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 850-86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 850-860(第9/16页)

起兵的消息都没传多远,便兵败了。不是被丘神绩打败的,而是自己给玩没了。那个时候丘神绩还在征讨他的半路上呢。他在博州起兵,想过河打到黄河的那边去。可结果呢,还没过黄河呢,就在博州下面所属的小县城,一个叫武水县的地方受挫了。人家县令带着人,抵抗非常顽强。而且,这县令还是李冲的下属,这下属就说了:“你这起兵,是跟国家为敌,我不能念旧情。”城门这么关着,过不去呀!怎么办?李冲说,咱放把火,还就不信烧不开这门。

    意思是放火烧城。

    这哪行呀?这五千人马都是当地的,还没走出博州这地界呢,手下的这么些人,家业不都在博州这地方吗?三亲六故的,谁下的了这个手呀?

    本来人心就散了,可李冲这人吧,估计地理知识不咋丰富,这放火得借风向吧,可他不懂这个季节的风向,然后一点火,风向就变了。没烧成城池,火却反扑回来,只朝自己的人马烧过来了。

    这是天不助呀!

    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也没占上!五千人马,顿时做鸟兽散。

    剩下的都是些奴仆,这些人跟着他,重返博州。可到了博州了,博州能叫他进吗?不能呀!出了造反的王爷,上上下下的官员都怕被牵连,正好,这家伙跟丧家之犬似得回来了,得了!咱有立功赎罪的机会了。

    都没惊动博州的上官,就几个守门卫,说李冲:“琅琊王与国家交战,这是造反呀!”

    是造反!咱就别客气了!上去就挥刀砍了李冲。

    从起兵到被砍——七天!

    消息传回京城,李敬业沉默了。

    四爷就说,“您看,不是儿子看着宗室罹难不去管,问题是,怎么管?天后这些年,处理朝政,要是不得人心,不会如此的。不管您心里怎么想,百姓和下层官员还是认可天后的治理的。宗室起兵,无人响应。琅琊王甚至走不出博州就被地方官给杀了!这说明什么?其一,宗室之人在地方,并没有得人心,也并无多少好名声能叫他们一呼百诺;其二,天后得下层人心,这是不争的事实。”

    李敬业没说话,默默的起身,默默的转身出去了。

    四爷笑了笑,没再言语。

    宋献看着李敬业走远,才直起身子近来,低声道:“郎君,博州急信,王守心王将军说,他与丘神绩起了冲突,对方果然如您预料的一般,认定了王将军与宗室勾结,意图谋反。”

    四爷点头,问宋献,“公主几时能归?”

    “还得月余?”

    月余!月余,能发生不少事呢。

    王守心和丘神绩为什么发生冲突的呢?因为据记载,丘神绩这个酷吏,在发现这所谓的叛乱,还没等他赶到就结束了,那这一趟,他没捞到功绩呀!

    没捞到功绩怎么办?此人办了一件令人发指的事,那便是——杀良冒功。

    损毁千余家!

    当地的百姓并没有跟着谋逆,当地的官员也没有打开城门予以配合,相反,他们维护朝廷,自发的把叛乱给平了。结果可好,这样一个人为了功劳却叫百姓遭难,是对还是错?

    更何况,此人也是历史上那个逼死了李贤的那个人。那么,按照此人的性格,发现杀良冒功这事没干成,还被拿住了把柄,他会怎么做呢?会倒扣一盆污水过来的。

    王守心不是其他人,是那个跟着桐桐一路翻山,刺杀论钦陵的那个小兵。这些年低调的提拔,而今不显眼,但也是个五品的将军了。

    丘神绩一定会抓住这个把柄,将事情往桐桐身上引!

    与宗室勾结谋逆,这个罪名不错。

    而同时,只怕太平公主府也出事了!薛家兄弟事发,薛绍便是没有参与,也是必要受到牵连的。

    果然,不出半月,镇国公主府与国公府被禁卫军团团围住,不许任何人进出。而薛家则没那么幸运,薛绍的兄长,被处斩。而薛绍,在太平挺着大肚子,苦苦哀求之后,依旧被杖刑一百,下了大狱!

    武承嗣跪在武后面前,低声说道:“姑母,而今不是心慈手软的时候,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

    第856章 盛唐风华(108)

    斩草除根?

    斩谁的草?除谁的根?

    武后眯眼,心里冷哼不止。她起身在屋里转,“眼前该考量这件事吗?人已经圈了,若是都杀了,那本宫成什么人了?虎毒不食子,这般之人,百姓如何不怕?数次告诉你,朝前走最重要!你盯着这个事是什么意思呢?想做太子?”

    臣万死!

    武后冷哼一声,“之前怎么安排的,怎么去做,抓紧时间,得在镇国回来之前!”

    是!

    武后看着武承嗣出去了,她才坐回榻上。然后开始忙起来,忙着干嘛?造字!

    宗室这造反闹的,连小孩玩的过家家都不如。武后一得禀报,压根就没往心里去。这显然就成不了事了。这一动,怎么治宗室都对。

    但她不能叫大家把注意力只放在这一件事上,怎么办呢?咱搞点事来做。比如——造字!

    君,天下大吉这四个字摞到一起,便是君吧。

    臣,怎么写呢?臣得忠心,得一心一意,所以一加上忠,这就是臣。

    大臣几乎没天一当朝,就被告知,今儿太后又造了一个什么字,这字是啥意思,太后说打从今儿起就得用这个字。

    字这个东西,是一种传承,承载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演变过程自有它的规律。而今你这个凑到一块改,这怎么行呢?

    有人盯着造字的事,说这是胡闹。

    那这再想为宗室说话的人,折子送上去了,一直没给回复。好似是天后忙着造字,没顾得上看。

    还没等再催呢,又出事了。

    先是长安,一个七品的御史,带着数百人上表,上表干嘛呢?

    上表请愿!

    请太后做皇帝吧,我们太需要您这样的皇帝了。您应该顺应民心,登基为帝。

    而且,人家还说了,应该改国号为周,将皇子皇女们都改武姓。

    身在神都的百官不知道长安在什么时间,是不是真的闹了这么一出百姓请愿,反正特别快的,这个上表的折子不就给送来了吗?

    折子拿到手里,几个丞相一言不发,把折子给宫里送去了。

    这个时候,李唐宗室的所有人,几乎都在禁卫军的羁押之中。能自由活动的就两人,一个太平公主,挺着七八个月的孕肚,为薛家的事已经是精疲力尽了。一个是镇国公主,人不在京城,还在回京的路上。

    现在簇拥谁做皇帝,那都是要害死谁的。你这边提了,那边咯嘣就能把人给杀了。

    所以,朝臣除了沉默,没有第二个选择。

    武后拿了折子,没马上答应。自来这皇帝登基,都有个三请三让的。这才一请,我不答应。但我觉得这个带头的七品御史不错,我给他升官吧!门下省五品给事中,丞相预备役,这个位置就该给这么忠心的人。

    这个旨意大张旗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