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 1120-1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 1120-1130(第13/16页)

郭威?怎么了?

    桐桐蹭的一下拿了画像,画像是个三十上下的汉子,很是粗犷的长相。她问说,“此人的妻室可是姓柴?”

    正是!你也注意到此人了?

    桐桐心里一万匹马狂奔而过。又追问了一句,“郭威可有子?”

    “其妻生育了,但二子皆夭折,还有女儿活着。不过其妻的侄儿一直养在他们膝下,那孩子大致又十岁上下了?”

    “叫柴荣?”

    对!叫柴荣。

    桐桐心跳的厉害,郭威就是建立了大周的那个周太祖,因无子,便将内侄养在膝下,这便是柴荣。

    赵匡胤的江山从哪来的?就是柴荣的后人手里拿来的。柴荣三十九岁上驾崩了之后,赵匡胤在一众结义兄弟和部众的操纵下黄袍加身了。

    这怎么好端端的,郭威冒出来了!

    而且,郭威怎么会跟韩家有瓜葛呢?

    桐桐低声跟韩嗣源说,“盯着这个人,很要紧!我叫陈掌柜把人撤了,只二兄叫人盯着吧。”

    韩嗣源都愣住了,“此人是给人办事的。”

    知道!但你不知道此人的本事。这些偏无法跟韩嗣源说明白,“只管盯住他,千万千万!”

    好!我亲自盯这个事。

    送走韩嗣源,桐桐就赶紧找四爷,将画像摊在四爷的面前。

    四爷看着画像,再看桐桐:“这……谁呀?”

    桐桐盯着他的眼睛,吐出了一个名字:“郭威!”

    四爷:“……”没开玩笑?

    没有!

    四爷将视线又挪到画像上,“不是同名同姓?”

    “有个姓柴的妻子,儿子夭折了,养了内侄在身边。那个内侄叫柴荣!”

    四爷‘哈’了一声,“此人……怎么发现的?”

    “他一直养在韩家?”

    四爷愕然:“养在韩家?”

    是!养在韩家,说是有什么亲缘瓜葛。

    四爷就在脑子里翻郭威的资料,而后一拍脑门,想起来了,“此人遭遇坎坷,其父郭简被杀之后,他尚在孩提时。后随他的母亲王氏前往潞州。可惜,其母半路病死了。便投奔其姨母!史载其姨母为韩氏……”

    他母亲姓王,他姨母自然姓王,怎么会姓韩呢?

    “不得而知!不过,要么,就是这姨妈嫁到了韩家;要么,就是并不是亲姨妈,是表姨!表姨姓韩。”

    这样啊!也就是说,史书上记载了,郭威确实因一门跟韩姓有关的亲戚抚养长大?

    对!只是从来没想到,会是这个韩家。四爷就问:“此人干什么了?”

    “此人昨晚密会萧蕴。”

    四爷挑眉,觉得还怪有意思的。一个开国的君王,可不是等闲之辈。其能耐一般人可驾驭不了!

    就韩家来说,老王爷还成,韩宗道也勉强。可韩宗敏和韩宗敬,可都没有那个驾驭此人的能耐。

    他在里面来来回回的,别是披着韩家的衣裳,办他自己的事吧。

    四爷就说,“盯住之后,选个时间,咱们偶遇此人去。”

    啊?留着?

    “能开国之人,那必是能屈能伸,会见风使舵的。”四爷就道,“聪明人得用聪明办法,不怕他翻天!”

    把桐桐给愁的,这个操蛋的年代,动辄就帝王遇帝王,当真是要了命了?

    出来的时候回头去看四爷,不由的呵他:什么不怕他翻天?说到底你还是想跟别的帝王攻比高下,别以为这点小心眼我看不出来!嘚瑟什么呀!

    第1129章 天地情怀(147)

    说‘黄袍加身’,后人想到的都是陈桥兵变,想到的都是赵匡胤这个开创了大宋王朝数百年基业的帝王。可却甚少有人记住,其实赵匡胤并不是黄袍加身的第一人,真正的第一人是郭威。

    没错,郭威的皇位就是黄袍加身来的。若不是郭威连同柴荣,两代人打下的基础,也没有后来的大宋。

    桐桐记得赵光义评价郭威,说周太祖‘多任权诈,以胥吏之行,图帝王之位,安能享国长久?’。

    赵光义就是宋太宗嘛!

    桐桐就纳闷了,你们家的江山怎么来的,心里没数吗?这是不是就有点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嫌疑了。

    而且,郭威最后造反,黄袍加身,那是有原因的。

    后汉隐帝在郭威领兵平叛立下赫赫战功的情况下,听信谗言,杀了忠臣,还把郭威留在京城的亲眷都给杀了。

    正史上,郭威的两个还是婴孩的儿子怎么死的?就是被后汉隐帝给杀了的。

    满门的妇孺,尽皆殒命。

    此等大仇,正常人都得反。于是,郭威反了!

    一通操作之后,黄袍加身,自立为帝。

    而赵光义呢?拿什么跟郭威比?

    桐桐记得后世有位伟人评价赵光义,说此人:

    第一,不知兵事。

    为什么说不知兵事呢?因为跟契丹交手从没赢过。契丹呢?用的只有诱敌深入这一招。先是诱敌深入,而后聚而歼之。这法子一直用一直用,然,每次都能上当。

    第二,不择手段。

    急于蹦到前台,且蹦到前台的方式叫人诟病。

    第三,小人而已!

    嗯!只看他对郭威的评价,就觉得此人真他娘是一小人。

    其实郭威做皇帝,真不是如赵光义说的那么差劲。此人提倡节俭,对贪官从不纵容、并且严禁军队扰民,可以说是基本结束了北方的战乱,为后面的柴荣打下了基础,更为宋朝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更不要说此人知兵事,擅征伐,在军中有威望了。

    这么一比的话,得亏赵光义是怎么有脸评价别人的。

    在这里这么掰扯了一遍,桐桐突然就觉得有点期待跟这个郭威见面了。

    郭威并不住在韩家,他在附近买了个不大的宅子。

    宅子里三五老仆,妻子带着女儿和内侄在家。

    见他又要出门,柴氏急忙将暖袖递过去:“晚上又不回来?”

    “在府里当差,夜里一样能睡!在差房里暖和着呢,你早早的关了门,歇着吧!夜里别管谁敲门,只别搭理便是了。我万万不会半夜里折腾你们的。”

    好!

    柴氏喊内侄:“荣儿,送送你姑父。”

    一个十岁上下内敛的孩童便出来了,两人一前一后往出走。郭威低声叮嘱:“上学之后早早回来,不要在外面逗留。”

    是!儿记下了。

    郭威上马走人,一个人都不带,直接便出城了。

    城外这几年有了外城,外城的城郭也十分高大坚固,住在外城一样安全。

    且外城极大,因着皇家书院,城南更繁华一些。

    皇家书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