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又穿了: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110-120(第3/19页)

不堪!”

    “他起初是求教, 被指责后就暴怒粗鲁、以下犯上,害同僚一起被罚!”

    “每次都是郑院使力保他,总共被扣了十二个月俸禄,有一次还因为他挨了板子。”

    “……”

    而中年太医哑着嗓子喊,声音很低,几乎听不见:“某是诚心来求医的!”

    魏璋看向神卫:“把他送到急诊去。”

    神卫二话不说,把中年太医捞起来放马背上,急驰而走。

    “哎,哎,哎……”年轻太医急得乱蹬乱踢,“不行,不能让他进去!”

    魏璋冷哼一声:“太医院上下都忙着认飞来文字,十日后就要院试了,你们准备好了?”

    二位年轻太医像被点了哑xue,张了张嘴,硬是一个字都没发出来。

    是的,最近不止太医院,国子监也都在学飞来语,动辙考试,如果考核不通过,立刻辞退。

    “还不回去准备?”魏璋掉转马头,向方沙城内驰去,神卫紧跟其后。

    年轻太医看着他们渐远的身影,又眺望国都城的方向,一咬牙还是回去了。

    ……

    如果说,有大郸人对飞来医馆的一切都不感到惊奇的话,这位披头散发、满身鞋印的中年太医就是,且只有他一人。

    魏璋把他带进医院是有原因的,这货熟练挨揍躲闪的姿势、以及绝不放弃的嘶吼模样,像极了当年遇见殷富时的情形。

    就算他在邵院长面前疯言疯语、胡说八道,魏璋顶多挨金老一顿说;但他挨揍时充满期待盯着飞来医馆的样子,实在让人动容。

    于是,邵院长在急诊内科诊室,看到了这位被揍得不轻的中年太医。

    中年太医虽然形容狼狈,但在魏璋介绍后,知道眼前站的正是飞来医馆馆长时,吓得立刻冲出门去,束好散乱的头发,戴好发冠,重新整理好衣物……

    十分钟后,中年太医鼻青脸肿、但衣冠整齐地再次进入诊室,恭敬地行了拜首礼,郑重其事地介绍:

    “鄙人姓孟名鸿才,自幼学医,从医十七年,其中军医十二年,太医五年,擅刀针。”

    “多谢邵馆长愿意亲自接见鄙人,感激五内,没齿难忘。”

    邵院长只能尴尬受礼:“听说,你是来求医的,哪里不舒服?我可以替你找医师。”

    孟鸿才一直垂着眼睛,听完魏璋的翻译才敢抬头看,望着邵院长、金老和魏璋三人平和的眼神,忽然像个憋了满腹委屈的孩童,湿了眼眶。

    “对不起,”说完就扑通跪在地上,“鄙人撒谎了。”

    邵院长赶紧把他拽起来,这穿越一趟要折多少寿啊:“有话好好说,不要动不动就跪。”

    孟鸿才勉强起身:“病的不是鄙人,他们都已经死了,鄙人想找寻他们的死因。”

    啊这……

    邵院长、金老和魏璋三个人都有些头疼,上次中毒事件前后费了多少人才和精力,这次怎么又是找死因?

    魏璋在心里默念,靳法医、老秦,真是对不住!

    邵院长凑到金老耳边低语:“告诉赵鸿,查死因找仵作,别到飞来医馆了。”验尸又不让验,什么检查都做不了。

    谁知,孟鸿才从怀里拿出一个软布大包,解开层层包布,里面是一个木盒,打开盒盖,里面全是有编号的纸卷,足有十二卷。

    软布大包从外到内都非常干净整洁,纸卷上连半点脏污都没有,和他本人模样形成了鲜明对比。

    孟鸿才用诊室桌上的电话机、压舌板筒等等重物当镇纸,把十二卷按顺序放平整,特别郑重地开口:“请过目。”

    “这是一名四十七岁男子,戍边军士,起初是咽不下胡饼和环饼,费力得很,混水喝能好一些……渐渐的,胡饼环饼泡水,也咽得艰难。”

    “军医给他用温补药,他还是瘦得很快,吃食越来越困难……直到在夜袭中丧命,某替他收尸时,看到他的食管里长了很奇怪的东西……”? ? ?

    邵院长三人面面相觑,就算是尸体,食管里有什么是随便能看到的吗?

    魏璋皱眉:“你剖了他?!”

    孟鸿才浑身一激灵:“鄙人有证据!”说完,翻到纸卷背面,露出一截粘上去的、巴掌宽的纸片,上面有陈旧的大拇指印。

    “他过得很艰难时,是鄙人一直在照顾,他每日都疼痛难当,有次夜里疼醒,要求鄙人在他死去以后,看看他到底生了什么样的恶疾?”

    “所以,鄙人替他收尸时,仔细看了,画了下来。”

    邵院长用手机给消化内科的廖医生:“急诊内科诊室会诊,带上消化器官模型。”

    很快,廖医生抱着半截人模型走进来,因为模型有点大,挡了他的视线,与保持恭敬迎接姿势的孟鸿才撞在一起。

    孟鸿才看清模型的瞬间,吓得后退好几步,之后又小心翼翼地靠近,忽然反应过来,这是邵馆长请来的医师,又立刻恭敬行礼,显得特别忙乱。

    廖医生抱着模型一路走的同时,听魏璋在蓝牙耳机里讲这位孟鸿才,所以进来时,直接看桌子上的图解和文字。

    孟鸿才小心翼翼地打量廖医生,想伸手摸模型,又觉得太唐突而收手。

    廖医生看完第一份图解和记录,当时就惊了:“食道癌出现得这么早吗?”

    金老淡然地多:“癌这个字,南宋时期的《卫济宝书》里第一次出现。”

    廖医生继续看,边看边评价:“他的字工整,画得仔细,描述也得当,嶙峋状堆叠。”

    “这位,怎么着也是太医院翘楚了吧?”

    魏璋同时向孟鸿才翻译廖医生说的话。

    孟鸿才不停地苍蝇搓手,听到后面都开始搓鞋了,忍不住抬头,泪流满面。

    金老有些纳闷:“据我所知,古时候不管哪个朝代,中医不这么生剖的,你怎么会?”

    解剖是个精准的体力活儿,可不是谁都能干的。

    孟鸿才胡乱抹掉了眼泪:“鄙人家以前是当仵作的,刚接过阿耶的刀,全家就死于疫病,鄙人幸得医师相救,侥幸活着,拜医师为义父开始学医。”

    “此后,为报答义父救命之恩,主动当了军医,因为对人体结构十分了解,特别擅刀针,救了不少人,包括两位将军。”

    “后得将军极力推荐,进太医院成为刀针医,本以为能救治更多人,或者将刀针医教给更多学生,哪知道……”

    “太医院院使提倡温补之法,需要太医医治的病患不动刀针,一味汤药进补,鄙人据理力争,总是败落。”

    “先是不能再教学生,之后连出诊都没了,最后只能做些杂役之事。”

    之后,孟鸿才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邵院长四人面面相觑,又感慨,熟悉人体解剖结构、又通中医理论和方术……就因为理念不同,落到这种地步,实在可惜。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