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70-80(第8/15页)


    ……而且,所有阅卷官都没看出来。

    不,应该说大多数人都看出来了吧,但他们谁都不敢承认,担心自己被同僚嘲讽才疏学浅,于是集体忽略了这点,推荐给主考官欧阳修大人。直到他也点了头,众人暗暗松了口气,也暗自发誓回去一定要好好读一读《史记》。

    但这一篇留作备选的,仿佛一个吉兆般。接下来的数个时辰,又有数篇见解清奇、言之有物的试卷被挑选出来,由欧阳修过目后,检查前两场的答卷,继而送作备选。

    粗略一数,竟有整整六七份之多。

    欧阳修摸着这六七份卷子,觉得有必要改一改自己之前的想法了。原来汴京还是有许多关心国家大事的有才之士的。也不枉他定下最后一道策论之后,特意把经义场的首道大题改成“九世之仇犹可报”,以此提醒考生多多关注边事呢。

    他又一一看过这几份试卷,心中暗暗忳夺着到底哪篇更胜一筹时,之前的阅卷官又来了。

    “大人?”

    “又有新卷子了?”欧阳修不明显地皱起眉头,之前充作备选的几份已经打得不可开交,让他左右为难有一会儿了。怎么还有新的一份即将加入战场啊?

    他漫不经心地接过:“这一份写了什么?”

    “……他什么都写了。”

    欧阳修:?

    但当他拿到了卷子之后,就知道“什么都写”到底是何意了。这份卷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长,让人怀疑,这么长的文章难道是短短一天,就能在科举考场是赶出来的程度。

    再仔细看去,此生从西南边陲的古今演变源流写起……尤其是赵佗率领秦国二十万大军自立门户那段,细节十分详实、状物栩栩如生、仿佛这考生本人在场一般。

    定是位饱读史书之辈!

    欧阳修心中暗暗下了个判断。

    旋即,他另起一段,论述起与西南诸国通商往来的必要性。以及侬智高叛乱与征发平叛大军

    的前因后果。几乎把之前所有试卷中精华的观点都囊括了进去,更添翔实的论据佐证。

    欧阳修总算明白,“什么都写了”是什么意思,若论观点之全面,这篇当压过前面所有。

    他意犹未尽地继续往下看去,视线却在掠过“改土归流”几个字时陡然被钉住一般,久久不能移开。

    “大人?大人?”阅卷官见他脸色有异,不由得紧张起来:“您身体不适吗?”

    欧阳修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长长呼出一口气,勉强平复了心绪:“若依此生所书般经略西南,大宋之边境,百岁亦能高枕无忧矣。”

    阅卷官瞪大了眼睛:“有这么……”夸张吗?

    他的官阶不高,并非处于要职,于国家的经纬并不了解。对西南边地,只抱着如圣贤书中的态度,边境安寝、以德教化就足够了。

    但一度身居高位、又是改革支持者的的欧阳修却暗道:可惜“改土归流”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初时推行恐怕极为艰难,甚至可能有反效果。起码两三代君主后方可见成效。当今的官家或许愿意,但是未来的人君若是个短视的急性子……唉,可惜了。

    但那是未来的人君的错,非是这位考生的错。毋宁说,能在秋闱考场上写出如此洞见。可以预见,未来朝堂上如范公、富公一般的股肱之臣,又会多一人了。

    他当机立断地说:“你把他的前两场卷子也拿来,我要亲自过目。”

    倘若此子前两场的卷子答得不错,不出意外的话,解元非他莫属了。

    作为文坛之望,欧阳修十分喜欢提拔新人,更知道,好名声对于一个初入官场的人来说有多么重要。君不见,晏公能高居相公之位,他早年的神童之名不知起了多少作用。

    而当今官家更是个喜欢青年才俊胜于中老年腐儒的君主。欧阳修自觉有必要在出现人才时助推一把。未来能走多远,便看自己的造化了。

    本来,前两场的试卷答得不差,就能稳稳把解元之位收入囊中。但这个人还是给了欧阳修别样的惊喜。

    《尧舜性仁赋》就不说了,写诗做文章是欧阳修的老本行。这份试卷的文笔不至于让他惊艳,但他却从君主自身“敢于担责”的德行出发进行论述。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此子是一个道德自律又敢于直言进谏的性格啊!可以想见,若是未来官家的德行有所龃龉,他定然不会装作无事发生。

    正是我辈中人啊!

    写出《朋党论》的欧阳修想到。

    至于一道涉及水利的策论就更让欧阳修开了眼界了。此子竟然在文章中写了机种堤坝的优缺点,甚至还写了堤坝厚度与徭役人力的换算方法。看着卷子上一连串大写的数字,和侃侃而谈的原理,欧阳修甚至有些头晕眼花。

    用后世的话来讲,他是纯文科生,看不懂一点数学。

    但欧阳修没因此流露一点不喜,什么今有术、方程术啊、割圆术啊……他是一向敬谢不敏的。但实用数学却不在此列中。水利的徭役人力耗费,原本该是由手底下的师爷、小吏计算的内容,给主事人过目即可。倘若主事人自己能算的话,就不怕被底下人欺上瞒下了。

    ——不仅德操品行出众,此子还是庶务的一把好手。

    到此为止,欧阳修已经没有理由不把解元的位置给他了。他甚至有一种冲动,想立刻揭下被糊住的考生大名,一探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甚至想与之把酒言欢,结交为友了。

    可惜,阅卷还没有结束。还有十几份卷子没有判完。

    欧阳修翘首以盼,不知道该庆幸还是失望,剩下的卷子里再未出现一份值得令人另眼相待的。诸位阅卷官围坐在了一起,共同判定了几份卷子的优劣。

    秋闱,并不似最后的殿试,只有解元一个位置有含金量。欧阳修把“改土归流”这一份一亮,诸人传阅一番过后,都没有任何异议,成了公推的榜首。

    其次的第二、第三名都在剩下的七份中一一推举而出。那份第一次惊艳了诸位考官的“大舜”之卷,被排到了第四的名次来。虽然这篇观点新颖,语言诙谐跳脱,但到底在秋闱考场上失之稳重,输给了第二、第三名。

    一百多份中举的试卷很快被排好名次,阅卷官拿着毛笔准备誊名。但欧阳修在万众瞩目之下,撕开解元的名字后,竟然呆住了。

    欧阳修:“……”

    欧阳修:“…………”

    赵宗肃?谁?

    依稀记得,范公前两天写信跟他炫耀,说自己得了个天资超凡的神童徒弟,好像就是叫这个名字?还有,再早上几个月的时候,官家圣旨恩推某宗室子入国子监中学习,那个宗室子是不是也叫这个名字?

    当时,此子是因为什么而声名大噪来着?

    好像是因为……他年方三岁。

    欧阳修麻了,欧阳修彻底麻了。

    他推举一个三岁的小孩子为解元,别人不会觉得他慧眼识英才,只会觉得他荒唐到了极点:结党营私,徇私于朋党之弟子,此一宗罪。再加上曲意媚上,拍官家的马屁,此二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