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60-70(第1/19页)
    第61章 第六十一章毛遂自荐
    不到半个月时间,造办处就按照永琏的描述做出了高压锅。
    但造办处的人反复强调,这个锅非常危险,炖肉的时候要在旁盯着,他们在试验的时候,已经爆炸了三五个。
    一名匠人还因为放气操作不当,手被水蒸气烧伤了。
    永琏知道后,送了五两银子和一些治疗烫伤的药材过去。
    发明创造难免受伤,不能不闻不问。否则大家就不会冒险了。
    经过造办处多次尝试改良,现在的高压锅已经安全许多,和后世永琏见过的高压锅类似,只是材质稍有不同。
    永琏就直接在御膳房借了个灶,让造办处的匠人演示高压锅的用法。
    御厨们也过来凑热闹。
    大家不是为了看高压锅,是想看看二阿哥。
    永琏就笑眯眯跟他们聊天,还去尝他们做的酱菜。
    正玩得开心,李玉急匆匆进来了。
    “我的小祖宗诶,您怎么跑这儿来了,万岁爷可生气了,让您过去。”
    永琏:“……我是来检验高压锅的。”他说着吩咐马瑞帮自己盯着,先和李玉去哄汗阿玛。
    “君子远庖厨这个道理,还用朕告诉你?”
    乾隆一见永琏,就提溜着他的耳朵问。
    永琏:“我又没有做饭,只是想看下高压锅的效果。”
    “不管是因为什么,那地方你都不能去!”乾隆道。
    永琏乖乖答应着,又忙转移汗阿玛的注意力,“刚才造办处炖的大肘子,我都闻到香味儿了,一会儿炖好了可以给寿康宫、宁寿宫送一点。上回皇玛嬷说,温惠贵太妃牙口不好还喜欢吃肉,最适合吃炖的软烂的肘子。”
    温惠贵太妃就是康熙的和妃,当年乾隆被接进宫住,就是和妃和佟贵妃照料他,因此乾隆对这两位太妃尤为照顾。
    但永琏和这两位老人家可没怎么接触过,乾隆没想到他还知道孝敬二人。
    乾隆的气消了一点,“炖肘子也不能多吃。”
    永琏点头,“那肯定的,每个人分一点,都尝尝味儿。”
    不一会儿,炖肘子就送来了,佟来的还有造办处的匠人和一名御厨。
    小碗里切成方块的炖肘子早已被汤汁浸透,表面泛着琥珀色,乾隆拿起筷子,轻轻一戳就陷进去,像是炖了两个时辰的。
    他夹起来尝了一口,汤汁已经完全被吸进去,肥肉稍微一抿就化了,瘦肉也一点不柴。
    “不错。”乾隆点了点头,问造办处的人,“这肘子炖了多久?”
    “回禀皇上,不到一个时辰。”
    乾隆又看向旁边的御厨,“普通的锅需要多久?”
    “回禀皇上,要炖出这样软烂的肘子,起码要两个时辰。”御厨道:“这锅真是好用,”他说着看向旁边的永琏,“二阿哥真是聪慧过人。”
    永琏忙摆手,“这不是我发明的,是洋人发明的。”
    “可是洋人从来没把这么好东西进献给咱们主子爷啊!”御厨道。
    乾隆闻言,去夹第二块的筷子突然顿了下,从这点就能看出,洋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都送到大清,说不定还藏着许多新鲜东西呢。
    乾隆赏赐了造办处,又让他们按照这个高压锅制造三五个,分给各小厨房。
    永琏忙补充,“一定要叮嘱各小厨房的人,使用时当心烫伤。”
    造办处的人忙应是。
    乾隆又让膳房把剩下的肘子送去寿康宫、宁寿宫和长春宫。
    直到二人退下了,永琏才想起来,“儿子还没尝到呢。”
    乾隆:“看你那点出息。”说着给他手里塞了块沙琪玛。
    永琏:“……”
    冬至祭太庙的时候,永琏就把宫里用上高压锅的事儿和皇玛法的魂魄说了。
    乾隆见儿子形容炖肘子时一个劲咽口水,忍不住笑。
    雍正听懂锅的原理后,也若有所思,“水蒸气既然有如此威力,那是不是可以制作成蒸汽大炮?”
    还别说,帕平在制造出高压锅后,尝试了各种蒸汽动力的东西,其中就有蒸汽大炮。
    永琏就说:“可以让造办处的人试试,但孙儿想着,这个蒸汽动力和其他动力比起来,优势在于持续时间长,只要下面一直烧着炭就行。”
    乾隆在旁边听着,这种话题他向来不怎么感兴趣。
    雍正则开始发挥想象力,“这么说?可以代替水车?”
    永琏恨不得给皇玛法鼓掌,高兴道:“这个想法太好了!回去我就告诉造办处的匠人!”他又帮皇玛法提供思路,“说不定还能代替马匹。”
    旁边乾隆听不下去了,“你这是异想天开。净想美事儿。”
    永琏鼓鼓脸颊,“才不是。”
    雍正笑起来,“代替马匹确实有点难,但也不是没有可能。你回去多跟你十六叔公和海望讨论这个蒸汽动力,他们能想到办法。”
    永琏答应一声,“皇玛法您也帮我们想想呀!”
    乾隆:“嗯?又麻烦你皇玛法!”
    雍正则已经爽快地答应下来,“朕在这没事儿,正好琢磨这些,只是没有纸笔,只能凭空想象。”
    “孙儿要是能经常来就好了,我帮您画。”永琏道。
    “那可不行,你要好好读书。”雍正道。
    雍正又问弘晓、弘曕等人的近况。
    永琏就和皇玛法夸弘曕,“六叔可聪明了,而且很有语言天赋,就跟巴勒珠尔他们玩了几日,已经学会好多蒙语。”
    雍正听了很高兴,“他既然在这方面有天赋,就着重培养,宫里有翻译处,理藩院那边也有许多差事需要这样的人。”
    永琏就把这话传给乾隆,乾隆笑道:“儿子记下了,回头就给弘曕安排蒙语师父。”他说着看一眼永琏,“你们也该学蒙语了。”
    永琏道:“直接让巴勒珠尔教我们得了,省的请师父。”
    乾隆:“他能教你们说,却未必能教你们写。”学蒙语不仅只是学一种语言,更要学蒙古的历史和文化,以后处理起满蒙问题才更得心应手。
    没过两天,永琏他们的蒙文师父就安排好了,是时任副都御使的舒赫德。
    舒赫德出身正白旗,他爷爷徐元梦当年教过胤字辈的皇子们,乾隆继位后,挂了尚书衔,但年过八旬,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上朝当个吉祥物。
    舒赫德在先帝朝一直负责文书工作,精通满汉蒙三语,为人严谨。是先帝会喜欢的那种直臣。
    乾隆对他器重有余,但不怎么亲近。不过让他教皇子们蒙文,乾隆还是很放心的。
    永琏见到舒赫德,眼睛都在放光,这也是位大佬啊!平定大小和卓的时候,兆惠被困黑水河,就是舒赫德部署救援工作。平准征缅也都有他,虽然因为自作主张,先斩后奏,两次被降罪,但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