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 第168章 番外三(第2/5页)
“知道了。”少年挥挥手,“每次都说。”
小芳:“还不是怕你偷懒。洗了脚睡的舒服。不然上课的时候犯困,教室里又冷的睡不着多难受。”
“妈妈,喝口水吧。”少年把面前的搪瓷缸子递过去。
小芳不再唠叨他。
等他写完大概检查一遍,确定没有错误,就让他放书包里,“明早起来背英语书,别再让我唠叨了。还有一点,你的字!”
“咋了?”
小芳笑道:“干坏事的时候模仿妈妈的字写得那么好,你的作业怎么跟鬼画符一样?”
张瞳瞳挠头。
方剑平正在洗脸,闻言道:“以后每晚加一篇字,免得高考的时候太着急,“张瞳瞳”三个字少了一双眼睛。”
小芳忍不住笑了。
张瞳瞳忍不住说:“怎么可能!”
方剑平:“知道爸爸高考时多严格?老师要交卷就得立即放下手中的笔,然后起立出去。”
“不交给老师?”
方剑平摇头,“不是。老师挨个收。免得你拿试卷上讲台的时候被别的同学看见。”
张瞳瞳第一次听说,非常好奇,“爸爸,爸爸,再说说。”
“说考场的规矩?你想象不出的严格。”
张瞳瞳顿时觉得可怕,不敢再拿此嬉笑,“爸爸还记得考试内容吗?”
“大概都忘了,只记得作文是‘最难忘的一天’。”
“爸爸写的什么?是我出生还是和妈妈结婚啊?”
方剑平乐了:“你想的真美。不论你出生还是和妈妈结婚,都是爸爸的私事。写这个格局小了。”
张瞳瞳好奇大格局怎么写。
方剑平:“爸爸写的是下乡插队到农村那一天,中间穿插一些农村的趣事,最后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比如不虚此行,比如虽然辛苦,但是很感谢这段时光,让我学会了珍惜等等。反正你能想出的好词,爸爸差不多都写了。”
张瞳瞳好奇:“爸爸心里真这么想?”
“就算不这么想也得这样写。难道你要写抱怨?谁喜欢一个整体抱怨的人?你喜欢活泼开朗的同学,还是喜欢愁眉苦脸的朋友?”
张瞳瞳本人无忧无虑,自然喜欢前者,“妈妈,你呢?”
“我写的丰收。”小芳看向方剑平,“进考场前你爸特意嘱咐我,不许写大实话。要写老师爱听的。”
张瞳瞳忍不住说:“爸爸好聪明啊。”
方剑平:“如果老师让你写我的妈妈,你怎么写?”
“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张瞳瞳试着说一句。
方剑平摇头:“这你就错了。老师认识你妈,你通篇这样就过于夸张了。可以实事求是一点,再写一点老师不知道的。写到激动处,内心深处认为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可以把这句写上去。”
张瞳瞳懂了,“爸爸,你怎么什么都懂啊?”
“因为你爸爸我有生活经验,有工作经验,还有学习经验。你现在只有生活经验,而且只有十一岁。”方剑平不待他贫嘴,“睡觉去。”
张瞳瞳的话没说完就被嫌弃,忍不住冲他扮个鬼脸。
方剑平扬起巴掌。
少年吓得跟兔子似的一下蹿出去。
方剑平拎着热水回房。
出了堂屋门,冷风袭来,小芳忍不住捂住脸,“方剑平,以后这么晚就别回来了。”
“坐公交车还好。”方剑平关好堂屋门,“等等。”
小芳停下,疑惑不解。
方剑平打开手电筒,“这么黑着什么急?摔着了怎么办。”
小芳忍不住抱住他的手臂。
“怎么了?”
小芳小声说,“你怎么这么好呢。我以前果然没看错你。”
“是不是特庆幸?”
小芳点头,“特庆幸。以后你移情别恋跟别人跑了,我都不怪你。”
“你少试探我。”方剑平心中一凛,“还是张瞳瞳那小子又瞎说什么了?”
小芳说的真心话,“看把你吓的。”
“可一可二不可三。虽然第二次是张瞳瞳搞事,再来一次,别说你生气,就是我都没脸见你。”方剑平说着,一顿,“我就纳闷了,怎么都是女人喜欢我,没有男人喜欢你呢?”
小芳:“你都开广播宣传了,谁敢?要不我换个单位?”
“不用,不用,现在挺好。”忽然想起领导的领导跟他谈的事,方剑平忍不住犯愁,应不应该说呢。
“干嘛呢?”小芳拉开灯见他一脸若有所思,“还有工作?”
方剑平摇头:“没了。突然想到一点工作上的事,不过不急。洗脚吧。”
小芳把洗脚盆拿出来。
脚烫的热乎乎的,躺在放了热水袋的被窝里,小芳一觉到天亮。
太舒服了结果差点忘了给张小草打电话。
中午临近下班听到同事聊家里的事,小芳想到家里,想到她爹,赶紧给张小草去个电话。
幸好张小草还没下班。
然而自打张支书和高素兰不在张庄,张小草就很少回去。以至于她也不知道出什么事了。
栓子没来找她,肯定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不过既然信寄到首都,那肯定也不是什么小事。
张小草往杨斌办公室打个电话,告诉她中午不回去了,然后直奔张庄栓子家。
下午小芳上班,张小草就搞清楚了。
四年前,方剑平把弄到的大棚技术让小芳带回去给村里人。
村民在大胖的帮助下,来年开春就搞清楚了。
当时街上还没有二道贩子,所以没人敢干。
八二年下半年,街上做生意的人多了,看来包产到户和改革开放都定了,深秋时节,张庄有几户人家在宅基地上搞个大棚。
寒冷的冬日,看不见绿色,绿色蔬菜自然大受欢迎。
蔬菜跟猪肉一个价依然有不差钱的买。
甚至有市里的人听说张庄有蔬菜都坐车来买。甭管他们是批发还是自己吃,反正第一个搞大棚的那几家赚了不少。
第二年,有钱的人都搞起大棚。不过也没占到张庄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毕竟大棚贵,包产到户不过两年,有钱的人还是少。
可是外人只知道冬天蔬菜贵,张庄又多了许多大棚,肯定非常赚钱,就忍不住找张庄的人请教。
起初大家还能团结一致隐瞒种植办法。
老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有钱搞大棚的肯定不会泄密,没钱搞大棚的,谁给钱告诉谁。
结果今年刚一入秋,出了农场,目之所及处都能看到大棚。
常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