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祚雪: 番外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飞鸿祚雪》 番外1~10(第4/18页)

耽搁下来,一拖再拖,如今走上正轨,总算能够得空,来认真思虑此事。

    司珹勾起唇,问:“陛下想讨要名分,可这是求人的态度么?”

    “那要怎样求?”季邈蹲身下来,仰首望着司珹:“先生教教我。”

    司珹就垂眸,伸手捏住他下巴,同季邈四目相对。

    “可惜,先生已经有心悦之人了。”司珹故作苦恼地说,“孤所爱者,二十有二,高逾八尺,其貌俊朗,单名一个‘邈’字。”

    季邈呼吸骤重。

    “他要娶我,得择定吉日、广告天下,方才能与我鲜衣纵马、共赴良辰。”

    二人贴得近,司珹的唇在季邈面前一张一合。季邈盯着那颗小小的唇珠,格外想咬。

    可他才刚想发力倾身,就被司珹挑高下巴,以食指抵住喉结,轻轻推了一把。

    “阿邈,”司珹朝他眨眨眼,“还不快去?”

    ***

    第二日衍都放晴,城中紫藤攀檐过窗,如云似雾。

    兵马司巡役小队打马而过,巷风卷得花叶簌簌,最终停于告示牌前。张贴好红榜后,周遭百姓纷纷围上来,有识字的眯眼看了一遭,喜道:“此乃婚诏啊!”

    围观者登时爆发出议论,旁边不识字的连忙推他:“上头说了什么?你倒是念念呀。”

    此人连忙清了清嗓子,将婚诏所写,细致转述而出。在其身后,告示上笔墨遒劲、力透红字。

    贴至衍都四方的每一张,竟然都是靖昭帝亲笔所书——

    “朕与瑄王司珹,少时同历山川,行路共照肝胆。经年相知,死生契阔。既仰观双星并耀,又承钦天监卜得黄道吉时,当于靖昭二年九月初九,行日月合璧之礼。

    兹依古制参酌新仪,今以山河为聘,社稷为证,特命翰林院承制婚书,颁行四海内,万民皆可观。

    今朕既为天下主,当开太平世,惟愿与折玉执圭臬以安黎元,使后世知我大景之治。此情可证天道,同志亦合人伦。

    布告三府,咸使闻之。”

    第 118 章 大婚日(二)

    【天下人尽赴双龙宴,靖昭帝夜翻温家墙】

    靖昭帝将于九月初九与瑄王司珹成婚一事,迅速传遍了大景南北。

    衍都酒肆茶馆热闹非凡,近来说道此事的场子回回爆满。单就喜诏中“少时同历山川,行路共照肝胆”这一句,编出的版本已有十余种,风流有之,竹马有之,谋臣亦有之。

    其中流传最广、却又最上不得台面的,是说瑄王司珹原为温家子,二人之间其实暗蕴血缘之亲,为避悠悠之口,方才改姓遮掩——因为这位王爷偶代国政期间,与靖昭帝行事风格实在肖似,乃至人前举手投足,都莫名相贴。

    若是二人没有血缘,怎能这般默契、这般亲密无间?

    醉月楼今日说的就是这一出。李十一订了二层雅间位,带着温宴大摇大摆坐进去,又忍痛小出血,点了盘瓜果意思意思。

    温宴还从没听过人说书,一时心中雀跃,哪哪儿都好奇。但他自从满了七岁,初夏又得知母亲林清知再有孕后,就总想与幼稚的自己割席,于是只自矜地以水盖膝,端端正正坐好了,等着开场。

    李十一在旁磕着瓜子,将几只蜜桔往温宴怀里抛,说:“小少爷,这会儿不在府里,没人看着你,吃吧吃吧——这蜜桔可是瓷州运来的,可甜,别地儿产的都没这么鲜。”

    温宴听见“甜”,眼睛就亮起来。到底只有七岁,还是孩子心性,他左右望了望,见随行侍从都在厢房外,终于放心剥起来:“谢谢十一哥。”

    “客气,”李十一眨眨眼,凑近点问,“知道为什么要你跟着我么?”

    温宴点点头。

    “近来家里和朝中,都在筹备小叔与先生的大婚宴。”温宴说,“依《景律典》,婚前应当待嫁闺……待嫁府中,先生的娘家在温国公府,所以这几月先从宫里搬回来住。”

    “但家里经年陈旧,礼部看了直摇头,说是许多东西都得修补翻新,各处还得张灯结彩。近来工匠进进出出,府里没什么安生时候。”

    “是了,”李十一说,“热闹是热闹,可是一群人叮铃哐啷,挺久了耳朵疼。索性允你几日假,随我多逛逛这衍都城嘛。”

    温宴将橘瓣放进嘴里,甜得眼睛都弯起来,十分认同地点点头。

    楼中醒木一拍,满座宾客霎时安静。

    就见屏风挪走,后头说书先生捻着银须,四

    下望了一遭。

    “列位看官且屏息,今日这出《双龙佩》,可不是寻常风月事。”

    说书人以筷敲茶盏,清泠一声响。

    “这折子,讲的乃是京城朱墙内,一桩千古情。世人均知当今圣上出生阳寂,名起越州而终坐高殿,亦知其身侧有一谋士始终相伴,正是如今瑄王。可谁人知晓此二人间,缠着段难斩难分的情缘?”

    堂下嘘声迭起,说书人满意地顿了顿,待吊足众人胃口后,方才继续说下去。

    “话说二十四年前,宿州连明城温府中,有个粉雕玉砌、唇红齿白的小孩——正是当今瑄王!当年先帝即位之初,温家处境艰辛,不得已将此亲生子送入民间,改姓为司,以求平安,却又赋其美玉之名,终究盼其可成材。”

    温宴有些惊愕地扭头看向李十一:“十一哥,果真如此吗?”

    “哎哟假的假的,听个乐子得了。”李十一连忙摆手,“司公子什么身份,你我难道不清楚?他同你小叔之间绝无血缘,否则你祖父必然不可能同意这番婚事呀!小宴公子,你仔细想想看,是不是这个理?”

    “的确在理,”温宴抿着唇,踟躇道:“可……”

    可他总觉得有些说不上来的微妙。

    台下有人高声道:“连明阳寂相隔千里,那这瑄王司珹,又何以同陛下少年相识啊?”

    “这位看官莫急,”说书人说,“在下正欲言此事。说是那瑄王仗剑走江湖,南北皆闯荡,便与少年将军相逢朝天阙,二人不打不相识,却偏又一见如故,总觉似曾相识。”

    李十一摸了摸鼻尖,连忙转移温宴注意力:“小宴公子,这倒是真的。王爷刚到阳寂那会儿,确实整日同主子拌嘴,我老觉得他俩谁也看不顺眼谁,可又偏偏整日黏在一块儿——诶难道,他俩那会儿就爱上了?不能吧!”

    李十一打个颤,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赶紧压下胡思乱想,听说书人继续讲。

    “既是同源所出,又怎会不惺惺相惜?是以瑄王同陛下朝夕相伴、形影不离、情投意合,乃至共起湍流而逐江海,共越川野而揽河山!”

    言至此,说书人醒堂木再一拍,顿挫吟声道。

    “正所谓,承温阁老之遗志,断绝天下苦寒事,又翻简家冤错案,再创如今太平治。”

    台下当即有人叫好,说书人以扇相抱与前胸,挨个儿作了揖。随即又唰得开扇,换了个悠扬绵长的腔调。

    “战场间生死相随,功成后风月同追。列位可知銮清宫后暮宁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