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50-158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50-158(第9/18页)

结局吗?

    会给收复故土的进程划上句号吗?

    扶苏的心中既激动,又忐忑。

    和他一样忐忑的,还有耶律重元。他同样在揣测耶律宗真信中的内容。但无论皇兄点头与否,都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倘若皇兄割让了山前七州,他们大辽百年前祖宗打下的基业就要拱手让人。重新退回贫瘠、寒冷的北方去,再度成为完全的游牧民族。

    倘若皇兄硬气一回,不肯让步怎么办?会不会惹得大宋发怒,战事再起?那时候,他们辽国引以为豪的骑兵能对付得了“不似人间之物”的天降神雷么?

    耶律重元取出信件,打开看了一眼,脸色立刻灰败下来。重新和扶苏会合的时候,也没有恢复的征兆。

    他似乎完全放弃了表情管理。

    这反而惹得扶苏猜测:他到底看到了什么才会这般如丧考妣啊?可恶,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似乎都说得通是怎么回事。

    两个人走出了十分沉默,就连进入宋宫后,本该被宋国宫廷精致的程度惊呆的耶律重元,也完全失去惊呼的兴致。他受的打击太大,那个热爱汉学文化的人格,已经短暂从体内解离。

    就连扶苏看着都有点不忍心,一向脾性宽仁的仁宗也原谅了他的魂不守舍:“朕听肃儿派人来说,令皇兄送来了亲笔信,敢问太弟,可是确有此事?”

    耶律重元叹了口气,从袖袋中摸出信件,双手呈了上去:“此乃吾兄亲笔所书,请宋国官家过目。”

    仁宗从善如流地接过。扶苏早就按捺不住好奇心,噔噔地凑上前去,钻入官家的两只手臂中央一起看了起来。

    第一眼,他就认了出来,这确乎是耶律重元的笔迹。和半年前,云州的所有权发生变更后,从辽国而来的那封满是威胁的信中之笔迹如出一辙。确实是耶律宗真没错。

    但信中内容却截然不同。

    扶苏只看了个开头,就跳过前面那些文绉绉的内容,直接往最底端看去。数个呼吸后,他的呼吸微停,目光锁定在了某一处。

    “……两国承天恩,累世好,边陲晏然。近者战火频通,实非本意,恐伤天和,欲以山前七州之地为请,欲固盟好也。”

    “……今特允吾弟所请,饶让七州,惟愿自此往后吾与彼各守封疆,倘若背盟挑衅,则神人共弃,天地不容也。”

    刨去洋洋洒洒的挽尊、警告,概括起来不过十二个字:辽国同意割让山前七州了。

    扶苏怔怔地开口道:“辽国同意割让山前七州了?”

    他本意向自家阿爹寻求确认,一个扭头,不意间看到了耶律重元像是饿了三天的脸色。扶苏发誓,这是耶律重元访问大宋以来,他看到的最难看的脸色。

    也正是从耶律重元的反应中,扶苏方才得以确认,自己没有看错。辽国是真的同意割让七州,也就是说……大宋真的收复了十六州了!

    策划了许久的目标砸到脸上,扶苏十分恍惚的怔然——他算是理解,为什么刚才的苏轸半晌都说不出话了。性质相同的事,落在他头上,反应也一样!

    仁宗也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但他当久了皇帝,养气功夫颇深,也比扶苏更沉得住气:“太弟啊,令皇兄所写的国书,想来你也看过了?”

    耶律重元面如菜色地点头。

    “但这信中并未说明,你们辽国的军队、官员何时撤离啊?”仁宗开始了进一步谈判:“不如今日你与朕来谈谈?”

    这句话像是点醒了耶律重元。他脸颊抽动了一下:现在还不是颓唐的时候,谈判还没完,还有补救的空间。

    “军队、官员撤离都是应有之义,但城中之百姓,或可随着一道撤离。”他说。

    百姓也就是人口。人口在封建社会,某种意义上就是财产。把百姓们一起迁走,只给宋国留下空城和土地,毫无疑问是利益最大化。

    幸好皇兄没在国书上写得太清楚,不然还没有他发挥的空间呢。耶律重元想道。

    但接下来的一句话,俨然击破了他所有的幻想:“离了山前七州,辽国拿什么养活生活在那片平原上的百姓呢?草原上的牛羊吗?辽国本地人都未必够吃吧。”

    说话的人竟然是扶苏。官家的一句话,点醒了耶律重元也点醒了他。眼见着耶律重元还在做春秋大梦,扶苏毫不客气地击碎他的幻想。

    在搞笑吗?辽国自己牧牛羊,都可能会资源短缺,每年向南边劫掠粮食的。他们还想把大批农业人口也带走?带到了没有耕地的地方,拿什么来养活?就不怕发生饥荒吗?

    就算为了山前七州百姓的生计,扶苏也不能放任耶律重元打如意算盘。他眼见着耶律重元还想反驳,立刻道:“或者你想迁走也可以,按人头算,每年向宋国交岁币吧。”

    耶律重元:“……”

    交不起,交不起。

    很显然,有耶律宗真的国书在前,加上辽国的国力实在不足以上谈判桌,能推拉的内容就很少了。耶律重元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无比不情愿地跟仁宗确认了交割的时间。

    ——五月中旬以前。

    现在是四月中旬,满打满算,辽国也只有一个月出头的时间了。仁宗和扶苏都不是把人逼得太紧的性格,也就点头同意了。

    没有觥筹交错,没有群臣廷议,事关宋辽边疆的大变局,就在三人的谈判之间落下帷幕。不过有和没有,也差不多了。这一点,在座的三人皆心知肚明。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自从那天阅兵式以后,就算辽国的使节团里有诸葛在世,也没办法改变谈判的结果了。

    因扶苏还有事情要跟官家说,他没有跟耶律重元一起离开垂拱殿,只目送着他的背影。真是说不出的凄凉落魄。

    待此人完全离开视线范围后,父子二人不意间对视了一眼,都齐齐笑出了声。他们也都知道对方为什么会笑。

    因为……很难不笑啊!

    对扶苏而言,是四年多的精心筹谋,最终修成了正果。对仁宗而言,是祖先四代都未能完成的遗憾,结束在了他的任内。就算他日得见列祖列宗,也是挺直了腰杆子的,再也不会因为和西夏打了五五开,而心虚气短了!

    “今日之事,真是令人恍然如梦啊。”仁宗不住地感叹,发出了扶苏的心声。

    但扶苏也有不解之处:“但官家,我看你看完国书的时候,好像不算很惊讶呢?”

    “哦,肃儿你说这个啊。”仁宗还真向解惑了起来:“朕不过是听皇城司讲过一桩轶事,是他们搜查探访得来的,不知真假,你也权且一听了之吧。”

    咦?有瓜!

    扶苏立刻竖起耳朵。

    “传言辽主喜好喝酒,酒后有喜欢与人打赌。赌的什么呢,是一城一地之钱财赋税。某次他打赌输了,就赌出去数个城池的财税。”

    扶苏:“啊?”

    这作风,这精神状态,不像个皇帝,倒像他第一世战国时那些抽象派君主。

    官家又含笑问道:“肃儿你猜,和辽主打赌的人一般是谁?”

    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