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零当厂长: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重回七零当厂长》 160-170(第2/26页)

对自己的定位总算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

    会议上没说清楚也不要紧。

    南雁开通了专线,也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联系她,答疑解惑又或者学习交流。

    “我觉得,不止是小高你弄这条专线,是不是还可以增加行业内的沟通?”

    大家相互写信、电话联络嘛。

    南雁笑了起来,“豫南同志说的有道理,但是目前来说还是先小范围的沟通比较好,一方面咱们在大点的城市设立半导体协会,以市为基本单位,协会内进行沟通,每个季度呢再以协会为基本单位进行沟通联络,当然也不见得是季度,可以每个月或者每两个月,具体的可以再讨论一下。协会的骨干服务人员,必须经得起考验。”

    南雁着重强调的是后面这句。

    这让张豫南反应过来,早前芜湖无线电厂可是出现过间谍案的。

    “也对,先小范围内的沟通,能把地区的产学研做好已经相当不错,至于全国范围内的沟通,那就以协会为基本单位嘛,部里头可以再安排一下巡查组,不定期抽查。”

    有点像是老师抽查学生作业。

    这样让各地也能保持精力来做这些工作,不会出现懈怠。

    “豫南同志考虑周全。”

    张豫南听到这话笑了笑,这小同志不也挺会说话的?那天倒是把人成秘书怼的说不出话来,得罪死了人。

    不过他也没旧事重提,跟南雁他们细细讨论一些章程,大体上把区域划分好。

    市里成立市级协会,然后是区域协会,再就是四机部统筹的全国半导体协会。

    市级协会每月一次固定会议,区域和半导体协会则是每季度至少一次会议。

    会议主旨包括且不限于国内外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关于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畅想等等。

    “我跟美国那边有协议,那边会定期给我送来一些相关的报纸杂志。”

    “原来那些杂志是你的呀。”张豫南这才意识到,这两个月收到的海外包裹是怎么回事。

    南雁没想到特曼教授速度还挺快,等着四机部的同志把那包裹拿过来拆开,她看到那堆满了桌子的杂志报纸,“得先找几个同志把这些翻译过来,再把中英文的都印刷分发下去。”

    她粗略的翻了下,有些杂志国内能弄到,但有一些压根就弄不到。

    类似于硅谷那边的内参小报。

    虽说这些已经是几个月前的杂志期刊,但依旧有着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张豫南没想到这竟然是南雁的手笔,但翻译的话……

    “咱们没这方面的人才呀。”

    罗部长笑了起来,“部里头的人不够用,但去大学和研究所,能找到你需要的人才。”

    张豫南拍了下脑瓜,那声音还挺响。

    “我怎么忘了这事,对了我记得首都好像还有个专门从事翻译的公司,是几个大学生合伙搞的。”

    南雁听到这话稍稍诧异,“公司?”

    “对,好像是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哦,还有清华计算机系的学生,好几个高校的学生呢,现在这些学生,倒是会折腾。”

    听到这话,南雁觉得自己声音都绷了起来,“知道那学生叫什么名字吗?”

    “姓焦?不对,是姓乔,那学生长得白白净净的,同学还调侃他叫他大乔。”

    南雁:“……”是吗?她的二徒弟现在都那么出息了,都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人啊。

    乔常水一直都喜欢外语,后来高考志愿也是选的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大学那可是外交官的摇篮。

    怎么这位准外交官,倒是往企业家的路子上走了?

    张豫南提出让这个大学生们搞的公司来翻译这些杂志是一个途径,不过罗部长觉得有些胡闹。

    让人翻译不得花钱吗?

    倒不如放到高校和研究所里,免费还能锻炼大家的外语水准。

    张豫南:“……”我看你就是抠。

    不过这也是事实,那几个大学生搞的公司,是给一些做外贸的企业做翻译,收费还挺高。

    就算部委过去,面子也不见得好使呀,总不能仗着是部委单位就压人吧。

    他也觉得这个路子不合适,正想说算了,忽然间听到南雁开口,“那公司在哪里,我去瞧瞧热闹。”

    南雁也不着急离开首都这边,打算去看看那家外语服务公司。

    张豫南知道地方,专门带人过去。

    “我得去给我老泰山拿药,小高你一个人能应付的过来?”

    “没事,你去忙吧。”南雁对自行车上的人挥了挥手,“骑车注意安全。”

    这家小公司坐落在王府井这边,租用的是这边供销社的一个小仓库,门口挂着的招牌十分惹眼——

    诚实外语服务。

    不算多大的铺面收拾的很干净,南雁刚进去就有人迎了上来,“同志,您有什么需要?”

    “想要找人翻译资料,这活你们接吗?”

    “接,您这是什么资料,得视难度而定,不同难度等级的资料,服务费用也不一样。”

    南雁看到了价目表。

    不得不说,还挺贵。

    最高难度的翻译要价高达三百元。

    要知道,即便今年上半年国家调整工资,但新入职的普通工人工资依旧是三十来块。

    三百元,那几乎是一个工人不吃不喝一年的收入。

    即便是最便宜的,那也是以一元为计数单位。

    南雁把杂志拿了出来,“这本杂志翻译下来,得多少钱。”

    负责招待的年轻人高高瘦瘦,看到南雁递来的杂志,仔细瞧了眼,再看南雁的眼神都有些不太一样,“同志您是……”

    “来找人翻译资料。”

    南雁没有亮身份的意思。

    “您稍等。”

    年轻人背过身去,翻看书看了几眼,忽然间想起来什么似的,“同志您贵姓。”

    “高。”

    那年轻人忽的挺直腰背,“您稍等,我喊我们经理来。”

    这不是他能应付的事情,必须把当家的喊来才行。

    乔常水蹬着自行车匆忙赶来时,一身臭汗,“老五你最好别蒙我,不然我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师傅,真的是你呀,哎呀你怎么来了,快坐快坐,老五还不赶紧倒杯茶?”

    南雁指了指茶杯,“喝了半壶了。”

    乔常水不好意思地挠头,“我这不是在学校忙嘛,早知道师傅您过来,说什么今天得在这等着。”

    南雁觉得这个徒弟跟之前很不一样。

    过去的乔常水一肚子的心事都说给书听,现在倒是能言善辩的巧嘴。

    “怎么想起弄这个了?”

    南雁记得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