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 1750-1760(第2/15页)
    对辽国不利,对吐蕃不利,可辽国和吐蕃并不接壤,他们是无法形成同盟的。
    桐桐就笑道:“诸位来贺我们大婚之喜,我们夫妻感激不尽。再多的祝福,也抵不过一句‘天下太平’!若是能借此达成兄弟之盟,这便是给予我们夫妻最好的贺礼了。”
    说着,她笑着看向王曾,“王相,请您为礼官。我们夫妻三拜之后,大家好议正事。”说着,就环视一圈,视线又落回秃鹫身上,“您是神祗身边的比丘,以慈悲为怀,必不能反对吧。”
    萧啜不:“……”好养的!在这里等着呢。他哈哈一笑,“当然!当然不能。”
    四爷朝王曾点头,王曾忙站于大殿之侧,高呼道:“一拜天地——”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我们二人结为夫妻,诚心期盼天下太平,子民康泰。
    “一拜高堂——”
    高堂尽没,只能拜于太后与官家皇后。此生遇见,乃彼此之缘。若不害天伤民,我夫妻绝无伤害之意。
    “夫妻对拜——”
    一人相对而立,彼此行礼,而后相视而笑:一生所为,只愿不负天下不负卿。不负卿,可与你一世相伴;不负天下,可求来世依旧是你,只能是你。
    没有送入洞房,也不着急入洞房。
    四爷摘了头上的喜帽递给桐桐,桐桐捧着帽子独自退下。
    郭淮急匆匆的跟出来,“郡主——”
    桐桐朝郭淮笑了笑,“朝事我在不合适。外面这么多人呢,我借用禁卫军的厨房,做喜粥与大家分食。”
    不等郭淮再说什么,她直接走人了。
    要了围裙,系于新衣之上,放米、倒水,禁军中的兄弟都来帮忙。
    杨察这才找到机会跟桐桐说话,“郡主……不是!”他马上换了称呼,“王妃,这事……谈的成吗?”
    都不是正主,谈成哪那么容易呀?
    不过是事逼到这一步了,朝中那些读书人向来爱多想。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知道,这怕是计策。可还是会止不住的往那边想,想着万一真……那怎么办呢?
    事到了这个份上,总得破局吧。
    能不能谈成先不说,只这事一抛出来,至少大宋上下的注意力都转移了。他们非常渴望不打仗,跟谁都不打仗,所以,会倾尽全力来促成这个可能压根就无法达成一致的谈判。
    这对于自己和四爷来说,足够了。
    反正是大喜的日子,闹的还挺热闹。
    不过这个秃鹫这脑子是真挺好使的,坏主意嗖嗖嗖的往出冒啊!怪不得耶律岩母会休了他呢!
    嗯!是得休了!
    可耶律岩母这会子坐在那里想的是:这死秃鹫,坏都坏不过人家,果然是不能要了!
    第1752章 大宋反派(73)
    事实上,这样的谈判也是真的谈不成的。
    桐桐的粥也就刚刚熬好,听说辽国的驸马坚持叫停了。原因是:这个提议很好,但事不着急。今儿是雍王大婚,哪能耽搁洞房?
    四爷哈哈就笑,“那今儿喜酒得多喝几杯,我不能醉,你可得多饮。”
    一定!一定!
    于是,美酒佳肴的宫宴摆上,觥筹交错,尽兴而至。
    外面那么些人,怎么办呢?着人全城的采购,各家食肆的吃食都被购买一空,只管吃喝便罢了。
    于是,载歌载舞,直到黄昏暮色。
    这次,四爷和桐桐都没有在宫里住,而是出宫住进了这半年为自家准备的雍王府。
    今夜自家没有琐事盈耳,只有红烛摇曳。
    太后宫里,她靠在榻上,不言不语。
    张耆低声道:“太后,雍王……不能留。”
    刘太后挑眉看他:“不能留?”
    张耆沉默良久,而后缓缓跪下,“太后,您叫臣执掌皇城司,臣自上任以来,不敢有丝毫懈怠。臣知您所想,您想的是,今儿这样的事必是辽国从中作梗,他们忌惮雍王在夏州的影响力,因而,他们想借刀杀人。离间雍王与朝廷的关系,以达到他们的目的,可对?”
    这就是离间!
    “可这便是离间,前提也得是雍王在夏州的影响力已然连辽国都感受到了威胁。”张耆的声音压的低低的,头却抬起看着太后的眼睛,“重要的不是辽国想离间,而是辽国为什么要离间。”
    这话才一落下,就听到外面传来一声:“因为雍王对朝廷忠心耿耿,若无忠心,何须离间。”
    张耆吓了一跳,这正是官家的声音。
    赵祯掀开帘子走了进来,看着张耆:“张大人深夜滞留内宫,就是要与大娘娘说这个?”
    张耆稍微挪动了一下,面朝官家不住叩首,“官家,今儿诸部拥戴不是做戏!今儿您所见,便是雍王和郡主在夏州的常态,甚至您看到的还不是全部。夏州一半以上都是汉人,这些汉人之前无所依附,可而今自从有了雍王,他们天然的同雍王捆绑在了一起。党项再想统治汉人,办不到了。而辽国驸马所说的,各部族为郡主立生祠,此事也不假。甚至于牧民家中,有用泥做的塑像,他们日日供奉……”
    说着,就不住的叩首,“官家,夏州百姓敬的是雍王和王妃,夏州贵勋们怕的也是雍王和王妃。”
    “那这是好事呀!”赵祯看着张耆,“这是好事。雍王乃大宋的雍王……”
    “官家!陛下!”张耆抬起头来,“而今的夏州不是咱们大宋的威胁,不是了!他们无此能了。雍王久留夏州,于陛下而言,绝非幸事。”
    “你觉得朕不如雍王?”赵祯低头看着张耆,“你是觉得朕无天子气象,比不得雍王?”
    “臣万死!”张耆以额触地,泣不成声,“陛下,臣自十一岁入潜邸,陪王伴驾,迄今已是四十五年矣!臣一身本事,皆来自先帝教导。先帝之于臣而言,是君王,是主人,是先生……臣之于先帝而言,亦是能托妻寄子之人……”
    赵祯心里的火气一点点下去了,此人可以说自小便跟在父皇身边。大娘娘更是偷摸的托付给张耆,这一隐藏便是整整十五年。十五年里,无一丝消息走漏,足见张耆的忠诚。
    就像是张耆说的,他是先帝可托妻寄子之人。
    太后叹了一声,说赵祯,“扶张大人起来。”
    赵祯抬手将人扶起来了,太后才又说,“若是张耆你都不可信,那我们母子俩便再无可信之人了。”
    张耆老泪纵横,“臣绝无私心杂念。”
    太后点点头,“哀家也信你无私心。”不过,“这事不急,你叫哀家好好想想。看是留雍王于京都呢?还是……再看看吧!时辰不早了,你先出宫吧。哀家与官家会思量的。”
    是!臣遵旨。
    张耆走了,赵祯看向大娘娘:“您真的要……”
    刘太后摇头,“哀家何曾杀过人?”
    赵祯松了一口气,不杀便好。
    刘太后看着赵祯,“可官家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