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50-60(第10/16页)

立刻想出了好几种木屑的妙用。

    是扶苏他们没想到的。

    百姓从来不缺生活的智慧。

    老妪也因此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她大概真没想到几个小孩说了一通话,就能让自己的生意变得如此顺利。也庆幸起来,无论是一开始他们问自己要木屑说“做实验”,还是刚刚扬言要把她的木屑全送人,她都忍住了,没有开口唱反调。

    当别人问起木屑的价格时,她统统回答道:“一斤一文,一斤一文。”

    没有趁势涨价一分一毫。

    就像刚才说的一样。

    要是她卖高了,别人就不肯买她的了。

    妙悟听到之后,偷偷问起扶苏:“这个老人家背得有多少斤?有一百斤吗?”

    “一百斤?恐怕比她的人还重。”扶苏估摸了一下:“最多就十几斤吧。”

    十几斤,十几文。

    甚至比不上她刚才的两杯饮子钱。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老人家的生意很红火,她该高兴的,妙悟的心却像被堵住了一样。闷闷的,说不出话来。

    但是当老妪背后的大包空下来,变成一小串铜板,被她珍而重之地塞进怀里时,妙悟仍凑了上去,笑着说:“老人家,恭喜你卖完啦。而且我看到还有好多想买没买到的人,你明天可以继续来一趟,接着卖。”

    “不等明天了。”老妪笑着露出牙床:“我马上就回家再背一趟过来。”

    “可是这天……”

    但妙悟实在说不出阻拦的话。她只能说:“那我再给您买两杯饮子,您路上带着喝吧。”

    “怎好再要你的饮子?”

    老妪想起了什么,一把把铜板掏出来,二话不说塞到妙悟手上:“你们拿去随便喝点解渴的东西。”

    说完就一溜烟就跑了。

    她是能扛住十几斤木屑,烈日下行走的人。体能岂是区区几个小萝卜小豆丁能比的?当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已经消失在巷口,无影无踪。

    扶苏:“……”

    妙悟:“……”

    苏轼:“……”

    怀吉:“……”

    “肃儿,怎么办?我们是在这原地等着,还是让侍卫追上去把钱还给她?”

    “别,千万别。”扶苏立刻否决了后面一个提议。

    这个时代民是很怕官的。老人家一看后面乌泱泱几个青壮年提刀追着她跑,不被吓出心脏病就不错了。

    至于第一个提议……?

    “这钱我们还是拿着吧,就按照老人家说的,一会儿去买几杯饮子。阿姊,你不是要给官家娘娘带紫苏水吗?用这钱岂不刚好。”

    苏轼、妙悟和怀吉都看了过来。

    他们都不明白,十几文对他们只是小钱,但是对老人家可是一天的血汗钱。肃儿/赵小郎明明知道,为什么还会收下呢?

    “老人家既然是位知恩图报之人,我们不收钱,表现得不在乎这一点小钱,她更琢磨着该用什么来回报,心里更会不好受。还不如好好收下她的心意。”

    “至于她自己,有了现场演示的法门,不怕以后木屑卖不出去。说不定大家还会认准她一家,别的人都不买呢。”

    “赵小郎说得对!”

    苏轼第一个表示赞同:“咱们要是执意不收的话,恐怕老人家今晚就要睡着了。还是别折磨她了吧。走,买紫苏饮子去!”

    妙悟思索了一会儿,勉强同意了。

    “对了,赵小郎,你刚才不说要带公主殿下去一个地方吗?是去哪儿?我去过吗?好玩吗?”

    扶苏:“你当然去过的,大相国寺。”

    苏轼顿时乐了:“那里吗?那可太好玩了。”

    先在大相国寺出名,又在附近的夜市摆过摊。苏轼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半个东道主,开始滔滔不绝地给妙悟介绍起那里的景观风俗来。

    从相国寺的客舍,到寺里的一口巨钟、僧人们的素斋和一墙之隔的美味夜市。再到官家几月前,一语击退西夏使臣的壮举(顺便科普一下由自己引发的前情,也是很合理的,对吧?)

    妙悟听得双目灼灼生光。

    她当然知道这所皇家御用寺院的名声,可至今一次也没去过。

    苏轼所说的一切都无比鲜活而新奇。

    但在兴致勃勃之余,她又偶尔蹙起眉头,朝背后看去,明明什么也没看到,回头时又显得心事重重又心不在焉。

    入宫以来就服侍公主的梁怀吉发现了,身为弟弟的扶苏也发现了。

    两人互相交换了个眼神。

    扶苏立刻快步走到了妙悟的跟前:“阿姊,你脸色怎么了?是不舒服么?”

    恐怕不是不舒服,是有心事。

    妙悟说:“我还是在想刚才那位老人家的事情。”

    她心中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念头,梗塞在胸口,不说出来就难受。可那到底是什么呢?她形容不出来。

    唯独对上扶苏一双包容一切的眼睛时,她才能极其自然地吐露了内心的想法。

    “我总觉得,那个老人家,她不该这样辛苦,只能赚十几个铜板的。”

    她值得过上更好的生活。

    扶苏叹气:“是啊,明明她值得过上更好的生活。”

    第57章 第 57 章 “妾曾在辽宫中,服侍过……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忽然之间,扶苏想起了梅尧臣的这首诗——也是他最有名的一首讽刺诗。

    指不沾泥、遍身绮罗之的人, 能住在大厦华庭、雕梁画栋之间。而辛勤劳作的建筑工人, 自己的屋顶上却连一片瓦都没有。

    同样的,扶苏见到的汗流浃背的老妪, 家中未必没有阴暗潮湿的角落, 但她绝不会舍得自己放些木屑,而是要把它们换成零星几个铜板, 用到更急缺的地方去。

    妙悟说得很对。

    她们本不该过得如此艰辛。本该有更好的生活。

    但谁才是得利者, 或者说该为此负责的人呢?扶苏看着身上的光洁的丝质衣裳,不说话。

    他还记起, 自己在第二世读到马克思的时候, 简直是如遭雷击。

    他一向推崇儒家,主张内圣外王、予民仁柔。结果发现自己才是压迫剥削他们的罪魁祸首, 之前推崇的一切,都成了黄鼠狼的拜年、鳄鱼的眼泪、宛如天大的笑话。

    那段时间, 扶苏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发现自己第三世穿越到封建王朝时的崩溃, 也多半来源于此。有段时间, 特指谁都不给好脸色的襁褓时代,他是真的每天都在思考,该怎么在这个时代自处。

    结果是无果。

    封建时代, 只有剥削和被剥削两个选项, 没有其他中间地带。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