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40-50(第7/24页)
反已经算是小事了。
    【历朝历代的每版教科书都有修正,但第一卷都没怎么动过, 秦二造反学的精髓就在第一卷。】
    【来,告诉我,第一卷卷首语是什么——】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被抢答了,那我来补翻译:“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难道生来就比别人高贵吗?”】
    嬴云曼再度装死,假装没发现祖龙的富含深意的目光。
    这话就是冲着鼓动黔首造反去的,她没法解释。
    好在祖龙在天幕的大量信息洗礼下,已经不再纠结于秦万世。
    如她之前劝说的那般,反而对让后世也不能万世更感兴趣。
    陈胜吴广相关的造反知识提前传遍大秦,嬴云曼不担心会有人借此造她的反。
    让嬴云曼略感忧心的,是天幕会不会提及她准备藏在《历史》里的其他东西。
    这个帖子的目的是“写穿秦造反文”,应该不会提。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话在绝大多数秦人眼中,都是大逆不道之语。
    若不是“秦二所言”,甚至会有许多百姓闭目塞听,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只要尚且活得下去,黔首都不会想去造反。
    但若是真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这句话将会鼓舞他们反抗命运。
    对于本就有野心有志气的人,只是看到这句话就放下了最后的怀疑——
    他们先前怀疑所谓的秦二教学造反是真是假。
    现在不用怀疑了:
    仅凭这一句话,就足以看出秦二是真想教百姓造反推翻昏君。
    【造反卷第一章是详细描写陈胜吴广起义,虽然这次起义以失败告终,但秦二给出了极高的赞誉。】
    【秦历13年七月,陈胜被征召戍边,途中在大泽乡被大雨阻路,不能如期抵达渔阳。】
    【误期会被按律处死,所以陈胜吴广鼓动900余名戍卒杀死押送他们的两名将尉,这就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的开端。】
    【反正都是死,不如去造反。】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你们这群没文化的,瞧瞧人家陈胜怎么说的:“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煽动性差距太大,结论是不如古人。】
    【啧啧,都不是造反的料啊。】
    【虽然我煽动不了别人,但我容易被煽动啊,怎么就不是造反的料了?】
    【……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胡亥竟敢更改《徭律》?”
    嬴政对黔首造反深恶痛绝,但失期就要被处死太过严苛。
    这些戍卒确实可以说是被逼造反。
    秦法对失期的处罚很明确: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也),及诣;水雨,除兴。
    失期十日以上,只要最终到达地点,也就处罚一个甲胄的钱。
    若是大雨这样的天气导致的失期,则可以免于处罚。
    胡亥将律法改得如此严苛,无怪乎两年时间就引得举世反秦。
    嬴云曼穿越过来之后才知道,始皇帝时期的秦法居然会人性化到考虑雨雪天气。
    胡亥可真是蠢出新高度。
    不过秦法改成这样,怎么会只派遣两名将尉押解戍卒?
    就算胡亥没脑子,当地官员也没脑子吗?
    ………
    陈胜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如果他被征召去渔阳服役,以他的军功应当可以担任屯长一职。
    路线上也是先到大泽乡,再去往渔阳。
    他不甘心一辈子与人佣耕,也确实不认为王侯将相天生就更为高贵。
    他说出过“苟富贵,无相忘”,有一定的学识。
    越想越不对劲。
    陈胜只能祈求天幕上的陈胜不是自己,又或者他也名列秦二的名单之上。
    不然凶多吉少。
    【造反随堂测试现在开始:请问截止到目前的史实,陈胜共使用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造反小技巧?】
    项羽什么也没看出来。
    作为贵族出身,他甚至反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
    他认为陈胜这种需要服秦朝徭役的黔首,就是天生比他更为低贱。
    “不过是造反的失败者,何必去学?”
    项梁欲言又止。
    算了,只要项羽讥讽的不是秦君或军中统帅,那随他去了。
    毕竟他也没看出陈胜的作为有什么好学的。
    ………
    煽动性?
    虽然陈平不打算谋反,但不影响他多加学习。
    能被秦二评价为“成王败寇”,陈胜吴广的起义即便失败也必有可取之处。
    譬如同样是煽动,“等死,死国可乎”就比“反正都是死,不如去造反”煽动性更强。
    煽动之事,并非只能用于谋反。
    【一个简洁明了且朗朗上口的口号!】
    【得一分!】
    【造反一定要有口号(也可说是简单明了的主张)。】
    【注意:口号需要因时而异。】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针对的是误期的吴广,煽动性拉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煽动性就没那么强了。】
    【可这句话被秦二放在《历史》卷首诶,数百年来鼓舞着无数华夏儿女的抗争意识。】
    【因为口号除了煽动性,还有适用性。】
    【前者能有效煽动九百误期的戍卒,但对其他人毫无作用。】
    【后者针对所有百姓,甚至不止当代、还有往后世世代代的百姓。】
    【二者此消彼长,具体侧重就得看当前局势更需要哪种。】
    【谢谢老师,我懂了!】
    造反的知识以奇妙的方式进入脑子,就连文盲都知道了口号的重要性。
    简牍需要刻字才能长久记录,故而都会尽量寻求简洁。
    能不能看懂这些前人留下的简牍,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个人的悟性。
    就算是老师,他的理解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然而天幕的教学却是抽丝剥茧,以最易懂的方式剖析造反的“小技巧”。
    “这造反教学……竟如此详细?”
    萧何决定将这些造反知识记录下来。
    他素来谨慎,但着实爱书。
    知道如何谋反,才能学会如何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