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古代养珠日常》 30-40(第10/15页)
沈元惜一连点了六七件,也不避着人,“全都包起来。”
女官咋舌,用近乎失礼的目光看着沈元惜,又看了看太子。
只见太子面色如常指使宫婢:“不敢劳烦姑娘的人,你们去把元姑娘说得东西包好放在马车里。”
这下,整座大殿除了沈元惜和太子,没有不懵的。
经过两日,沈元惜冷静思考下来,以免死令交换养珠法,本就是她吃亏,搬点东西也是太子占了天大的便宜。
可旁人不知啊,探究的目光如若化作实质,准能将沈元惜埋了。
“孤要的东西,元姑娘可准备好了?”
不待沈元惜张口,元宝捧着木盒子上前。
太子只是看了一眼里面的宣纸,便揉了揉额角:“孤现在相信元姑娘不是与孤来自一处了,这字,孤看了便头疼。”
那便不枉我写这文言文。
沈元惜心道。
虽如此说着,太子却并未放下手中纸页,而是仔细读了起来。
这薄薄的一张宣纸拿在手里感受不到丝毫重量,纸上所书却重若千钧。
第 37 章
沈元惜站得腿有些酸, 准备告辞时,太子终于从纸页上收回注意力,语气极为自然:“孤尚有些不懂的,需要请教元姑娘, 咱们寻个僻静地方边品茗边聊?”
司马昭之心, 沈元惜岂会不知。
“好。”但沈元惜也不急着走。
更何况这东宫她还是头一回来, 皇宫不敢乱逛, 东宫总得瞧一瞧,才不枉穿越这一回。
太子走在最前头, 沈元惜不紧不慢的跟在他身后两步, 两人来到一处亭台。
亭畔就是一池清水, 水面是许多沈元惜未曾见过的水生植物, 不时几尾锦鲤跃出水面,争相去衔荷叶下的蜻蜓。
这可比元宅那被沈元惜拆了一半的池子强太多了,比程家的人工湖有过之而无不及, 胜在玲珑精巧。
设计师的通病, 看到这种构思巧妙的建筑总忍不住多看几眼, 太子却以为她没见过,清咳了两声,介绍道:“这是孤特意寻能工巧匠建造,与江南湖景无甚不同, 孤记得元姑娘是南边人吧?”
沈元惜正在走神, 没有回答, 太子又喊了一声:“姑娘?”
“啊,此处甚美, 尤其是池中莲花,从未见过。”沈元惜适时的露出惊羡的神情, 太子果然忍不住开屏:“这莲花,在大历可见不到。”
自然见不到,这花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品种,沈元惜也是在景区看到,觉得这荷花半俗半雅的颜色很是稀奇,才回去查了资料。
首饰加上如此花样,更是好看。
但沈元惜不是来赏花的,她直白问道:“殿下于养珠一道尚有不懂之处,请讲。”
“孤特意选的这一处,支走旁人,元姑娘还真是不懂得浪漫。”
“浪漫是何物?”沈元惜只当不懂,太子也放弃了试探,索性略过这个话题,从袖中掏出宣纸铺开在石桌上,指向其中一处:“姑娘如何得知,在河贝壳内壁植入异物便能长出珍珠?”
“民女年幼时,曾顽皮碾碎过珍珠,里面要么空出一小块,要么就是沙砾。”沈元惜眼皮不眨一下,编得有理有据:“那时民女便有猜测,河贝之所以会长出珍珠,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有沙硕之类的东西进去了。至于那些空心的,或许便是河贝吃东西时卡在里面烂掉的。”
她尽可能的用一个古人的理解角度讲述这件事,成效果然也并没有让她失望。
太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问了下一个问题:“三年成珠,这又是从何处知晓?”
“三年是最合适的时间,时间不到珍珠过于小,养久了河贝容易死,死一只臭一池子,怪难闻的。”沈元惜这次回答的简单粗暴且直接。
“姑娘所书,只交代了河珠如何养殖,那海珠呢?”太子又问。
沈元惜似是为难,几番思索着欲开口,却又把话咽了回去。
她装得很像那么回事,就连太子也看不明白了,到底是真怯懦,还是扮猪吃虎?
无论怎样,对方也只是个小女子,太子从不对女子疾言厉色。
他只抿了口放凉的茶水,温声宽慰:“姑娘放心说,若是害怕,孤便发誓,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绝不会有第三人知晓。”
“如此最好。”得了准话,沈元惜紧凝的眉头终于放松,低声道:“殿下不知,海贝不似河贝好养活,民女花大价钱买来金贝又包了水塘,结果半亩水塘不知多少金贝扔下去,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就这样,还因为不知何处得罪了河州寺丞家的公子,被投了毒药,最后只得了九颗珠子,都纳贡了。”
“如此说来,这何公子着实可恨,此事孤会处理好。”这事贵妃交代过,太子早便抓了何寺丞的把柄,原本打算敲打敲打便就此揭过,如今却不打算敷衍了事了。
但无论他怎样处置何家,都不需向任何人交代。
“能收获九颗金珠,已经很厉害了。”太子轻笑着夸奖一句,不动声色的揭过这个话题。
沈元惜看出他有心敷衍,不再紧追不放,举起茶杯轻轻一点:“那民女便以茶代酒,预祝太子殿下前路平坦、得偿所愿。”
“原想祝姑娘财源滚滚,但以姑娘的本领,即便少了孤这一声祝福,也会日进斗金。”
太子突然凑得很近,方寸的距离,极尽暧昧,沈元惜甚至能看到他长睫煽动。
沈元惜默不作声的挪着矮凳后退,只听太子轻晒了一声,又道:“孤私心亦不想看姑娘觅得佳婿儿女绕膝,那便只好祝姑娘福寿绵长了。”
从东宫告辞后,沈元惜带着一车珠宝,并不着急回去,而是直奔京中最有名的当铺,将一些于她无用的物件换成黄金。
这其中便有一块开了窗但没切的翡翠,从开窗上看,颜色透紫,大概率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好玉。
可开窗只有二指大点,整块原石却足足二百斤,大小堪比东洲屠户家的木墩子菜板。
若是皮壳下尽是美玉,则价值万金。
原本是想一并当了,但元宝舍不得,沈元惜索性将石头留了下来,准备运回临时别院,找上几位工匠给切开。
虽说赌石碰不得,但免费的倒是可以玩一玩,即便切垮了也不亏钱。
回到宅子后,沈元惜吩咐人将原石搬下来,动静大得连正在生闷气的朝夕也忍不住过来看了一眼。
只一眼,就挪不动道了。
只听他酸溜溜道:“这石头是蒲甘使节送来的,宫里大师鉴定过的稀世美玉,原本赏给了太子,没想到最后竟落到了你手里。”
沈元惜震惊。
蒲甘产玉,多翡翠。既敢送去邻国,就是断定平平无奇的皮壳下面藏着美玉。
心底惊涛骇浪、面上淡定依旧的沈元惜矜持道:“神仙难断寸玉,即便是蒲甘的,也不能保证里面一定是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