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北宋小丫鬟》 90-100(第1/26页)

    第91章

    庄子买下来之后, 锦娘又让庄头过来见了她一面,庄头姓范,颇有几分任事之才。

    范庄头道:“您放心, 佃租这么多年都是一致的, 平时五成,若遇灾年只收两成。您买的都是靠近德广河的地,寻常良田一亩不过一贯, 您的贵就是贵在地势好, 灌溉方便。”

    田灌溉是很重要的,锦娘虽然没有种过田, 但是知晓她们老家许多次打架都是为了争夺水源打架。地势高,即便发了大水也不容易被淹。

    况且她买的这些田, 有一百亩还种早稻和晚稻。

    “实不相瞒, 起初那两顷地也是早稻和晚稻一起种, 可是品种不佳,产粮又低,才恢复单季稻子。只有您买的那三贯一亩的土地才能够早稻晚稻一起种, 故而才贵。”范庄头算着。

    锦娘暗自在心中盘算, 一亩地可收获两到三石粮食,一斗米六七十文,如果两百亩按照最高产粮三石开始算,收一半的租子就是一百八十贯的租子。再那一百亩早晚双稻种的,也是一百八十贯的租子。

    除去耕牛、农具还有庄头等人的耗费, 那么如此也能得三百贯左右。

    锦娘直接心算出的还说出来, 范庄头还惊诧了一下,他原本以为娘子年轻,也不太熟悉稼轩之事, 没想到筹算如此厉害,更不敢轻视,连忙道:“说起来,咱们庄院后面的小园子种了些树和竹林,也是一笔进项。”

    “我上回去推官娘子家里作客,见她家有洞庭柑,还用黄柑酿酒,不如范庄头也买些果树种植,也不必卖,咱们自家吃就好。”锦娘如是道。

    范庄头颔首:“您放心,老朽一定帮您办的妥妥当当的。”

    锦娘赏了他一匹上等布,两样点心,范庄头喜不自胜。又让橘香治了几个菜,让陈小郎陪着范庄头吃了一回酒。

    今年筠姐儿就四岁了,她现在的生活安排的很规律,每日上午用完早饭就开始描红,下午锦娘教她做针线。锦娘这样九岁开始才学刺绣的,比之人家实在是太吃亏了,在这个时代,女子的针黹女红不仅可以当成对外展示的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能够挣钱。

    但凡一个人总有自己的立身之本,锦娘靠刺绣挣了一份小小的家业,女儿将来若有一日困顿时,至少有个手艺。

    锦娘自己也开始做双面绣,底下坐着的阿盈和青蓉正在帮锦娘做月事带,倒是一室安静。

    说起来,上次蒋羡卖了一箱她之前攒的胡椒茶叶那些,事实上锦娘现下又攒了一箱,主要是蒋羡中进士之后各处送的,包括顾家上次送的茶饼,正好一整箱。

    至于蒋羡的俸禄,永业田两顷和职田两顷,开始发放,倒是不必再用手里的钱了。

    很快就要到寒食节了,每到节日时,主母们开始忙活了,她让陈小郎去庄上找一位会做江南寒食的妇人过来,让她带着大家做。

    南北方的饮食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不能一概而论。

    妇人三十岁左右,人生的干净伶俐,锦娘听说她男人姓花,家里佃了锦娘家五十亩地,男人家一共兄弟五个,她是长媳承担的更多。

    “自古长媳难做,我看嫂子伶俐的很,日后肯定日子越过越兴旺。”锦娘笑道。

    花大嫂见锦娘不仅人生的如月宫嫦娥,说话还好听,知晓她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连忙赏了她一匹青毛布,说是拿回去给孩子们做衣裳,又赏了一对白蜡,饴糖一盒。

    花大嫂则和橘香二人在厨房里做寒食,这寒食用新糯米做成剂子,分别包了鸡肉、鱼肉和鹅肉,再用蒻叶包裹上蒸。再有姜豉,就是肉冻,她们江陵人爱吃鱼冻,这边吃的是肉冻。再准备几块饴糖。

    至于麦糕、乳酪和乳饼,这些便在外面的从食点买了一份。

    没办法,寒食节不许开火,家里这么些人都得吃饭,可不得准备的多一些么?

    待花大嫂做完,锦娘见她做的好,也不偷懒耍滑,又赏了她两块腊肉:“你也尝尝我们家乡的腊肉。”

    花大嫂感激不已,家里田虽然多,但是人又多,分到自家嘴里的没多少,如今县尉娘子赏的这些,正是她需要的。

    锦娘这边做的多也自然也有用处,县衙的官员之间送寒食,县尉厅的吏员也得赏下一些。

    女仵作姜六姐这里也得了一份锦娘送过来的寒食节礼,她正和家里一个老妇道:“瞧,咱们也不必自己费心巴力的做了。”

    老妇是姜六姐的姑母,因眇了一目,又生了病,家中儿子媳妇嫌弃,故而姜六姐把她接回家,还买了个小丫头服侍。

    姜家姑母看面前送的各色团子,糕饼,不由得道:“衙门对你真好。”

    “这哪里是衙门送的,是县尉娘子送的,她素来很讲礼节,我们元宵节的时候,她家还送了元宵粉团过来呢。”姜六姐道。

    这也是县尉厅的吏员们都说蒋县尉比梅县尉好的缘故,有些小吏很会捞钱,日子过的不错,但有的就老实巴交的,能得一份节礼,拿回去也很体面。

    哪像包家娘子啊,对她们这些小吏可是瞧不起的很,连她家下人要买个什么都说钱不够呢,可抠门呢。

    外面也有些商家送礼上门,锦娘照旧是不收的,齐娘子却正在清点,这些看似装寒食的捧盒,下面都装的银珽,这一盒便是五十两,两盒就是一百两。

    这些银珽没有烙上官印,可以直接用,别人也找不到把柄。

    这些人多半是河工的木材商人,这些人靠着侯功赚了个盆满钵满。

    齐娘子有了身子,不欲让人知晓,只是打发了人拿二十两去庙里还愿。又见小姑子侯三姐过来说想去田娘子那里做针线,齐娘子自然答应了。

    她不意外,小姑子喜欢田娘子,那人大方又舍得。

    说起大方其实魏娘子也很是大方,但是她们又不一样 ,田娘子完全是用嫁妆倒贴,魏娘子却是很会用嫁妆赚钱。

    但蒋羡的官声却比韩主簿好多了,蒋羡据说是从不让商人进门,甚至上次有富商想让女儿带嫁妆做二房,他都不要。与之相比,韩主簿这等本来就是荫官,操守上不是那么好,自然就遭人诟病了。

    却说正是寒食节,蒋羡正好休沐,他难得不必查案子,正在家中同锦娘说话,却听到外面女人的尖叫跟杀猪似的。

    “阿盈,你去看看怎么回事?”锦娘忙道。

    阿盈立马跑了出去,回来还道:“是杨都头正在打他浑家呢,踹了个窝心脚,说她婆娘到处说杨都头把钱给外头的女人花了,饿死家里的孩子。又说他浑家对他老娘不好,不给饭吃。”

    “有话好好说便罢了,怎么打的这般厉害,官人,不如让曹大去看看。”锦娘知晓这杨都头的浑家也的确算不上多贤良淑德,但是杨都头更是在外有家,对妻室这般凄厉。

    蒋羡就是知晓妻子善良,只好出去吩咐了曹大一声,曹大是他的傔从,若是过去杨家一趟,想必杨家会收敛。

    果然,曹大过去了一趟,杨家很快平息下来,杨都头还让人送了两个捧盒的果子过来。

    锦娘哪里吃他送的果子来,让人送了半盒给怀孕的悯芝,其余的让方妈妈给大家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