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清穿]皇家小道士潇洒》 第72章【正文完结】(第1/9页)
第72章 正文完结
大郡王很勇敢。
大郡王也很有原则和情意。
他本身和废太子没有什么兄弟感觉, 争斗这么多年,类似仇人差不多。如果皇上要对废太子动手,担心留下一个“杀子”的狠毒名声, 他可以代劳, 他不怕“杀兄”的名声。但他出于同为兄弟的血缘, 知道若是废太子被杀,十九弟会伤心,他不忍心。
就和他照顾小舅子, 宁愿代替小舅子挨打一样。有感情就是有感情,没有感情他也不装。
大郡王就是这样一个,耿直不作伪的人。
此时此刻, 大郡王满怀期待地望着皇上,就感觉外头秋高气爽, 心里头神清气爽, 暖阁里袅袅燃烧的龙涎香, 也是那样的好闻。炕几上的萨其玛、糖炒栗子……的香气入鼻腔,大郡王的面孔发亮, 棱角分明的脸孔, 魁梧的身形笔直。
宫人们呼吸都不敢了。
潇洒也等着皇上的反应。
皇上的目光,沉沉地落在大儿子的身上。
依照皇上之前对这个儿子的了解,他大多只会说出来前一句话, 杀了废太子。
皇上的目光转到窗外, 打着花骨朵的桂花树,花坛里盛开的各色菊花,夕阳下打扫浇水说话……的太监宫女们。
“你要做太子?”皇上一开口, 人完全冷静下来。
“是。汗阿玛。”大郡王因为皇上的话, 以为有了希望, 面露喜色。
皇上目光一闪,接着问:“说说看,你对‘太子’的了解,你打算怎么做‘太子’。就依照刑部之前的一个案子吧。太原奇案,听说了吗?”
“儿臣听人说了一嘴,并不了解。”大郡王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最近刑部议论纷纷的一个案子,他一点也没关注。
皇上道:“魏珠,说给大郡王听听。”
魏珠简直要吓昏过去,他秉承梁九功的策略,除了对十九阿哥亲近着,对哪一个皇子都是不得罪的,更不敢牵扯进争斗当中。
魏珠脸白生生的,却不得不将事情一一道来,声音极力克制还是哆嗦着,倒是很符合说案子的恐惧感。
话说,山西太原有个富商人称张百万,因嫌弃穷女婿曹文璜,将二女儿玉珠另许给一家姓姚的。却不想二女儿玉珠喜欢曹文璜不爱钱,与曹文璜私奔,去投靠曹家故交交城县令的陈砥节。
二人出城前在一家豆腐店歇息,豆腐店莫老汉父女同情他们的遭遇,认为他们是一对有情人,大方地将自家毛驴借了他们。
第二天,张百万找不到人,就认为二女儿跑到了大女儿家,带领家人前往大女儿金珠家找人,怀疑她藏身于衣柜中,一搜查,谁知道衣柜里有个和尚!这等丑事,却是自己的女儿,那当然要护着啊。
于是他们干脆把衣柜抬走,哪想到衣柜里的和尚却闷晕了。回到自家,为了掩饰大女儿的偷情行为,为了掩饰二女儿私奔的不雅名声,张百万谎称二女儿暴病身亡,为和尚穿上嫁衣置于灵房。
却不防半夜里,和尚醒了,逃走了!他也到了豆腐店!
和尚在莫老汉家用嫁衣换了一身普通衣服走了!途中,下半身再度兴奋,调戏一早起的妇女,被其丈夫吴屠户杀死,尸体被扔到井里。
和尚命案和张家走尸案,一下轰动全城,阳曲县令杨重民开堂公审,有多管闲事的,和莫老汉有小仇小怨的,齐齐指认和尚所穿为莫老汉衣物。
急欲结案立功的县令杨重民,不管三七二十认定莫老汉为凶犯,莫老汉屈打成招,因为是人命案子,案情一层层上报,山西巡抚汪孝祥一看,这案子不对啊,人证物证杀人动机都不对,压着案子不给结案,命令重新审。
却不想,案子早有了新案情。
当日吴屠户杀人后,迁居晋祠,和二小姐私奔的曹文璜回太原时途经吴屠户的家,酒后失言的吴屠户吐露了他杀害和尚的秘密。
几天后,曹文璜从交城回太原还驴,知道老汉被抓,去衙门为莫老汉申诉,县令杨重民对冤情有所察觉,但害怕暴露自己严刑逼供草菅人命,而将曹文璜冤为同谋。
二小姐玉珠的丫环秀香,在探监时得悉全部案情之后,一方面请求晋祠保长监视吴屠户,另一方面赶赴交城寻找玉珠。
二小姐哭着回家找亲爹。亲爹张百万托人花银子打点。恰好刚从交城县令提升为山西提刑按察司陈砥节,赴任太原。
陈砥节是汪孝祥举荐提拔的官儿,为人清正有能力。于是,此案真相大白,莫老汉和曹文璜无罪释放。
本来皆大欢喜了。可是,面对阳曲县令杨重民,杀人的吴屠户,该怎么判决,各种说法不一。
汪孝祥在山西改革,守着遍地金山一般的煤矿,硬是不徇私枉法,老百姓心服口服拍手叫好,却是几乎得罪了满朝官员全大清的富商。
而这位杨重民,他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县令,他在京城有恩师,在各地方有同年,亲友,和他有关系的人告状或者求情的,到皇上跟前,说汪孝祥不通人情,苛责下属。
还说此案疑点重重,汪孝祥为了博民心,故意说莫老汉和曹文璜无罪,吴屠户杀人后那么巧遇到曹文璜?那曹文璜带着女子私奔,当是大罪……纷纷要求刑部主审。
皇上问:“你认为,此案怎么判?怎么审?”
这哪里是审案子?这是要审问山西巡抚汪孝祥啊。
大郡王怒道:“汗阿玛,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颠倒黑白,只当严惩。”
皇上点头:“严惩了这些人,你认为那些保守派们会怎么做?中原人都认为私奔违背礼法,这样私奔男子的话不可信,你要怎么处理?”
大郡王:“……”
大郡王在苦思冥想,外头蹲窗户底下偷听的潇洒,愤怒了。
他才不管什么朝堂平衡,民心官心的,有人欺负他小舅舅了,他当然要帮小舅舅。
潇洒蹲在窗户底下,恰一支花坛里的草棒含在嘴里,慢悠悠的,也开始想办法。
暖阁里头,大郡王不敢信:“汗阿玛,难道就不管他们吗?任由他们闹腾?”
“当然要管。”皇上冷哼一声,“但是,要怎么管,你好好想想。这个案子该怎么判决,你也要好好想想。从明天起,你来乾清宫,帮朕批复折子,去南书房商议事情。朕给你三天时间,你写一个做太子的章程上来。”
大郡王傻眼了。
“汗阿玛,胤礽当年做太子,也没有这些要求?”
“胤礽当年是两岁,你是几岁?”
“……”
大郡王来到乾清宫时候的意气风发,荡然无存。
大郡王平生最烦谁和他掉书袋子,最没有耐心和官员们耍心眼子,斗嘴皮子。几次陪同兄弟们监国,都是弟弟们处理各种文书折子的事务:谁诬告谁了,谁和谁争一个空缺了,哪国使节来了要招待了……
前户部尚书王鸿绪进《明史列传》二百八十卷,江南官员纷纷抗议,说这书的作者署名有问题,至今还在闹。
礼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