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 770-78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 770-780(第6/16页)

,他不会反对自己。可他出征在外,身份超然。便是将来安全回来了,可他多大岁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只一个伤兵、年迈不能理事,就能不掺和其中。所以,这个人好看不好用呀!

    剩下的就只有许敬宗了。

    许敬宗也年岁不小了,当年投靠自己的时候,就已经是老臣了。何况,此人位高,名声却差。有小人之嫌,只靠此人,那么下一次,下下一次,自己靠什么度过难关呢?

    这次的事,当真是侥幸!看似危机重重,可正是这面上的危机,叫自己看清里内里隐藏的危机,那就是自己手里没有可用之人呀!

    至于眼前的这事,需要愁吗?

    不用!

    当天晚上,杨老夫人受惊而亡!

    消息传到宫里,武后立即下旨,叫刑部严查,看是谁在诬陷老夫人,此人居心何在!不查个水落石出,绝不罢休。

    杨氏死了,肯定是要跟林雨桐报丧的。

    都睡下的林雨桐又重新起来了,再一听宫里的消息,不得不说一声厉害!谁现在再吵嚷着因着杨氏的品性不断针对武后,武后便定此人居心叵测,不惜用这样的手段来害她的母亲。

    事到了这里,就看李治怎么想了。李治支持武后,那便有理由弹压大臣了,只一个等刑部的结论,就将事情轻易的推过去了。

    至于杨氏是怎么死的?只要不叫太医给治,只要叫人那么眼看着,杨氏真就能病死吓死。

    林雨桐没亲自去参加丧事,告病了。只叫人过去祭奠去了!

    武后反其道而行之,册封杨氏为荣国夫人。越是说着是丑闻,我越理直气壮的册封。不仅如此,她好召武家后人回来,给杨氏送葬,极尽死后哀荣。

    李贤代武后出宫祭奠去了,对于林雨桐没去的事,武后连问都没问。她没时间想这些事,而是谋划着,怎么样才能培养属于自己的人。

    然后四爷就注意到了,武后征调了弘文馆和左右史的年轻文臣,其中有弘文馆的直学士刘炜之,有著作郎万元顷,还有左史范履冰、苗楚客,右史周恩茂、韩楚宾,一共十数人。

    “都是文词之臣,被征调了,说是入翰林院侍诏!”林雨桐叹气,“进宫修书去了!什么列女传、乐书之类的。”说着就不确定的看四爷,“这是不是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北门学士。”

    因着特别恩准,这些人从北边的玄武门进入皇宫,所以被称呼为北门学士。

    四爷点头,对!这就是北门学士。

    跟李世民当年的十八学士是一样的,就是一个智囊团。

    武后给这些人的密诏里,也确实是这么说的。

    密令:参与机要。

    林雨桐叹气:“这分的可不仅仅是不听话的宰相的权利,实际上,也分了皇权。”

    这就是给她秘密培养的班底,只是不知道,在这事上李治知不知道!知道了,又是怎么想的?

    说到底,李治最大的底气不过是——武后是太子的亲娘!

    第774章 盛唐风华(26)

    朝堂那地方,有自己和四爷参与,情况会更好吗?

    不会!

    会因为自己和四爷的产于,会更坏吗?

    也不会!

    人是定了的,没有历史上这个事件,总还有那个事件。自己和四爷参与了,就现在来说,能对将来有大的影响和改变吗?不会!

    只要是事关人事的,微小的变化,会有什么影响吗?百姓桌上能多个菜吗?冬日里能御寒吗?都不能。

    那何必在上面浪费那么多时间。关注这个事情多了,反而会叫人反感!这个度可得拿捏好。那林雨桐真就不去管了。

    她的事真挺多的,产业得有人管吧!出嫁赐给的奴仆不少,林雨桐从中选了三个人,这三人都是善堂里长大,而后进了宫的。没根没基,两个姓氏都没有。之前管着他们的大太监姓周,他们就姓周,而今跪在林雨桐面前,叫林雨桐给赐名。

    在而今,赐名是荣誉。

    李绩还是皇家给赐了姓的呢!这样的奴仆赐姓,那代表着他们的身份和忠心截然不同。

    那就赐吧!李甲、李乙、李丙,就是三人的名字。

    李丙被派往汉中郡,那边有林雨桐的公主食邑,还有公主府要打理。朝廷还另外派了长史等人,一切都是按照王府的规制建的!但是,林雨桐把一半官员留汉中郡,一半给召了回来。

    召回来安置在哪里呢?四爷当时改建这个府邸的时候就做了安排。两人没占据中间的那一进,而是在最东边选了一排。国公府是五排五进院落,大唐的建筑跟四合院不同,但有点像。四合院是四周给盖,正堂两厢,而如今的建筑比四合院阔朗,阔朗了。这天井就特别的大!于是,就在天井里再建一栋,这才是正堂。一般的正堂上面都带个小二层。这就像是个平房,二层不是规整的屋子,四周也不是墙,而是柱子和栏杆。要是夏天热了,可以上二层去!在二层能看清下面,而下面想看清上面却不容易,各种竹帘子竹屏风这么一遮挡,透风又遮挡视线。

    林雨桐就觉得四合院是‘口’的形状,而今的建筑,是‘回’字的形状。

    五进这样的院落,第一进就安置这些官员了。至于侍卫,林雨桐又恶补了很多知识之后才知道,公主府是没有朝廷养的侍卫的。要有也行呀,你自己养护院去!给自己的,那是逾制。

    而且,她也才知道,东宫各种相关文官,大大小小,加起来接近三千。而东宫可直接领率的侍卫有多少呢?超过一万!

    所以,东宫的分量是极其不一样的!跟倒霉的胤礽,那差别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大唐而今的军制,四爷给桐桐在纸上摆了三天,桐桐才算是勉强搞懂了。搞懂以后就一个感觉——真他娘的乱。

    而今既然给了,这怎么弄呀?

    一千人马呢,领着朝廷的俸禄,自己又不能带到府里。在城外谁看的住?帮助不大,麻烦不小。事实上,从武后参政开始,在往后的几十年里,事都挺多。一场一场接一场的政变,大大小小目不暇接。哪一场政变没有这些侍卫的身影?

    林雨桐就不想要了,他暂时给安置在别院里,想着回头就给推辞了。

    趁着这点时间,把长安周围的农庄,林雨桐挨个的看了一遍,且绘制了地图,把每一片是什么样的地都做了记录。哪里适合种什么,哪里适合养什么,都标注好了。

    这给李家,李甲管这个事,想办法规整。该种果树的种果树,该种粮食的种粮食。哪里能养鸡鸭鹅,哪里是池塘能种藕养鱼,都标好了。而府里进进出出的账目,归李乙管。他常住府里,管着庶务。

    公主府长史林州,一个三十许岁的官员,管着公主府的迎来送往和一切对外事务。

    真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才把这些给料理顺了。

    而此时,天都已经热了。林雨桐把花园子规整的一块一块的,先把现有的各种种子都弄来,种下去看看。又有从西域弄来的葡萄苗,种下去反正是活了,就在院子里种着呢。林雨桐天天的观察天天的记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