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90-100(第6/16页)

合着调查小组的特派员们,一起调查处理才是。

    余站长醒来后看到周围的人,恨不得自己从来没醒过来。

    装死是行不通的了,余站长看向长缨的眼神带着愤恨,“你满意了?”

    长缨当然是满意的。

    尽管对余站长的处理还要等待通知,但这位作威作福的粮站站长的确没什么好日子。

    至于他的老泰山刘副局长——

    一个文化局的副局长没由来的掺和到粮站征粮的工作中,玩忽职守越俎代庖,市里面想要处理自然有由头,这并不需要长缨操心。

    只不过这件事多多少少也牵连到了乔军辉,毕竟过去几年都是他在沂县主政一方,没有行使好监督权。

    当然粮站这边问题更大,调查小组也只是负责调查沂县?区关于粮食征购的问题,对乔军辉无权处理也没有做任何表示。

    魏建峰走之前还带来了另一个指示,“我们要发展但也要循序渐进,做人做事都不要心浮气躁。”

    首都来的调查小组来了又走了,留下这么一句话却是两个意思——

    支持你的发展策略。

    为政一方需要从大局出发,不能这么冒进,不能拿县里人民群众的利益开玩笑。

    长缨细细琢磨着,一遍又一遍的抄写着这句话,陈秘书过来时这才不紧不慢?收起了本子。

    “农机厂那边还要不要过去一趟,我上午抽空去了趟,听说那边已经开始动工了。”

    因为调查小组的事情,去农机厂的事耽误了下来。

    这几天长缨都在忙粮站的事情,如今调查小组的人走了,余国明被控制了起来,粮站的夏粮征收也在按照新的标准有条不紊的进行。

    这件事算是翻页了,如今也该着手其他工作才是。

    “那你就辛苦下,要是那边有什么需要尽可能的满足,我最近要下乡去,可能没太多时间去农机厂和夜校那边。”

    “现在?”

    “嗯,农研所那边来了电话,他们派过来一个研究员过来帮咱们搞种植,今天下午应该就能到。”

    “那这是好事啊,不过一个研究员是不是有点少?”

    长缨听了这话想打人,“有就不错了,先把这个留下,咱们栽得梧桐树自然能引得凤凰来。”

    虽说论种?,沂县的老乡们也都是一把好手,但翻来覆去又能增加几斤产量呢,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种子、肥料和农药协同作业。

    农研所的研究员,带不来农药,但种子方面应该会有不小的提升。

    只不过让长缨意外的是,过来的研究员颇是年轻,看模样比她大不了几岁。

    “你好长缨同志是吧?我是魏东来。”

    魏?

    长缨下意识?问了句,“魏建峰是……”

    “那是我小叔。”魏东来笑了起来,“他头段时间在你们这调研是吧?本来我就想跟着一块过来呢,他不让。”

    原来是一家人,不过魏建峰能让自家侄子过来,这多少代表一种态度。

    长缨笑了起来,“这不现在也是过来了嘛,欢迎你来援助我们沂县的粮食种植工作。”

    魏东来看着那伸过来的手,他有些不太好意思的握住。

    短短的接触而已,魏东来恍惚觉得,这双手有点粗糙,不像是家里小妹的手细细嫩.嫩的,倒有点像是农研所的研究员,整天跟土?打交道,手心染上了土黄色,添了些老茧。

    “应该的,我也想做一些尝试嘛。”

    魏东来一个人过来的不假,但是带来了许多东西。

    他个人行李不算多,倒是带来了一袋又一袋的种子,亏得没有换乘,不然他得麻烦死。

    麻袋上都有不同的小标签,长缨看到后询问道:“这些粮种还有不同吗?”

    “对,有一些区别,长缨同志你方便给我一块?不?我想在咱们这边先试试看。”

    气候因素也会影响到粮种。

    魏东来不敢贸然行事,觉得还是得给他一两年的时间先做尝试。

    长缨笑了起来,“当然。”

    粮种分了两批来做实验,一批是在莲花公社,那边是沂县?区难得的平坦?,今年夏收时使用拖拉机和收割机,大大解放了社员们的双手,夏粮抢收工作提前圆满完成。

    另一批种子则是在双河公社的何家洼村进行试种工作。

    公社书记何玉良成了魏东来的嫡传弟子,带着几个村里的知青小心?伺候这些蔬菜秧苗。

    “农研所最近想着搞蔬菜大棚,这样一来咱们冬天就不用光吃萝卜白菜和土豆了。”

    长缨这段时间大部分时候都在乡下,主要是帮着魏东来尽快适应在乡下的生活,顺带着偷师回去学点东西。

    听魏东来提到蔬菜大棚长缨笑了下,“想要搞蔬菜大棚的话最重要的一个条件那就是得有足够的塑料薄膜,倒是用来做支撑的材料要求没那么高,有条件用钢材没条件用木头竹条都行,实在不行还能挑土墙。”

    这些都不算什么麻烦事,唯一麻烦的就是塑料薄膜。

    国内倒是有这类生产厂家,不过现在统销统购,这些塑料薄膜的去向都是固定的,想要弄来可不容易,得上级批条子,层层审核,麻烦着呢。

    “而且我们这边搞蔬菜大棚也不合算,一来交通不算多好,这些蔬菜运出去说不定还没到目的?呢就坏了,二来本?消费也支撑不起来。不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村里可以小规模搞一下,改善冬日生活是一方面,主要还能起一个模范带头作用。”

    魏东来想说的话都被长缨说完了,他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是,好一会儿这才说道:“难怪我小叔这次同意让我来这里了呢。”

    革命老区很穷,他父母早逝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虽说是老一辈的革命工作者,却也不想让他太辛苦。

    所以早前自己想要来沂县被小叔拒绝了。

    这次过来,倒是小叔主动提议的,还说服了爷爷奶奶他们。

    魏东来想着,可能和眼前这人有些关系吧。

    长缨没反应过来,“什么?”

    “没事,你说得对,咱们这搞蔬菜大棚的确不是很合适,还是先看着怎么提升庄稼产量,丰富一下应季水果蔬菜比较靠谱。”

    魏东来是个极为务实的人,来到沂县后第一时间去了莲花公社,这段时间更是在莲花公社和双河公社两边跑,很快便是和当?的村民熟络起来。

    长缨瞧着小魏研究员多少已经适应下来,她也选择回去,“县里头还有不少的工作要忙,我还得回去盯着。要是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打电话到我办公室,实在不行直接去县里找我就是。”

    拿出随身带着的纸笔,长缨留下了联系方式和?址。

    魏东来看着那娟秀的字迹,他笑着点头,“你去忙你的就好。”

    话虽然这么说,不过长缨又特意去跟何书记交代了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