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320-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320-330(第10/14页)

得自己像个“男人”,才能当所谓的“女强人”,而我们呢?我们天生就是男人,她们跪着学习我们,背弃掉自己的性别,排斥所有女性的特征,甚至排斥女性这个群体,学习去怎么当一个男人,主动去向男人投诚献媚,来使得自己融入男人的群体当中,得到男人的认可,这样的女强人可真是卑贱啊。

    最滑天下之大稽的是,她们以“像男人为荣”,而我们天生就是男人啊!这不正说明,她们自己也认为女性天生低人一等。

    高傲的男人总是以这样的“暗中得意”来鄙夷蔑视所谓的“女强人”。

    一个拙劣模仿男人的“假男人”罢了。

    ……

    可眼前的秦厂长却完全不是那样的,她身上具有典型的女性的特征,典型的属于女性的美,不是模棱两可的中性,不是短发,她从来不使得自己外表向男人靠拢,从来不泯灭抹杀自己属于女性的特征。

    这就是秦厂长,一位传奇的女厂长。

    她存在的本身,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那些超过男人成就的女人,一定得是中性的?短发的?

    秦想想把手中的材料都放下,冲着薛建军等人点了点头,既然她已经出现过了,那么对于她的个人形象,也没什么好争议的。

    “走吧,厂里还有事,就不继续参加研讨会了。”

    秦想想一点都不想应对媒体记者,溜了溜了,就像是来时一样突然,只留下飞燕东方韵香水的馨香和彻底被颠覆认知的会场。

    第二天,沪市所有文化报纸的头条,几乎都是对此的相关报道:

    《美丽不是原罪,偏见才是——秦厂长在研讨会上现身,击碎‘噱头’论》

    《谁说劳模不能是‘厂花’?》

    《从秦厂长看新时代女性:我们既能驾驭机器,也能驾驭美丽》

    《美丽?智慧?奋斗?三者并存》

    “秦厂长,年轻时候是个比曾瑶还要漂亮的大美人。”

    “可不是么,以前她在国营三一六纺织厂当挡车女工的时候,就是厂里最漂亮的厂花!她妈和她长得一样漂亮,年轻时候也当过劳模!”

    “这电视剧一点都不夸张,估计还收敛了不少!”

    第328章 情报工作 ——专业想想猹。

    “厂长!我们厂里的订单又增加了好多!”

    随着研讨会的结束和秦厂长的露面, 也让飞燕纺织厂和秦厂长暴露在更多人的视野之下,沪市各大商场都纷纷摆出了“飞燕风华”专柜,售卖飞燕纺织厂的纺织面料和成衣, 还有“报喜燕”玩偶。

    还有的女性, 更是指名要买:“秦厂长用的那种口红!”

    ……

    “飞燕东方韵”化妆品不仅在特区鹏城卖脱销, 也在沪市彻彻底底卖断货, 并且“飞燕”品牌形象,也借助电视剧的东风, 成为“有故事, 有品位,代表新时代女性精神”的文化符号。

    “厂长, 咱们是不是也该在沪市开辟一个新的日化生产线?光是特区那边的产能,可能还不够!”

    国内此时的纺织厂数量较多,光是沪市就存在大大小小各种纺织厂, 加上民间小作坊, 恐怕有几十个?而售卖口红等等其他的日化美妆护肤品……这样的国货品牌少之又少, 而需求却在快速增长。

    恐怕特区生产线的产能,无法满足全国以及国际上的需要。

    “真是麻烦……”秦厂长呼吸一滞,突然感到头痛欲裂,如果在沪市这边增加化妆品生产线,在老旧的上浦纺织厂里?这……这也太困难了一点。

    最实际的办法, 还是扩充特区分厂的生产线,现成的机器, 现成的经验,但是王有有说得也对,他们很有必要在沪市增加日化生产线。

    可上浦纺织厂内部很难再扩建了,如果再另外建成新厂, 那又是无比庞大的工程。

    黎剑知这个死鬼男人说他们沪市上浦分厂厂址将来有机会拆迁?真能有机会吗?

    “在沪市增加生产线这件事另外再议,目前最实际的办法是在特区分厂开辟新生产线,扩大厂区……”

    ……

    李书记又跟秦想想汇报了一件事:“秦厂长,现在实行价格双轨制,在采购建厂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做更多的考量。”

    价格双轨制,也就是一种同样的产品,两种价格,一种是计划内的物资,价格就为计划价格;而在计划外多生产的东西,这些就按照“市场价格”,可以随着市场浮动。

    包括粮食,这时候出现了一种可以不要粮票的“议价粮”。

    其他的物资也是如此。

    价格双轨制的实行,也滋生了各种“倒爷”生活的空间,就好比计划内的物资,比较便宜,但是购买这种计划内物资,需要各种繁琐的申请手续。

    而计划外的议价物资,则价格高昂。

    再加上全国范围实在太大了,各地的紧缺物资和丰盈物资各有不同,就好比这边工厂积压了一大笔物资,哪怕再低的价格,都售卖不出去;而另一边,一些乡镇个体小企业,没有采购计划内物资的资格,只能高价买卖。

    “要不咱们也搞一个情报网?”秦想想把嘴里另一句话咽下去——给朕找个“瓜王”。

    如果想要采购到低价的物资,最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物资情报网络,知道哪里的材料有盈余,哪里的原料质量又好又便宜,这才不至于被人当猪宰。

    从秦想想过往的经验来看,“情报(吃瓜)工作”其实是开展工作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从最开始她随军前往海岛,就尝到了接触“家属院情报处处长”的好处,后来管理纺织厂,也都以情报工作着手。

    拥有一个情报网络,就比蒙着眼睛抓瞎好。

    “建设一个情报网络?”

    秦想想义正词严道:“对,我们飞燕纺织厂应该专门建设一个物资情报网络,经常去各大物资局以及建材公司等等打听消息,最好能经常为我们纺织厂探听更多低价物资的消息……”

    如果再借由此,吃到更多的瓜,那就好了。

    以前那些情报人员可都是小打小闹,比如说是在家属院,或者是在工厂内部,而现在安排的情报人员,则是探听外部的消息——外部猹。

    说不定还能听到很多劲爆的瓜。

    秦想想主动联系韦山河,让他帮忙问一问:“有没有擅长搞通信,侦查,侦听,还有信息分析的退伍兵,来我们厂里做物资调查情报员。”

    韦山河:“物资调查情报员?”

    韦山河本身就是侦察兵出身,他在侦察方面亦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是观察他在行,数据分析之类的……那确实另外有牛人。

    秦想想:“对,现在实行价格双轨制,咱们联合工厂每个月都要采购消耗掉大量物资材料,最好能组织一个合适的情报网络,来搜集各种低价物资……”

    韦山河:“厂长,我知道有个退伍的兄弟,许小满,以前是部队通信兵,退役之前就负责侦听还有信号分析,耳朵特别灵,可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