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40-50(第5/19页)


    “老是吃腌菜,总觉得自己都要馊了一样。”

    也对哦,这里是中国,不是韩国。

    谁又不喜欢吃点新鲜的呢?

    “我这儿也够让人惊讶的。”

    苏轼飞快地清点着问卷上的回答:“居然那——么多人支持开设付费窗口诶。”

    “诶?”

    按理说,来膳堂吃饭的不都是贫寒子弟?

    “喏,你看,是真的。”苏轼指着一张问卷:“而且他们还在下面写了,想加的菜里还有……羊肉呢。”

    古代的牛是农耕的重要生产工具,律法规定不能随意杀死吃肉。羊肉一跃而成为最贵价、也最优质的肉。可不是容易那样轻易吃上。

    扶苏接过问卷一页页翻过:“还真是诶。”

    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这个时代,识字的读书人已经有了托底,抄书、或者给人当西席,就算再贫寒也不会过得太差。曾巩那种要节省口粮,独自抚养十几个弟妹的极端情况除外。

    所以,所谓的“贫寒”子弟偶尔想吃一口肉,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

    扶苏说道:“咱们的膳堂,还真是不改不行了。”

    他另起了一张空白的纸,在上面写起了字。苏轼循着他的笔迹念出声道:“全面取消腌菜窗口的配给……每日原材料须为新鲜蔬菜……”

    “那可要消耗不少蔬菜啊!膳堂的预算够吗?”

    扶苏状似轻描淡写地说道:“倘若不够的话,让师兄们自己种不就好了?”

    “呃?”苏轼:“你认真的?没开玩笑?”

    读书人行耕种之事,是闲情、是雅趣、是田园诗体验素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听说过吗?谁真下地种菜,为了求个开花结果的?

    说出去,成何体统啊?

    扶苏却兴致勃勃地握起了小拳头,很是激动:“毕竟大家以后都要为官,农又是民本、国本,早点了解一下农事又有什么坏处?写上写上。”

    “你真要写给师兄祭酒看?他们能同意吗?”

    “先写上,同不同意的到时候再说!然后我再看看,付费窗口这个也写上。做得好吃点肯定也有人来消费,正好,这个钱与其让夜市的赚了,不如让国子监膳堂赚了。”

    “那还要特地聘个厨子?”

    扶苏宛如资本家上身,吐出了冷酷的话语:“不用,可以从膳堂里面择优筛选。谁平日里表现好,谁就去去付费窗口当厨子。嗯……具体该怎么操作,就让范师兄他们操心去吧,反正我们只是个出主意的。”

    苏轼幽幽地说:“你还真不管他们死活呀……”

    扶苏:“还想不想去八王爷家了?”

    苏轼立刻变脸,加入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行列。

    “想啊想啊,走走走,你快点写完。我先去宿舍拿点东西,马上就过来!”

    “噗嗤。”

    扶苏看着他急匆匆离开的背影,忍不住发笑。笑完之后,又看向报告书上新出炉的提议。虽然是现想的,但越想越又道理算怎么回事儿?至于该怎么劝服祭酒嘛,走一步看一步是假的,搪塞小苏轼的。

    他动了动细小的手腕:我可有的是办法。

    食堂的事就此告一段落,扶苏搁下笔,在铜镜前整理了一番仪容仪表。他要登的是王爷家的大门,总该收拾得整洁一点,以示礼貌不是?

    他左照照,右照照。

    又冲着镜子做了个微笑的表情。

    嗯,这样肯定没问题了。

    八王爷来对接的仆从告诉扶苏,他们府上的孙子辈足足有九人,每个人都想要一幅糖画,或许不止一幅。所以你最好原材料带多一点,至于钱都不是问题,我们王府大大的有!

    所以,扶苏从宫中要了足够多的糖浆。

    不过他特意嘱咐宫中膳房把甜度降低一点,小孩子吃太多糖容易坏牙。膳房也很上道地照做,大概是以为成王殿下自己要吃吧?

    不,其实全是赚外快的素材。

    扶苏面无表情地搅和着糖浆:你们的成王殿下,在外面辛辛苦苦打工呢。

    “赵小郎——你好了么——”

    “好了,马上来。”

    扶苏和苏轼两个人,一人拎着一边的糖浆,踉踉跄跄地走到了国子监大门外。那里早有八王府的人等着他们,见状连忙把装着糖浆的容器接过来放在怀里。

    “两位小郎辛苦了。”

    扶苏笑着说:“还有轿子坐呢,我们辛苦什么呀?倒是几位大哥,劳烦你们专程来接一趟,真是辛苦啦。”

    瞧瞧,这话说的。

    可真有水平。

    八王府的仆从们心里舒服了不少。

    转念一想,王府上的小霸王们,比这两只豆丁年龄大的也不是没有,都还在哭着吵着要糖吃呢,甚至闹到了王爷的面前。

    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呀。

    “走了,我们出发咯。”

    扶苏和苏轼进的是王府的偏门,这倒没什么,他们都是白身。扶苏都穿上马甲了肯定不会在乎,苏轼冲着钱来的,更加不会在乎了。倒是八王爷府上的景色让他有点好奇,趁着四周的人不注意,这里看看,那里瞧瞧。

    他还偷偷问扶苏:“你不好奇王府长什么样吗?”

    说完又恍然:“哦对,你家肯定差不多。”

    扶苏沉默。

    可以说吗?其实他家更好看点。

    平心而论,八王爷府上的景色风光并不差。有华庭深拥,粉墙环护。又有曲水回廊、山石点缀。但扶苏略微打量了几眼,就在远处的一个凉亭上看见一个男子的身影,他被众人围拥着,一看就是王府的主人。

    因相隔太远,扶苏不能确定,那位是王爷本人还是他儿子辈。但他还是警惕地低下头,双手也下意识并住贴着裤缝儿,想快步通行过此段路。

    快走快走。

    快走呀——

    直到被仆从们带到此行的目的地,隔着一扇木门,还能听到隐隐按捺不住躁动的、吵嚷的几道童声,他的心才终于落回了原地。

    好了,不用担心掉马了-

    周王名为赵元俨,乃是真宗皇帝亲弟,行八,人称一声八王爷。

    他是当今官家的亲叔叔,辈分高、血缘又近。当年一手揭露了章懿皇后与官家的母子关系,深得官家信赖,一直以来都是宗室中无人撼动的第一人。

    明明身份高贵、威信深重,赵元俨却不如许多人想象中一样盛气凌人。相反,他不仅修身自持、还约束子弟,在文官台谏中的口碑相当不错。

    纵使听说近日濮王府的势头愈演愈烈,隐隐有盖过他一头的趋势,赵元俨也丝毫没有着急上火的趋势,在家中稳坐上钓鱼台。

    本来嘛,他都这把年纪了。年前又重病过一场,死里逃生,看淡了许多。反正家中子弟不愁出路,他也乐得每天在长亭钓钓鱼、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