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诸侯王之后: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成为诸侯王之后》 150-160(第3/12页)

的是孕育孩子的卢氏。可看崔栋这副模样,他作为准父亲,若是对妻子不上心也不至于将自己折腾成这样。

    百里漾拍着崔栋的肩膀由衷感慨道:“我相信表兄将来定然会是一个好父亲,如今已经很有样子了。”

    崔栋没有应这句话,但眉眼都是笑意。百里漾在他身上找到了一种名为幸福的味道,不由感觉真好,至少他们当下是快活安乐的,目前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六月初,天使携皇帝诏书抵达江都,从兴业十四年即当年起,恢复旧制,令各地诸侯王于每年岁首朝献。这意味着皇帝允许在外就藩的诸侯王年年回京了。

    夜间入睡时百里漾与颜漪说起此事,“虽然有些意外,但至少此后我们每年都能回湛京了。”他们的父母亲族都在湛京,即便时常有书信往来,可书信上的寥寥笔墨只能聊以慰藉,消除不了他们对彼此的思念,若能回去,如何能不令人欢心鼓舞。

    可皇帝之前不让诸侯王们回京是为了确保太子的地位,如今改变主意,只怕是又出了什么变故。毕竟皇帝日渐老去、病痛加身是不可掩盖的事实,人岂是不死之身,天子也有山陵崩的那一日,到时可真的是天地震动。有人盼着那一日的到来,也有人希望那一日来得越晚越好,可不管怎么样,日子终究是朝着那个方向不停地向前。

    “不管如何,我都陪着大王。”颜漪倾身环住了百里漾的腰身,脑袋靠入了他的怀中,以一种轻柔却坚定的声音说道。

    “好,有王妃陪着,我便什么也不怕了。”百里漾心中大定,抱着颜漪,两人紧紧相拥。

    另一边,其他的几个诸侯王也陆续接到了诏书。

    将天使送走之后,定安王目光定定地盯着诏书上的内容,神思晦暗,随后更是一会儿喜一会儿面色阴沉的,让人难辨喜怒。

    过了好一阵,定安王才抬头看向候在旁边的心腹臣子们,敲指示意他们看这道诏书,问道:“说说看,这道诏书应作何解?”这个“解”自然指的是皇帝的意思,也是定安王最关心的皇帝意属何人为储君的问题。这道诏书是否与之有牵涉?

    上之所忧,臣必倍忧之。

    定安王最在意的是什么,在场之人心知肚明。他们不必再看那道诏书就能够清楚地复述出其上的内容,可他们都在定安王发问之后保持了一致的沉默,并没有谁立即站出来回应定安王的问题,只因他们一时之间也没有琢磨清楚这道诏书代表了皇帝的什么用意,不好贸然出言回禀。

    可久久不言是不行的,众人面面相觑片刻,最后还是国相站出来,他朝定安王拱手回道:“陛下以此诏书准大王年年朝献回京,父子得以团聚,在当下不论如何都是好事一件。”

    他这话点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定安王可以接回京之机做更多的图谋,与皇帝联络父子感情,而后者无疑是重中之重。

    不在皇帝跟前,有事皇帝也不会想到你。

    这一点无论是对臣子还是对如定安王这样的皇子来说都是一样的。皇帝的子嗣算起来确实不丰,可是到底是有几个已经封王就藩的儿子了,说实话皇帝也不怎么缺儿子。定安王长年远在定安国,这一点是比不上东宫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若是不时时给自己在皇帝那找点存在感,说不得皇帝哪天就忘了有他这个儿子了。

    只要能够回京与皇帝联络父子感情,那怎么样都不算亏。

    国相的意思定安王听明白了,他接到诏书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点,故而面有喜色。可喜过之后,想到近来湛京传来的都不算好的消息,他的脸色才又阴沉下来。近来朝堂之上颇有些变动,而这些变动怎么看都是不利于他的。更让他惊怒的是,这些变动都是皇帝允了的。

    这还不是表明陛下还是意属那个病秧子继位么?!

    国相也是知道湛京近来发生的那些变动,也明白这是导致定安王情绪阴沉生怒的原因。说实话,收到那些消息时,国相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辛辛苦苦花了钱又费了心里去拉拢的那些朝臣吃了挂落,任是谁心情都不会好。

    可这终究是一时的挫败,并不能代表日后。

    国相劝道:“只消事情没有真正尘埃落定,一切便仍旧大有可为。大王福泽深厚,天命加身,日后必定能位登九五。”

    其余人也纷纷附和。

    定安王听后精神一振,自己才是天命所归,一时的失意算什么,且让东宫他们先得意去,日后总有清算的那一日。

    ……

    兴业十四年九月,这时的卢氏已然进入孕晚期。十六那一日,在用过晚饭后不到半个时辰,卢氏突然腹痛,出现生产的征兆。崔栋连忙将稳婆等人叫来助产,自己则在产房外焦急地等待。经过了将近三个时辰的生产,卢氏最终诞下一名七斤半的男婴。

    崔栋抱着刚刚降临人世红得跟猴屁股似又皱巴巴的儿子,喜极而泣,仰头看到天上一轮圆月普照,当即推翻了之前给儿子取的各种备用小名,决定管儿子叫做阿圆,连夜令人将这个消息穿回湛京让崔预夫妇知晓,顺便把给儿子取大名的事情交给了二老,让他们费心去。以至于崔预夫妇在欢喜的同时不知道抓掉了多少头发,当然,这是后话了。

    百里漾与颜漪知道卢氏平安生产,安心不少,由衷为二人高兴,送去了恭贺的礼物以及补身滋养的药材给卢氏养身体-

    作者有话说:更新啦。

    第153章 再回湛京

    至腊月, 江都上下都在为大王入京朝献之事忙得团团转;至十二,诸事完备,百里漾携王妃颜漪启程前往湛京。因兴业十三年百里漾已经回京朝献过一次, 有过经验,故而这次回湛京的路很是顺遂。

    这次回京朝献崔栋也跟着回来了,卢氏则留在江都照看阿圆。阿圆如今不过是三月余的婴孩,仍是小小的一只,承受不住路上的颠簸之苦, 而婴孩也离不开亲娘, 卢氏也刚刚从生产中恢复过来, 母子俩只得留在江都,让崔栋一人回湛京去向崔预夫妇以及卢家报平安。

    路上崔栋得意洋洋地向百里漾展示他给阿圆亲手所画的画像, “虽说阿爹阿娘他们暂时见不到阿圆,但有这些画像应该也能聊以慰藉了。”

    百里漾看着那些画像上怎么看怎么抽象的阿圆, 很难违心地说崔栋画得好,只能敷衍过去。也不知道阿圆长大之后看到自己亲爹给自己画的抽象派画像是何种心情。

    待回到王驾上, 百里漾在崔栋面前忍下的笑才全都笑了出来。颜漪捧着书看着他躺倒捧腹而笑, 不由莫名, 问他发生了何事。百里漾笑了一阵之后才将经过告知她,最后还祝愿崔栋,“希望舅舅舅母能看在他一片拳拳爱子之心的份上不会打他吧。”

    能把自己儿子画成那副模样还要拿回家给爹娘看的,崔栋也是独一份了。

    “大王可真促狭。”颜漪掩唇而笑,伸手轻捶了百里漾两下。

    兴业十六年的正月比往年要热闹许多,对于湛京的上层权贵们来说是因为他们许多在外任职的亲友回京述职以及诸侯王进京朝献,需要走动联络的关系变多了;对于下面的普通民众来说则是皇帝于正月下旨大赦天下,颁赐京中六十以上老人钱、酒以及衣食等物,从初一至上元节夜开宵禁十五日, 初一至初五开关扑五日,君臣与民同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