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90-100(第8/35页)
循循善诱着:“小倩郎再想想,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呢?”
他像一个认真负责的先生,心中有了答案,但是对自己的学生依旧刨根问题。
但先生为的是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但李瑛这个不着调的,他只是为了自己快乐。
说起来,李瑛聪慧,也不缺什么政治素养,但他母亲赵丽妃在第一次天幕之后就进入摆烂状态,且性格在王皇后的善意包容下逐渐放飞到不可发展的地步。
这就连带着李瑛浑身都是及时行乐的思想。
幼年时期,权力于他而言是不可触碰的东西,韬光隐晦或是最好的选择。
等他定型了,也知道了自己不会死了,这性格就改不掉了。
皇帝想给他点权力,他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都争先恐后推出去。
父亲生性猜忌,这他看的明明白白,自己也是因为这而死的。
权力,那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一个人聪慧的人并不会变得蠢笨,他这种聪慧也只多不少地遗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他对自己的儿子是有些期待的。
他没能做到的事情,他是想看到自己儿子做到的。
李倩在李瑛的引导下,试着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李瑛也不急,慢慢等他思考。
没多久,李倩眼睛亮了几分:“还有别的原因。”
“哦?小倩郎说来听听?”
李倩带着孩童难以有的自信,沉着淡定:“还有一点,或许当时的形势已经不容太子选择。从他选择跟自己的阿耶分开的时候,他就拥有了一批追随于他的人。”
李瑛笑了:“追随于他的人怎样?”
“追随于他的人不会允许太子什么都不干,他们不是追随太子,他们追随的是……”
“未来的皇帝。”
李倩糯叽叽的声音掷地有声。
李瑛高兴抚掌:“对,没错!”
【李亨到达灵武之后,仅仅三天的时间,在没有传国玉玺的情况下,他就当了皇帝。他为什么这样急不可耐呢?我们说过这确实有他本人的意志作祟,但是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原因,追随他的人不会允许李亨继续保守中庸地做一个太子。生逢乱世,乱世,也是机遇丛生的地方。】
【这些追随李亨的人,就好像是买了一只股,他们把赌注都压了上去。既然压上了所有的赌注,他们只会想让这只股一冲再冲,一飞冲天,连带着他们都能坐享其成,一飞冲天。有时候选择是比努力更重要的。】
【追随李亨的人有一个是这么说的:“将士皆关中人,日夜思归,所以崎岖从殿下远涉沙塞者,冀尺寸之功。若一朝离散,不可复集。愿殿下勉徇众心,为社稷计!”】
【这是把江山社稷压在了李亨的身上。这话说的很漂亮,看起来是为家国大义的样子,但实际上,这话说的更直白通俗一点,就是,我们抛弃妻子孩子是为啥?不就是为了身份地位吗?你当不当皇帝?你不当皇帝我们就都走了,你自己玩吧。】
【李亨当然得当,不管是他个人的愿望,还是众人的愿望,他都得当这个新皇帝。但是他想当,却不能直接说我就要当。他跟自己的手下来来回回拉扯了五次,最终才松口答应,为了江山社稷,他勉强当一当这个皇帝吧。他不是为了一己私欲,他是为了整个大唐江山哦。】
[真的,这些虚伪的戏码看的够够的。]
[这就像是之前,他在马嵬坡演的那场戏一样。]
[这估计也是李亨做的最勇敢的决定了,后来可是没有那么勇敢过。]
李亨被冠上了虚伪的帽子。
李亨内心戚戚。
他也不想这的,他毕竟都没当上一个太子,他哪里会有这样的念头呢?
但如果他真的是太子……
李亨把自己代入天幕里的太子,瞧瞧揣摩。
他说不准真的会这样做。
但是现在他跟皇帝的距离,不仅仅隔着一个太子,还隔着一个安史之乱啊。
那是安史之乱,让唐朝有盛转衰的东西,父亲已经知道叛贼是谁,断不会容许安史之乱发生的。
且那祸害大唐的杨国忠在哪里尚且不知道呢。
这事儿啊,不靠谱。
【李亨是当了皇帝,但李亨没有玉玺,他这个皇帝就算不上是正统皇帝,如果这个时候李隆基反对的话,那大唐彻底就乱了。李隆基虽然昏庸,但是每到关键时候他总是能清醒片刻。像逃往蜀中的路上激情发表的演讲一样,那时候他知道什么样的决定对自己是最好的,现在,李隆基也清醒了一回。】
【大唐不能有两个皇帝。《红楼梦》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须得在家中自杀自灭起来方能一败涂地。安禄山都把长安给占领了,这个时候再他们父子两个再继续内斗,那是彻底把弱点暴露出来等着被安禄山宰了。】
【所以尽管李隆基内心非常不愿舍弃皇帝的位置,但此刻他必须退位,大唐只能有一个皇帝。】
【“上皇喜曰:‘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
【李隆基这句话是承认了李亨皇帝的合法性。且李隆基不仅仅是承认了李亨皇帝的合法性,他彻彻底底的放权了。】
【“四海军国事,皆先取皇帝进止,仍奏朕知,俟克复上京,朕不复预事。”】
【“先取皇帝进止”是把权力都给了李亨,“奏朕知”的意思是,李隆仅仅只暴保留了一个知情权。最后一句,“不复预事“的意思是,如果李亨能够把长安收回来,那么我连这个小小的知情权都不会再要,安安稳稳当一个太上皇就行了。】
[难以想象,李隆基居然真的放权了。]
[这对大唐也是好事,如果这个时候真的再争个你死我活,那长安就真的回不来了。]
[李亨也是赶上了时候。]
李瑛意外挑眉。
哦?父亲还有愿意放权的时候?
李亨哆嗦的手不再哆嗦。
这一切是真的吗?
他有些不敢相信。
李隆基心里犹然不爽。
但站在大唐的角度,这是最正确的决定。
李隆基心里颇为复杂,喜的是自己终于不再继续被挂在天幕上丢人,他总算是干了件人事。
悲的是,他的皇帝之位就这样真正离开了他。
也是,自从他逃跑之后,他就彻底失去了一个作皇帝的威严,那时候究竟还有谁愿意拥护他呢?
怕是一人都没有了。
【李隆基不仅仅是口头表示,他还做出了切实的行动。当时李隆基在路上,还有到了蜀中这过程中,先后封了四个宰相,在得知李亨已经登基之后,他把这四个宰相全部都送给了李亨,这是表示我手里完全不需要任何权力,你放心大胆干吧的意思。】
【与这四个宰相一同去找李亨的,还有那传国玉玺。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