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50-60(第2/16页)
宋之颜回!
全然忘记自己当初听到走漏的风声时,是如何不满埋怨的。
仁宗听得更加满意不已。
当然,除了满意国子监外,更多对他的儿子。膳补银是谁争取的?膳委会谁成立的?种菜补贴的倡议谁提的?地上的菜苗苗(虽然只有一小块)是谁种的?
还不是肃儿,他赵祯的儿子!
他脸上的笑意更加真切:“你们是国朝未来之梁,都能如此懂事,满朝文武亦没有落后之理。这样吧,朕明日就下旨,命令有司效仿你们,专辟一处‘育秀园’,亲历农事,更能体恤民生。”
“呃……”
有司?整个大宋衙门都要种田了?
祭酒想说,这就不用了吧?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这道圣旨一下,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国子监都要背后挨人骂了:你们想上进可以,别带上我们啊!
但杨安国转念一想,被背后骂一骂又如何,名声、好处还不是国子监他们收尽了?而且,连官家每逢春日都要亲自耕种,皇后也要养蚕缫丝。你就那么金贵,一块地也种不得啊?
他立刻转悲为喜,领着博士、学子们开开心心向皇帝行礼。
官家、学子、祭酒都其乐融融。只有一个人受伤的世界形成了。从那声“官家开始”,他就陷入了呆滞,曾经机灵的双眼殊无身材,仿佛信息过载被卡死机了。
扶苏抿着嘴,好容易没有笑出声。见四周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朝着苏轼比了个手势:“嘘——”
“要帮我保密哦。”
他还没玩够(划掉)没做完事呢!
苏轼被这句话唤回了神智,看向扶苏的目光既有惊愕也有恍然,更多是被瞒着消息的义愤。他咬了咬牙,压低了声音:“你,你就不怕我说出去!?”
扶苏不怕。
扶苏当然不怕。
“你要是说出去了……那个好吃的东西,你就再也没办法吃到了。”
苏轼握紧了拳头,满脸不可置信:赵小郎,我从前看错了你!你好歹毒的心肠!
这不正中了他的死穴么?
被小伙伴那样的目光瞪视,扶苏自己也有点心虚。刚才的几句台词是不是有点太像反派了。
他眨了眨无辜的大眼睛,又正色严肃道:“不过,你要是帮我保密的话,今天就可以知道。”
苏轼的眼神倏然一亮。
看在那不知名美味的份上,他……帮人保守秘密,也不是不行!
直到坐到膳堂的桌前,看着人手一份的膳堂新菜“碎玉浮香”被端到自己面前的时候,苏轼才意识到,自己又被骗的。
明明他不管做什么,今天也可以吃到!——
作者有话说:局部掉马了[墨镜]
第52章 第 52 章 特邀嘉宾嬴政限时返场!……
碎玉浮香, 也就是扶苏“发明”的蛋炒饭,从大铁锅中被盛到了官家和每个学生的碗里。因官家是突然驾临了国子监的,膳房得到消息后就匆匆忙忙地开始备餐。
现成蒸的米饭十分湿润, 不够粒粒分明, 他们就用蒲扇子掀起大风,使整锅米饭快速风干。又为了快速出餐, 用了大火翻炒, 使得整锅炒饭锅气弥漫,可谓超水平发挥。
反正扶苏刚吃一口, 就悄悄对白总厨举起了大拇指。
白总厨的心立刻放下了大半。
更别说苏轼, 发现自己被蒙骗了两次之后,干脆把炒饭当作赵小郎。用力挖了一勺, 恶狠狠塞进嘴里咀嚼。
没过两秒, 就下意识眯起了眼睛。
怎么会比他第一次吃到的时候还要好吃?
作为一个小小的老饕,苏轼对品鉴美食颇有心得:美食往往第一口最令人印象深刻。往后都不及味蕾初绽时, 脑海中浮现的惊艳。
但碎玉浮香可不一样。他今天吃的比记忆里好吃,嘴里嚼了几口, 比初送入嘴中更上一层楼。
白菜清甜、鸡蛋醇馥、肉丁软韧, 又有粒粒分明的米饭作为底, 配上味道充足的酱料。简直是越嚼越丰富、越有味道。他“咕咚”一口囫囵咽下去后,又往嘴里扒了几口。
一口气,就让碗见了底。
苏轼抚摸着鼓起的小肚子, 看着光亮见底的碗, 脸上的表情分外严肃:苏轼啊苏轼, 你要有点骨气啊!别忘了,赵小郎可是整整戏耍了你两回!
你可不能因为区区一碗饭,就给他好脸色!
“怎么样?好吃吗?”
苏轼下意识回答道:“好吃。”
嗯?不对?
怎么是个软乎乎的声音。
他立刻抬起头, 径自对上一张白糯团子似的小圆脸,表情扭曲了一下。
旋即四下张望一番,压低了声音:“回成王殿下的话,当然好吃了。”
哎呀,没有不理人就好。
扶苏第一怕的就是苏轼不理他。第二怕的就是苏轼用君臣的生疏口吻和他说话。现在这样阴阳怪气一点,反而有救。
他立刻挤挤挨挨凑近了人,嘀嘀咕咕说道:“抱歉啦,苏小郎,我也是有苦衷的。你听我解释。”
扶苏拿出了自悟的撒娇本领,刻意睁大眼睛,使自己看起来十分无辜。
“一开始,我真的没有想骗你的呀。濮王府是我唯一方便收信的地方。那个时候,我也没说自己是濮王之子对吧?而且你想想,若我自称是成王,你还能放心和我说话吗?”
这倒是。苏轼心想。
他和他爹都是一介白身,上京纯为了游玩。遇到官家唯一的亲子,自然是惶恐又避之不及,生怕给自己惹上祸患。哪里还有日后通信的机会?
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对。
苏轼突然眯起眼睛:“那你是为什么要认濮王为父,来国子监呢?而且官家居然也同意?”
他有点不可思议地想到——
不会是为了我吧?
“当然是为了你呀!”
扶苏一眼看出苏轼的想法,顺水推舟,成功把人的毛给捋平了。
除此以外真正的原因也不妨告诉他,“当然也是为了整肃一番国子监的风气。不瞒你说,张及甫的事,若非我亲身经历过,真不敢相信国子监还有这样的学生。”
“而且,偷偷告诉你一件事……”
“现在的国子监里,除了官家,知道我的身份的只有你一个人哦。”
苏轼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他悄悄环视了膳房一周:“祭酒、范师兄、梅先生……他们全都不知道?”
“全都不知道。”扶苏说。
苏轼的脸上久违地漫出了一阵笑影。
知道赵小郎身份的时候他纠结过的。毕竟人家身份尊贵,自己身份低微,想要心中毫无芥蒂自然不可能。但转念一想,赵小郎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