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 30-40(第9/22页)
    柳霄恭敬的对男子下拜:“见过师兄。”
    男子摇摇头:“不必那么客气。”
    黄师道笑道:“霄哥儿,你还不知道他是谁,他就是此前算经科的榜首,韦林。”
    柳霄一怔。
    他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男人居然有那么大的来历。
    韦林道:“老师何必再拿这个名头出来唬人?在往前十几年,老师也是算经科的榜首啊。”
    两人相识一笑。
    黄师道道:“说正经事,我虽收了你这个小师弟,却不知该如何教他,你帮我看一看,他到底在何方面有天赋?”
    韦林笑道:“既是让我来测,我自然要出几道算术题。”
    柳霄再次叉手下拜:“还请师兄不吝赐教。”
    于是韦林从易到难写了数十道考题摆在桌面,让柳霄在一柱香烧完之前全部写出来。
    但是仅仅过去了半柱香,柳霄就将答案写满了纸面。
    韦林惊异地拿起纸面仔细看了看,发现全部正确。
    “好啊,好啊,这个孩子天生就适合考算经一科。”韦林赞叹道。
    黄师道捋了捋胡子,笑道:“看来秋闱上的算经考试,你我师徒又要扬名了。”
    柳霄垂眸不插话。
    韦林道:“小师弟,我跟你说,老师教人从不走正道,不会一板一眼地叫你坐着埋头苦算,我们师门都讲究的是学以致用。正好我开了个书斋,以后你就跟着我在书斋里头跟人家算题。放心,我会付你工钱的。”
    听到有工钱,刻在柳家血脉里的爱财基因一下子跳了出来。
    柳霄问:“多少?”
    韦林笑道:“一本算题册十文。”
    宋朝一贯等于一千文,一钱等于一百文。
    快速在心里换算过一遍后,柳霄点头答应。
    “好!师兄,先给我七十本!”
    韦林:啊?
    *
    柳霄成功拜师的事情让柳家上下都特别高兴。
    柳金枝做了一桌好吃的庆祝。
    但她也不忘记这个机会是傅家给的,理应感谢。
    正好此时春闱刚过,傅霁景已经下过场,正是等待成绩名次下发的时候。
    她该做些寓意吉祥喜庆的糕点送过去。
    思索再三,她就定下了春饼和定胜糕。
    春饼是宋朝人立春必食的薄饼。
    其实往前一些到魏晋时期,春饼就已经有人吃了。
    只不过那时候用来做春饼的食材是“五辛”,即葱、蒜、韭、薤和兴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春饼的原料食材也逐步扩大到纳入豌豆、菠菜等,又衍生出了“咬春”习俗。
    到了宋朝,菜蔬更加丰富。
    春饼用到的菜品又有了改变,有了白萝卜丝、蒌蒿、韭菜等新鲜时蔬。
    成品色泽红绿交错,口感鲜脆,深得百姓喜爱。
    刚好柳金枝的院子里就种了一些时令菜蔬。
    她走过去拔起来。
    刚出土的菜蔬还沾着一股春意,根部有泥土,更显得茎根碧绿欲滴。
    为了不伤到其他菜蔬,她拔的很仔细。
    根深一些的,就用小锄头慢慢挖。
    最后挖出来一篮子,提着到井水口打水清洗。
    井水清凉,在指尖划过,似清波一样。
    菜蔬浸入水中,很快就洗干净了。
    她捡出萝卜、蒌蒿和韭黄作为主料,再将菠菜、生菜等绿叶菜切丝,分门别类装在碗碟里。
    随后倒入精细面粉,和水揉面,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醒发小半个时辰。
    为了达到隔饼见菜的薄透效果,柳金枝在面团醒好揪拽之时,每两个小团擀成面饼就就刷油叠合。
    锅中也是一样。
    将锅底每一处都细细地刷上油,等到油跳锅辣之时,眼疾手快将叠合的双层饼贴入锅中。
    等到中火烙至双饼两面微黄,就用锅铲铲出来,趁热揭开成两张薄饼,覆湿布保温保湿。
    最后准备一些仅以砂糖或米醋轻拌的酱料,春饼就做成了。
    至于那些早就备好的菜蔬不必焯水,吃的时候,就用春饼卷起菜蔬蘸酱,更清甜爽脆。
    柳金枝将他们装入一个食盒中,再转手来做定胜糕。
    传说定胜糕与抗金名将韩世忠、岳飞相关。
    当敌军来袭,南宋百姓为鼓舞将士士气,特制印有“定胜”二字的糕点,寓意“必定胜利”。
    此后这款糕点从军中流传至民间,常用于科举、婚庆等场合。
    明代兰陵笑笑生所写的《金瓶梅》中,就出现了许多次,可见定胜糕在民间传播之广。
    不过柳金枝推测,这其中应该也有定胜糕做法简单的缘故。
    因为就原料来说,定胜糕只需粳米与糯米,按照三比二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可。
    至于糕上“定胜”二字,可加入红曲粉或玫瑰酱染色,最后辅以豆沙、糖板油丁等馅料。
    工序上也不难。
    将以上提到的粳米和糯米分别磨粉、拌潮,即加水揉搓、用模具压制出形状、再旺火蒸制。
    最后成品口感松软清香,色泽淡红如茱萸。
    只有定胜糕的形状颇有趣味。
    其形制源于宋代金银铤的“定胜(升)形”。两头宽中间细,像一块块金银,正好象征财富与胜利。
    柳金枝早已买好模板。
    把准备好的原料压进模板里,定形片刻,再反扣敲下来,糕落成金,形状吉利。
    她特意做了很多个,摆满了院子里的二十个簸箕。
    毕竟参加春闱的可不止傅霁景一个,还有汴京城里许许多多的儿郎呢。
    这可是一桩大生意。
    正做着,杜卫从外头进来了,看见满院子的定胜糕,笑道:“东家,我与你想到一处了。”
    “怎的?”
    “我打听了一圈,附近饭馆里都挂上了定胜糕的牌子。我想着咱们也要卖,正要回来与你说呢,没想到已经做好了。”
    柳金枝笑道:“生意就是要赶早。”
    杜卫一边弯腰把纱布盖在簸箕上,免得尘土飞扬,一边说:
    “东家,有个事儿我想跟你说。”
    柳金枝顿了顿,问:“怎么?食摊发生什么事了?”
    杜卫摇摇头:“没什么大事,就是最近我卖吃食的时候,总感觉有人在暗地里看我们。”
    柳金枝顿时停下做吃食的手:“此前孙玉香闹得那么厉害,是不是还有人想来看热闹?如果是这些就不用管,我连夜市都是照常去,那些流言蜚语对我没什么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