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40-150(第12/15页)

在拿我开涮吗?”

    官家望天。苏轼做得太直白,他也不好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呃,可能两方都有吧?”

    “而且肃儿你看,子瞻他后面不也写了,震慑的效果挺好的嘛?第二天送别时,那耶律重元眼底挂着硕大黑眼圈,想来一夜未能成眠?”

    官家弯起了唇角:“想来是在思考如何破解云州之局面,但不得其法罢?”

    民心,本就是是最大的阳谋。

    扶苏皱了皱鼻子,瘪着嘴道:“既然有了苏轼这一步,咱们也可以调整一下方向,给辽国使节团来点不一样的看看了?”

    当然,能覆盖掉他们看到那些雕像后,给自己的奇怪印象最好!

    官家:“什么?”

    扶苏勾了勾手指,示意后者凑近。后者听完后眼前倏然一亮。

    “这可真是……”官家微妙地一顿,吞掉不好的形容词:“釜底抽薪了。”

    扶苏:“其实您想说的是杀人诛心吧?”

    “哈哈……”

    ——

    多年后的耶律重元总会想起,他率着大辽使节团进入汴京的那个上午。甚至在史书的某一页上,还引用了他本人的原话,描述当日的盛况。

    但他永远不知道,一切的出发点,皆源自被他念叨了一辈子的那位大宋国太子,试图洗刷掉自己雕像带来的奇怪印象而已——

    作者有话说:昨天背又扭了,导致坐在椅子上又很痛。最近一直非常倒霉,小病不断[愤怒]

    不过这个文终于60万字啦!本章也发红包!20个!

    第149章 第 149 章 耶律重元:我就不该自……

    耶律重元抱着沉重的心情, 走进宋国都城汴京城的大门。即使越往南行,越能感觉到与北地截然不同的、仲春四月的和煦与温暖,他的心情也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

    你问为什么?

    问得好。对于这个问题, 耶律重元恨不得立刻化身祥林嫂, 大倒苦水三个时辰不带停。不止是云州民心归宋,也不只是他作为皇太弟, 被宋国的皇太子比下去了。

    更重要的是, 他该如何委婉地把事实告知给辽国人听?而不是让他们自尊心受挫后,大呼绝对不可能, 继续堂而皇之地闭上双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他打了好几遍草稿,揉烂掉无数张信纸, 挑灯夜战一整晚后彻底放弃, 宣告这件事不可能达成。

    就连他亲眼所见云州之景况,亦有如堕梦中的惊迷之感。更何况远在盛景, 只能听传信的辽国君臣呢?明明就在十年前,宋国还是个积贫积弱, 对上党项人都够呛的水准啊?

    耶律重元的嘴角漫上一丝苦笑:如果不是皇太弟的身份震着, 是大辽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恐怕他的言论就要被打上“奸细”的标签了吧?

    这份郁郁的心情一直压在他心口,直到见到汴京城的城墙为止。一瞬间,他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消散了, 只剩下惊叹, 呆愣地看着眼前数人之高, 巍巍静立着的砖石城墙。

    辽国境内未必没有险境,刚被宋军攻克掉的居庸关就是其中之一。但那是倚仗天险而建,眼前却是人工的伟力。两者予人感觉截然不同。

    恍然间, 他又想到,如此之巍峨的城墙,当中又该有多么繁华,负担着多少人的生计呢?辽国最精锐之骑兵需要多久才能攻下?或者说,能攻得破么?

    耶律重元说不准。

    因为类似规模的城市,大辽从未有过。他们的都城一年随季节迁移数次,未有恒定过,更谈不上发展和规模。

    “……如何?”

    “嗯?”耶律重元回过神来,才发现原来刚才是陪同的宋朝官员在同他说话。

    “巍巍如山。”他苦笑着回答道:“希望我皇兄能有亲眼一见之日。”

    更希望辽国官员能看一眼。就不会成日不自量力地叫嚣“那就打回去”“开战又何妨”“胆小如鼠有失先祖遗风”了。

    陪同的宋人沉默了一下,旋即意味深长地回应道:“会有那么一日的。”

    一刻。

    两刻。

    当耶律重元反应过来,“会有一日”指的是他皇兄“有当大宋阶下囚来汴京的一日”之时,那位陪同官员已经走远。他立刻,谁也没瞧见,悻悻地呲了下牙,又拍了下自己的嘴。

    都走神到哪里去了!居然公然在宋国人面前露怯,被占了口舌便宜还没反应过来!实在是太不应该!

    “呃,您没事吧?”

    扶苏骑在马上,缓缓行至汴京城下、辽国使节团跟前。第一眼就是耶律重元自己掌自己嘴的冲击性画面,登时被吓了一跳。

    这辽国人咋回事?自己打自己?

    “没……诶?”耶律重元应声,片刻后才发现说话的竟然是个身量未足,瞧上去雪雪糯糯煞是可爱的小豆丁。大脑转瞬宕机了一下。

    但在云州的记忆太鲜明,耶律重元立刻分辨出眼前豆丁和祠堂人像有六分像:“原来您就是宋国的太子殿下,久闻大名。”

    耶律重元一边寒暄,一边在心中暗暗作起了比较:和祠堂里半笑半肃的像极其相似,但真人的线条更软和,瞧着也生动多了。

    他总算知道,为什么祠堂里的行人们,独独夸赞样貌,还期待自己的儿女长相和宋国太子相似,因为……真的很可爱啊。

    扶苏:“……”

    他眼尖地瞥到耶律重元脸上的了然之色,一点儿都不想知道此人了然了什么,对他印象又有几何。又在心里狠狠地给苏轼记上一笔!可恶的苏轼!肯定是你!

    “皇太弟远道而来,想来舟车劳顿了,不如先在相国寺中安置下来如何?稍晚些时候,我再带您入宫赴宴,官家届时会设宴款待,有我大宋文武百官一同作陪。”

    耶律重元自然点头。他大约心中有数,谈判将是漫长的拉锯战,并不急于一时。但除了落脚休息外,他另有一件事拜托扶苏。

    “想游览汴京?”扶苏指了指自己:“还要我作陪?”

    耶律重元故作退让:“若是有哪里不便的话,那就……”

    “没问题的呀。”扶苏一口爽快答应下来。

    他大约猜到了耶律重元在想什么,并且毫不排斥。汴京的繁华,就算让他看到又如何?光是城门的威慑,想来也并不足够。也该让他见识下大宋的软实力了。

    两人各怀心思,一拍即合。前往汴京城的路上耶律重元也不安静,又向扶苏请教起了宋朝的文化。扶苏仿佛回到了在国子监,被梅尧臣、杨安国考验的时候,额前黑线地应付着一个又一个看似请教,实则考验的问题。

    耶律重元对汉家文化的理解相当之深。当中有几个问题的深度,连扶苏都暗暗吃惊。但他不知道的是,耶律重元表面虽然平静,但内心郁卒颇深——怎么这位年幼的小太子,连知识都如斯广博啊?完全难不倒他!

    他又一次深深地受挫了。

    扶苏没看出耶律重元的心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