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120-130(第8/23页)

  有热闹,怎么能缺了他李白呢?

    但李白起开窗后,却并未看到楼下街道有什么热闹可瞧。

    反而是天上,那才是真的有看头。

    天上有个少年郎簪花骑马,招摇过市,臭屁极了。

    李白定睛一瞧,哈哈大笑。

    “此人当真不羁!不知是何人,可与之结交一番。”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还有一更嗷,大概六千多字?反正我努力写,先把上午写的放出来,啵啵。

    第124章 没有人尊重过杜甫的理想

    [哈哈哈哈, 原来小时候的杜甫那么可爱啊。]

    [那句好像杜甫没有年轻过是真的,我真觉得他一直是个老头。]

    [难得看到杜甫这样快乐的样子啊,大多数的博主都是沉郁顿挫来讲杜甫的。]

    [人都年轻过, 年轻真好啊,珍惜年轻的时候吧。]

    天幕将杜甫第一次科考不中的事情扒出来。

    杜甫有几分羞涩。

    第一次科考,确实是他年少轻狂心性不稳了, 没能提前好好预备着, 这才让大家都看了笑话。

    李隆基一脸问号。

    杜甫都来参加科考了, 居然还能让朝廷错过他?

    但杜甫未好好准备成绩比不过其他考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李隆基唉声叹气拍大腿。

    诗圣太任性了,这是一点机会都不留给他们呐?

    【杜甫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梦想, 所以尽管少年总是意气, 但他依旧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我们现在所有人提起杜甫,几乎每个人都要感叹他的伟大,他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深入到百姓之中,用另一种不同的视角去观摩这世间的百般模样。在杜甫生命的很长时间内, 他不是诗圣,也不是圣人, 更不是朝廷命官, 他只是杜甫, 一个普普通通的, 用悲天悯人之心去看待万物的老人。】

    【我们现在背诵杜甫的诗句, 我们为杜甫的沉重的爱国之心而感动, 为他坎坷的平生和郁郁不得志的仕途而难过, 我们敬重他是诗圣。】

    【可当时的杜甫从未被敬重过, 连同他怀揣的那个“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梦想,从未被任何人认真对待过。】

    【年轻的杜甫尚不知岁月蹉跎的煎熬与无奈,更不知这回的科考,是他此生无限接近于最中央官场的机会。此后几十年,他始终在官场边缘徘徊着,郁郁终生而不得入内之门。】

    年轻的杜甫呆愣住了。

    天幕像是一锤定音地告诉他,你现在怀揣的梦想此生都不可能实现。

    如此,你还要继续揣着这样的梦想,终生都走在自己所坚持的路上吗?

    杜甫有一些迷茫。

    他不明白辅佐皇帝,亲眼看到大唐实现政通人和,民风淳厚为何艰难。

    在他看来,皇帝是一个贤明的君主,而官场风气清明,正是适合入仕的时候。

    天幕为何会说他此生郁郁不能得志呢?

    骑马踏花,意气风流的少年,和茅庐倚仗,深沉叹息的老人在杜甫脑中不断交叠着出现。

    而那老人沉沉的叹息就好像是在他的耳边。

    声声叹息皆包含疲惫无奈,声声叹息皆是梦想破碎的声音。

    [已经准备开虐了是吗?]

    [我就知道不会让我快乐很久。]

    [呜呜呜子美我的子美啊,这一辈子过的真是太苦了。]

    [只希望在某个时空下的杜甫,能始终做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郎。]

    李隆基慢慢严肃起来。

    不再快乐或是惋惜地拍大腿了。

    杜甫第一次科考不中之后,这一生都不能进入官场中央了。

    无法深入官场就意味着不能辅佐皇帝,不能辅佐皇帝就代表着杜甫的政治理想注定不能实现。

    天幕上,还是那骑马簪花少年的笑靥。

    可在看天幕的所有人都知道了,如今这个潇洒的少年终其一生都会在苦痛之中磋磨着年月。

    正如天幕说的那样“年轻的杜甫尚不知岁月蹉跎的煎熬与无奈”。

    “不会的。”

    李隆基这样说。

    他还坐在皇帝的位置,他现在知道了杜甫的名字,他甚至知道杜甫家住何方,应到哪里去寻杜甫。

    他李隆基既然坐在了这个皇位之上,就不能眼睁睁看着这样一个有着宏远志向的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志向碎灭。

    【杜甫的仕途是不顺的,他仕途之路上的第一个坎,就是李林甫的那句“野无遗贤”。记载上,李隆基在位期间也仅仅只有一次皇帝缺席科举考试的例子,但这一次也恰好被杜甫给赶上了。】

    【只能叹一句生不逢时。杜甫中年的时候,那个人人都引以为豪的盛唐已经慢慢不是我们熟知的模样了。伴随着宰相张九龄下台,李林甫任职宰相,排斥异己的风气就逐渐在朝堂弥漫开来。】

    【天宝六年的时候,李隆基下诏书,“通一艺者”都可以来长安参加考试。李隆基这是想选贤任能。但李林甫并不愿意给任何一个士子这样的机会。】

    【他用尽了办法阻止皇帝跟这群考生见面,用考生粗鄙,言语间会冲撞李隆基的理由来搪塞。而李隆基也听了。】

    【而这件事的最终发酵成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在这场闹剧中,杜甫失去了一条做官之路。】

    [李林甫出来挨打!]

    [每次听到这件事我都很生气,如果杜甫能早点出生就好了,那时候的宰相是张九龄。]

    [但其实杜甫早点出生也没用啊,实话实说,杜甫这样的性格其实是不能很好地和官场相融的。]

    [文人大多持才傲物,杜甫也是自己的傲气,像贺知章那样圆滑会做人的毕竟还是少数。]

    [是啊,那么对年来也就出了这么一个能安稳致仕的文人贺知章。]

    又是针对“野无遗贤”的背刺。

    李林甫又被宇文融给嘲笑了。

    现在的李林甫化身人间老苦瓜,他已经知道错了,他也悔改了,这事他干都没干过,他兢兢业业做官,还没爬上宰相的位置呢。

    天幕别再张口说了,说的次数多了,陛下该更不喜欢他了。

    到时候莫要说以后升到宰相的位置,现在这官位是不是会被一把撸走还要两说呢。

    因为天幕时不时的背刺,近些年李林甫甚至干了好些举荐贤能的事情来尝试挽回自己的形象。

    事实证明,效果虽不是立竿见影,但时间久了,也很显著。

    至少陛下不再总用警告的眼神看着他,朝臣们也愿意同他结交了。

    李林甫是人间老苦瓜,宇文融就是人间老甜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