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50-60(第8/20页)
    永琏也在想,报纸可能威胁到哪些人的利益。想了一圈。
    登不起广告的商人,不希望这种新的宣传形式存在,但那些商人能有胆量散播流言,议论御诗吗?
    或者是想阻拦他宣传禁毒的洋人,可朝廷不是第一天禁烟了,去年乾隆就明发上谕,让各地宣讲此事。
    当时洋人可没有任何反应。
    而且直隶一带的洋人主要是传教士,不是洋商,这些传教士对鸦片也是知之甚少。
    除了这两种人,永琏再想不出其他可能。
    但不管怎样,永琏都不希望报纸就此停办。
    次日,他借着商议第三期访谈稿的由头,在修书处和弘晓碰面。
    “放心吧,你汗阿玛已经让人去查此事了。”弘晓见永琏忧心忡忡,就安慰他。
    永琏震惊:“汗阿玛已经知道了?”
    弘晓笑道:“这种言论,步兵统领衙门肯定会向你汗阿玛汇报的。”
    永琏纳闷:“那汗阿玛竟然没发脾气。”
    弘晓笑道“你汗阿玛胸怀宽广,才不会因为这样几句流言就生气。”就算生气,也不会让你瞧见。
    “汗阿玛要查什么?难道真是有人故意散播?”永琏问。
    “说不准,”弘晓道:“只要你汗阿玛没找咱们,咱们就当不知道,该怎么准备还怎么准备。”
    永琏想了想也是,汗阿玛若真被这种流言影响,肯定早就让他们停止筹备第三期《国朝新闻》了。
    但永琏还是很好奇汗阿玛听说这些流言后的心情,从修书处出来,就直接去了九州清晏。
    “阿哥爷,鄂善大人在里面。您在偏殿稍微等候。”李玉瞧见永琏过来,立刻笑盈盈上前道。
    这会儿天都快黑了,永琏纳闷,汗阿玛怎么这时候召见官员。
    但他也没多问,正要去偏殿,就听见里面传出瓷器落地的声音。
    李玉吓得一激灵,永琏看他神色,就知道汗阿玛今日心情不好,这瓷器估计是汗阿玛砸的。
    永琏也不确定是因为什么事儿,他印象里鄂善是被汗阿玛赐死的第一位高官,但他也记不得年份。
    难道是因为鄂善贪污被汗阿玛发现了?
    永琏想了想,就扬声道:“李公公,帮我通传一声。”
    李玉:“……”
    里面安静了一瞬,传出乾隆的声音,“叫人把地上扫干净,永琏再进来。”
    二人都应了一声,李玉立刻让人去拿扫帚。
    房门打开,鄂善从里面出来,永琏见他神色虽然有几分凝重,但还能和自己请安,估计这事儿和他无关。
    永琏就更好奇了,等屋里地面打扫干净,永琏才进去。
    乾隆负手站在窗前,瞥一眼永琏,“你来做什么?”
    “方苞师父让儿子写文章,儿子没什么头绪,想来请教您。”永琏道。
    以他对汗阿玛的了解,虽然会嫌弃他笨,但也很乐意给他讲解。转移一下注意力,汗阿玛就没那么生气了。
    “什么都依赖朕。”乾隆没好气。
    永琏露出一个讨好的笑,拉拉汗阿玛的衣袖,“方苞师父学问虽好,讲解文章却不如汗阿玛思路清晰。”
    乾隆就走回御案前坐下,让永琏把文章题目写下来。
    方苞师父给的题目是《论四端》。
    这涉及儒家人性论,对永琏这么大的孩子,确实很难写出深度。
    乾隆就提笔给儿子列了个大纲,又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给他讲古人对这段的注解。
    讲了会儿文章,乾隆心情也平复不少,就问永琏:“第三期《国朝新闻》要登朕的哪首诗?”
    永琏忙道:“您定。”
    “就选朕的《皇祖恩赐御笔感赋》”乾隆道:“亭俯玻璃荷芰芳,孙枝获侍圣人旁。寸心已觉趋陪幸,尺幅曾颁翰墨光。羲画轩书叨赐屡,玉函金笥贮恩长。只今空对宸章丽,瞻仰徒回九曲肠。”
    他知道皇玛法给弘晳赏赐的东西更是数不胜数,可那又怎样?弘晳他今天能向全天下人炫耀祖孙情吗?
    弘晳就算真去显摆,别人也不会信,你皇玛法疼你,怎么没让你当皇帝啊?
    但他弘历可以,他要让天下读书人都知道皇玛法最疼爱的皇孙是他。
    哪怕这其中有水分,但在别人眼中也是一段佳话。弘晳那是真的,但在别人眼中也只是笑话。
    永琏听汗阿玛念完整首诗,不由道:“哇!乌库玛法一定很喜欢您!”
    乾隆笑起来,是他想要的效果。“你别羡慕,你皇玛法对你也好。”
    永琏哼了声:“可是皇玛法没有给我赐过笔。”
    乾隆在儿子小胖手上拍了下,“你皇玛法在的时候,你都还没正式学写字,要什么笔?”
    永琏嘿嘿笑,汗阿玛还愿意在报纸上发表诗作就好。
    这时候就显出自信的好处了。
    不过永琏还是尽量避免弘晓、允禧等宗室的诗被拿来和汗阿玛的诗比较,万一汗阿玛哪天想找这些人麻烦,这就成了把柄之一。
    他想了想就说:“既然第三期发表您怀念乌库玛法的诗,不如另外两首就选乌库玛法和皇玛法的诗吧,祖孙三人的诗作放在一起多么有意义。”
    乾隆笑起来,“你这主意好,确实很有意义。”这就是父子之间的默契。
    既是祖孙三人,又是三代帝王,谁看了不说一声羡慕?
    气死弘晳那小子,啊不对,是那老头!
    孔子说五十知天命,弘晳也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怎么还不明白,天命不在他们理亲王一脉!
    虽然永琏的提议很有意义,但是要选他们祖孙三人水平差不多的诗,否则又会被人比较。
    尤其汗阿玛的诗,自有一种禅境,在那些文人眼中,比自己这种写实风格更妙。
    乾隆想了想说:“好,朕来选,回头选好了送去修书处。”
    乾隆选了康熙的《春景》和雍正的《花下偶成》。
    官员们还以为往后的报纸都不会登御制诗了,谁料第三期直接登了三首。
    这意思是要议论就祖孙三人一起议论?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三首御制诗放一块,还真难分出个胜负。
    弘晳看到第三期报纸,气得手都在抖,赏赐一支御笔算什么?皇玛法赐给自己的东西多了去了!
    “他就是故意的,故意给我看!”弘晳怒吼,在屋里砸东西,瓷器摆件碎了一地。
    当天晚上,乾隆就拿到了郑家庄那边送来的密信。
    他看完勾了勾唇角,看向下面坐着的弘晓和允禧,“你俩也看看。”
    允禧和弘晓这个时辰被召进宫,都提心吊胆的。
    弘晓先接过信,虽然他比允禧低一辈,但他是亲王,坐得离皇上更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