎将事情安排下去后,就没有再过多关注。

    三月时,霍翎收到了一封从苍州寄来的书信,寄信人是祝婉。

    在信件里,祝婉详尽而细致地汇报了慈幼局一事。

    短短半年时间,从选址到建立再到收容孤儿,如今苍州慈幼局已经容纳了九十二名孩童,还另外聘请了两个奶娘,两个厨娘,一个门房和一个专门洒扫的丫鬟。

    祝婉是商户出身,既懂得打理账目,又识文断字,暂时兼领了账房和夫子的职务。

    她在信里说,如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