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汴京美食经营录》 60-70(第7/14页)
谢诏又伸手摸了摸桌上的茶壶,果然。
“碧云。”他唤,“换热茶来。”
林九娘抱怨地看了虞蘅一眼,虞蘅站起来阻拦:“刚吃了热酒,正浑身发汗呢!”
谢诏看一眼她,平静地道:“若要坐屋外,最好还是喝些热的御寒。”尤其是姑娘家。
虞蘅踢踢踏踏地重新坐下来。
瞧见她的小动作,谢诏觉得有点好笑。
如此,应该也能算“年长沉稳、懂照顾人”了吧?
知根知底……还有谁比他更知她根底?论模样……她那表兄,生的什么模样?
谢诏再好奇,也不可能去打听,只是借垂眼动作,看清茶盏里倒映的一张俊容轮廓。
大约,是足够的吧。
林九娘忍不住凑到她身边耳语:“今日谢二郎怎这般话多?”
“嗯?”虞蘅仔细回忆了一下,“不是一直这样么?”
林九娘哼道:“你是没见过他与我在一块时候,半天能一句话不说,下个棋,把我当辽人杀,好没劲!”
虞蘅再搜肠刮肚,哦,想起来了,还不熟悉时,对方似乎倒是话少清冷。
“嗐,兴许是长大了,知道木头讨不到媳妇?”
两个女孩子凑在一块不知道叽叽咕咕了什么,同时掀起眼皮偷偷看他一眼,又都心照不宣地捂嘴笑了起来。
虞蘅笑的时候,感染力是很强的。杏眼弯弯,好似天边新月,瞳孔漆亮,蕴了星星点点的光华。
含情眼,便是如此。
谢诏饮一口茶,淡白色茶雾氤氲着、描摹着一双弯弯杏眼。
虞蘅婉拒了谢夫人要送她至码头的热情:“实在不必,那边人挤人挨的,一股子臭汗咸鱼味儿,您最爱干净,指定受不了啊。”
谢夫人遗憾道:“好吧。”
但是又道,“若遇到什么难处无法解决的,写信回来问问。或者我们在清江县也有分店,可以去寻那里掌柜。”
虞蘅倒还真有要求助她的事,厚着脸皮问道:“您能不能将常妈妈借我一用?”
常妈妈是府里最身强力壮的婆子,有股子泼辣劲儿,身上没担什么要紧职务,但谢夫人依然很宠信她,因为每当有什么不能用正当手段解决的麻烦,常妈妈总能处理得很好。
谢夫人领会了她的意思,爽快道:“我让红叶与常妈妈一道跟你去!”
红叶是常妈妈小女儿,基因一脉相承。
虞蘅将店里交给了兰娘与静云,厨房交给阿柳,只带阿盼回去。
钱氏身边也带了个得用的仆妇,与常妈妈很能聊得来,红叶则与阿盼关系融洽。
等起航,钱氏每日望着无尽的河面,满腹焦躁。虞蘅倒是有了彻底属于自己的时间,休息、看看河景。
头几天,两岸还都是中原以北的常见景致,待行程过半,岸边便婉约了起来。
期间路过一小镇,阿盼眼尖地兴奋起来:“这是我家呢!”
虞蘅就问她:“想回去看看?”
阿盼面上就露出犹疑,似乎觉得自己不该回去。事实也是如此,若回去探望他们,蘅娘子会不会嫌她软弱?
可她又有点想家里的姐妹。
虞蘅嗔怪:“想去就去。”
否则,她带上她做什么呢?
阿盼一下便弃了红叶,挨上来:“我不与他们银钱,那都是蘅娘子给我的,我要攒嫁妆。”
虞蘅好笑,“也不知羞。”
阿盼又操心起她来:“蘅娘子也该给自己攒。”
虞蘅望着白茫茫水面,有些无语。
红叶凑过来加入了话题:“蘅娘子喜欢什么样的郎君?”
这个阿盼再知道不过了,抢话道:“俊俏的!”
红叶嘻嘻笑:“我们家二郎便很俊俏啊。”
阿盼点点头,纠结:“其实裴郎君长得也好。”
“裴郎君脾气太大了。”红叶评判,“不如王郎君。”
“谁叫王郎君已经与裴五娘定了亲呢!”阿盼神神秘秘,“其实,先前蔡内侍有介绍小郎君与我家蘅娘子认识,模样家世都好,只年纪有些小。”
“年纪小还不好?”红叶瞪眼。
“我家蘅娘子念叨着什么‘未成年’,说下不去手。”
红叶眉开眼笑:“那这么说来,还是我家二郎最合适了?”
阿盼也转过头来:“蘅娘子,你究竟喜欢裴郎君还是谢郎君?”
被风灌了一耳朵两人对话的虞蘅:“……”
第65章 家常小馄饨媒妁之言
一到了平江府,大商船换了小篷船,桨声轧轧,摇摆在小镇烟波中。
夕风卷起檐上叶,桂花香冷,水声潺湲。待到近黄昏时,又绵绵地下起雨来。
便在这样一片涳濛中,篷船靠了岸。
钱氏唏嘘万分地瞧着十数年没再踏足的故乡小镇,吹着挟桂香带雨丝的冷风,深深吸了一口气。
虞蘅将惯常讲的官话换作方言,询问船价。平江十里一音,那船夫听她一口纯正本地乡音,没敢宰羊。
剩下的路,慢慢走着去,便也到了。
钱宅年久不堪居住,就在虞家落脚。
一年多时间无人打理,野草从砖缝中肆意生长,蹿得有尺高,几人互相搭把手,清理了一番,撒了驱蚊虫蚁蛇的药粉,再又将几间屋舍打扫出来,就已经近戌时了。
自己动火是来不及的,也没食材,于是虞蘅主动道:“我去街上瞧瞧,有什么吃的。”
带了荷包,推开后面,从巷子里钻出去,便是临水街道,热闹、繁华,不比汴京差。
当然,汴京中这样热闹的街道到处都是,她们小镇上唯有这一条主干。
暮雨初霁,天穹幽幽蓝,空气中带了一股子草木香。临河的人家重新将菜干肉脯拿出来,靠在石栏上晾,延伸向河中的阶梯上蹲了三两妇人,边说说笑笑,边浣洗衣裳。
虞蘅沿河踱了百余步,就碰见个推小木车的老叟,虞蘅识得他,这是卖馄饨的,她旧日常吃他家豕肉馄饨,连忙叫停了老叟:“老伯,要五碗馄饨,带汤的。”
馄饨摊老叟“好嘞”一声,靠边停了车。
馄饨摊推车似一张书桌,嵌一顶柜子,放着馄饨皮、搅打好的肉馅、酱醋汁子、紫菜虾皮、猪油膏子,底下一口锅,每当有人要馄饨,老叟便揭开锅盖,往咕嘟的热水里下现包好的馄饨。
汤底不是什么鸡汤、骨汤,清水化开一抹猪油罢了,至多加些紫菜虾皮,却很鲜。新鲜的豕肉糜口感紧脆,包裹在半透的皮子里,淡淡粉,一碗里飘飘荡荡十几枚,皮薄馅满。
老叟虽然年纪大,手脚却仍灵活,笊篱轻盈地拨一拨,便分好了五碗馄饨,带笑问她:“送去哪里?”
“送去后街虞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