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25-130(第4/14页)
给翻译一遍,女子就反应极大,死死盯着苏轼,眸中浮现出浓重的警惕之色:“你们和张家是一伙的?!”
    “等一下?你听得懂大宋官话?”
    “我父给大宋盗过马,我自然听过许多大宋官话。”
    啊,那就是自己人啊。
    扶苏循循善诱:“那你或许也听说过‘王大人’这个名字?”
    几年前,王安石奉旨在边关走私北马,可是把一个地方的资源薅干净了,再去开启下一片地图的。换句话说,他几乎和当地的所有马贩子打过交道。
    果然,女子的眼神变了。她来回打量着扶苏和苏轼:“你们是宋人?”
    “嗯!”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女子几乎卸掉了肩膀上所有的重量:“我等的就是你们。”
    “啊!?”
    扶苏和苏轼讶异地叫出声。本以为是好心救助的路人呢。原来就是冲着他们来的。转念一想倒也不奇怪,人家是在官衙下面晕倒的,官衙被谁控制着?大宋的军队啊。要是及时补上县令和师爷,早就开庭审理了起来。
    如今,倒也算歪打正着。
    苏轼也反应了过来,笑着对扶苏道:“正好,我们也当一回县令和师爷罢。”
    扶苏斜眼看去,嫌弃道:“你就不能有点出息,自己当一回青天吗?”
    转过头和女子说话时,则换了副轻柔和煦的语气:“你有什么冤屈,还有你身上这副孝是怎么来的,可以一并同我们讲讲吗?倘若确有其事,我们必当竭尽所能、为你伸冤。”
    他隐隐有所预感,女子要讲的故事,或许非比寻常,甚至牵扯到两国之间。
    女子早在两人承认自己国籍时,就暗暗下定了告知的决心。她再没脑子也有眼力儿见,看得出扶苏的头发、牙齿、言行举止都非寻常人家之子。这样的人承诺的“竭尽所能”,比她一开始预想的最好结果还要好。
    她顿了顿,说出了了埋在胸腔准备了千百遍的那段话:“我叫段银儿,是怀仁人,我阿爹也姓段,他是县里最大的……盗马贼。”
    听了女子的讲述,扶苏眼神微妙地一闪。倒不是因为她的废话文学。只是怎么听起来那么耳熟呢?盗马贼、姓段……这父女俩不会是《水浒传》里一百零八好汉中,排名最后一位,诨名为“地狗星”的段景住的先人吧?
    “然后呢?为什么你说‘曾’?后面发生了什么呢?和张家有关吗?”
    心中胡思乱想着,但扶苏面上仍表现得专注而关切,循循地诱导着段银儿接着往下说。
    “我阿爹早年受过一个宋人的恩惠,对宋人极有好感。几年前,王大人派人来我们边关寻良种马时,他又有些门路,就和王大人搭上了线,赚到了一笔钱财。”
    “但这事到底危险,本打算金盆洗手不干的……却被张家半路截了胡。”
    “嗯?”
    说到此处,段银儿机械地咬唇,用的力气让扶苏怀疑会把她的嘴唇撕裂:“张家原先也是靠略卖起家的,但他们比我们脏多了。我们运的是畜生,他们运的……却是活生生的人!”
    “什么!”
    扶苏倏然惊叫出声。段姓女子一番话,立刻想到了阿菩、阿余等三位被拐卖到汴京来的可怜辽国女子。
    当年王安石到了辽宋边关,头等任务可不是买马,而是清理边关中忙着遮掩、经营略卖人口的蛀虫。宋国这边的清理干净了,辽那边的却鞭长莫及。
    难道说,就是这张家?
    扶苏平复了一番心情:“你继续说。”
    段银儿说道:“那张家毕竟也知道拍花子不光彩,又极为眼红我阿爹的生意。然后他们就设计杀害了我爹,领着他的尸首去衙门检举,和县官儿瓜分了他们的家财。然后自己再也不干拍花子的活,改领了我爹的门路,继续和宋人贩马去了!”
    “我那时什么都不懂,真以为阿爹是意外溺水而死,后面还是阿爹相熟的朋友看不过眼,告诉了我真相。”
    “但我那时候势单力薄,没法子和张家对抗,只能暗中搜罗他们略卖人口、还有杀害我阿爹的证据。”
    “但你不仅收集到了证据,还等到了宋军过来,收拾了怀仁的县官,替你报了一半的杀父之仇。所以,你想重新让宋人给你主持公道,把张家也解决了。”
    段银儿果断点头:“是!”
    于是,她和苏轼立刻双双转头,看向了扶苏的方向。段银儿也看明白了,扶苏虽然看上去年龄最小,却是在忙前忙后的所有人中地位最高的人,没有之一。也唯有让他“竭尽全力”的承诺兑现,自己背负的冤屈才有昭雪之机。
    所以,扶苏会怎么做呢?
    他摸着下巴,沉吟了片刻,旋即招来一直等在门外的内侍:“你去传我的命令,集结二百人、带上武器,立刻把张家宅邸包围住,不许人出入。”
    苏轼吓了一大跳:“啊?”
    直接派兵围住住宅?要不要这么大手笔?
    段银儿也明显呆住了:她猜到眼前之人并不势单力薄。但是直接调兵包围张家府邸?还是太超出认知了。能口头调兵的都是什么人啊,难道说,她今日撞上了大运……
    扶苏此刻却转过头来,对着她说:“你身体还好吗,可以行走吗?若还是不行,就躺在此间休息,我派人去你藏着证据之处,把那些证据取出,和张家的主事人当场对峙。”
    苏轼顿时眼前一亮。
    这个好!这个他爱看!
    扶苏又对着段银儿一脸认真地说:“若对峙的结果出来,你原是在说谎意图污蔑张家,那我亦不会轻饶。所以你可想好,现在喊停,我就权当没这回事。”
    段银儿咬牙,斩钉截铁:“我要去拿!”
    旋即她说出了一串地址,竟是在城中一处书局中。她不好意思地朝扶苏解释,这是她提前想好的退路。倘若她戴孝伸冤不利,以至于身死,这份证据就托付给书局印刷成册,广而告之。
    为此,她花光了全部的家当。
    听得苏轼啧啧有声:“这也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手段呐。”
    再往前说,身怀父仇但隐忍不发、蛰伏数年收集证据、找准时机戴孝伸冤……又有哪一件寻常的呢?
    苏轼看向段银儿的眼神变了。
    “好了。”扶苏睨了他一眼:“你不是爱看热闹么?就劳烦你跑腿去一趟书局,取回段家娘子所说的略卖证据。对了,别忘了带上几个士兵,保证安全。”
    “冰天雪地的还让我跑腿……”苏轼嘟嘟囔囔地走了,但他离去的背影毫不迟疑,一点儿没有不情愿之意。看得出来,接下来的热闹让他极为期待,以至于迫不及待了。
    “等吧。”扶苏对段银儿说:“能做的你我已经做了,接下来安心等待就是。对了,给你熬的生姜水别忘记喝了,去去寒。”
    毕竟,一会儿还有场硬仗要打。
    扶苏的院子乃是客房,四周清幽至极,门外又是雪天。得天独厚的条件,仍可闻外面隐有兵戈混合着哭喊、叫骂的声音,令人产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