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80-90(第6/17页)
“那不就得了么?”
苏轼摊开手,脸上的表情说不好是无耻还是无辜:“四岁的小进士, 谁不想一睹真容?”
“所以——”
他幸灾乐祸地宣判:“你逃不掉啦!”
扶苏:“……”
现在搞个大事情,让官家忙于朝政无法脱身,没时间来到殿上闲转悠还来得及么?
范纯仁接下来的话,无情地击碎了他的最后一丝幻想:“本朝重文治,官家尤为关心科举。据我父说,官家每逢春闱都要亲自到集英殿上,纵然不会全程都在,也会往来巡视考生一二刻钟的。”
“所以,赵小郎啊……”他摸着扶苏的头,谆谆道:“你可要做好准备,没什么好紧张的。”
他完全理解错了扶苏突然激动的根由:“你年龄如此惹人注目,官家看到必然只有爱惜,没有苛责之心的。你又何必害怕呢?再说了,若是你殿试发挥得宜,日后见到他的日子还多了去了呢,更没有什么好紧张的,平常心即可。”
“……谢谢。”扶苏听见自己艰涩的声音,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平常心”三个字,他自己可以做到,只希望官家、还有范师兄他们知道真相后,也能做到了。
春闱与殿试之间的时间很短。只有匆匆的十数日。但这一间隔也足以考察考生们的心性。倘若有沉迷于唾手可得的功名,成日与同袍互相吹捧、不思进取;又或者是沉迷于汴京街市的温柔繁华、花街柳巷,乐不思蜀,最终都会登高跌重,在最后一场的关键战中棋差一着,落个惨淡收场的结局。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每三年都有数人因此马失前蹄。”杨安国背着手说道:“你们当以此为鉴,绝不可懈怠懒惰,知道了么?”
“是——”
扶苏附和的声音混在了众人里。他刚一得知自己春闱的名次,就被叫道了祭酒的书斋。一同前来的还有春闱同样榜上有名的范纯仁、苏轼等人。
所以,这是给他们做考前动员来了?
扶苏悄悄挪动着小身子,好奇的眼风向外飘去,除了他熟悉的全员俱在以外,还有几个不甚眼熟的师兄。只是那些师兄们显然都很眼熟他,对上眼神的一刻,都冲他笑了起来。
“去岁,范公将国子监划分为两斋,又从各地招徕品学兼优之学子,充作生员。若是你等榜上有名,亦说明老夫与诸位博士、乃至范公这一年没有白费,尔等可知?”
“是——”
扶苏发现,这一次应答的声音比刚才还大了许多。显然大家都被祭酒杨安国这一番话鼓舞到了。其实就连他自己,心里头也多了一分沉重的责任感。国子监作为新政的前线阵地,承受了多少压力不需多言。譬如当初看扶苏不爽的王博士,就全被祭酒他们轻飘飘拦下了,一点儿压力都不需要他自己背。
若是今年考取进士的人数比起改革之前还变少了,祭酒、博士们顶着的压力就会顷刻爆发,变成一团引爆的火苗噬向他们自己。但杨安国却独自承受着这些,勉励他们也用的是最轻飘飘的字眼来。
——所以,一定要考上进士科啊!
就算是为了祭酒、博士们。
这是每个人心中不约而同的想法。
果然,杨安国见到眼前情状,也欣慰地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警醒过也勉励过,本该就此散场的。但他突然想起了什么,面露复杂的伤感之色:“罢了,有的话此时不说,日后恐怕就没机会了。”
他一改方才谆谆的口气,严肃起脸来:“我知晓,你们当中很多人日后前途无量,金樽玉笏亦不在话下。到那时,或许也忘记老夫是谁了。”
“忘了就忘了,也不要紧。说句实话,你们日后若有天大的成就,根因还是你们自己,与老夫的牵扯不大。只是,千万不要忘记你们读过的圣贤书,别忘了,里面如何教你们为人、为官、为民之道!”
“是——”
范纯仁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地说道:“学生定不会忘记您的教诲,更不会忘记圣人之箴言。为官当有一颗公心。为民立命,兼济天下才是我等国子监学子之本色。”
随后,扶苏的身边响起了无数的附和之声,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必不会忘掉来时路。
杨安国听了,没说相信也没说不相信,扫视了一圈:“那我就在监中看着各位了。”
听了这一番话,扶苏顿时慨然不已。就连他也知道,今日的信誓旦旦,到了日后也未必会实现。但杨安国还是选择说了。纵然他名声不似同时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响亮,也无登上教科书级别的文章诗词,但这不妨碍他是一位人品学识皆为顶尖的老师、真正的大儒。
扶苏没有像众人一样附和,而是在心里头,悄悄地做了一个决定。
杨安国说完最后一句话,又让人给每个考生发了几张纸:“这些是我和你们博士托人找来的邸报,你们参考一二吧。”
众人立刻如获至宝地看了两眼,收了起来。殿试的考试内容与春闱、春闱大致相似,只不过因是最后一关,考的都是国家近期大事,比起秋闱考验基本功的“农桑”“水利”等题,时政感会更加强烈。
而邸报则是由官方发放,抄送到各级衙门的工作文件,一般很难在外面流通。有了这个作为参考,相当于比别的考生多了一份大外挂,相当于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
怎能不信心满满?
扶苏看着邸报上的内容:狄青大获全胜、交趾来使入汴京求和、西南喜得新高原马场……嗯,有好多是他亲历的,还有更多他知情但不能对外公开的内幕呢。
有那么一个瞬间,扶苏都想寄一封信回去,问问官家殿试会出什么题。但他最后还是强行忍住了:不行,这样不是会暗示官家自己会出现在考场上,引他来看吗?
还是祈祷他当天偷懒不出现吧!
可惜,事与愿违。
从殿试的当天起,扶苏就觉得浑身不舒坦,只因当他一出现在考生当中,就被众人用目光团团包围住。
大家一致看向某处的场景,是很醒目、也很诡异的。负责引导考生进入集英殿的内侍循着视线望去,立刻“哎哟”了一声,眼珠子差点落到了眼眶之外。
“你你你,你帮我搭把手,我有急事要去禀报官家!”
“诶?你急什么啊?”
另一个无辜的内侍只能接下同僚的活计,一头雾水地把人引进集英殿中去。也幸好,接引的工作一个人两个人都能干。
这位内侍看着学子们入殿时,被宫廷的广阔庄严所震撼之后,露出的无比敬畏与茫然的表情,忍不住有些好笑。
但扶苏可不一样。
在一众被震撼得险些同手同脚的学子中,唯独他面无表情,简直像途经了自己家一样。
不,应该说,这就是他自己家。
喏,那处的藻井原本是红的,涂了好多朱砂等重金属。还是他小时候靠装病,让它引起了官家和娘娘的注意,才特意换掉的呢。谁知道它是不是宋朝皇室子女不丰还短寿的罪魁祸首?
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