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70-180(第6/20页)

无泪——

    我还没走呢!

    他哪知道这位领导竟然就抓住自己那一个小错误就开炮了呢。

    其他人给他说话开脱,又让这位领导抓住了机会恨不得当即把他的权给夺了。

    他真是悔不当初,怎么就说了她那句“不管生产经营不懂其中门道”呢。

    这女人, 可真他娘的记仇呀!

    长缨笑吟吟的看着一旁帮着董常林说话的人, “李厂长你们纺织厂这边也效益不好吗?”

    “那倒没有。”李厂长笑了笑,“只不过我们工厂这边也是处处花钱, 这不又打算建两个职工楼,如今也是囊中羞涩。”

    长缨想了想, “咱们平川第一纺织厂是五六年建设的吧?”

    “说是五六年, 其实这是个老纺织厂了,建国前就在生产, 后来三大改造这厂子公私合营,改造完成就逐渐收回了原本厂长的股份,就成了彻彻底底的国营工厂。”

    “哦,这样,那这么说这工厂比我还要大上几岁,我五二年生人。”

    李厂长笑了下,“那大了整整十岁。”

    “那就是有着三十多年经营历史的老工厂了。刚才李厂长提到了三大改造,我想问下原本纺织厂的厂长现在哪里去了?”

    李厂长愣了下,一旁负责会议摘要记录的李秘书回答道:“李厂长便是原本那位李老板的儿子。”

    “原来是这样。”长缨笑了笑,“那这还算是你家的工厂嘛。”

    这话让李厂长浑身一颤,只觉得这位领导是来者不善。

    三大改造之后公私合营,就不再派发股息红利而是改发定息,工厂生产资料共有,哪还能说是谁家的工厂?这私底下跟媳妇发发牢骚,说说自家老子当年糊涂也就罢了,但哪敢在这种会上说呢。

    说是在开玩笑,但这玩笑会要命啊。

    李厂长连忙说道:“不敢不敢,只不过我从小跟着父亲在纺织厂跑,后来也是从工人开始做起的。”

    “李厂长说的是真的。”李秘书又说了句,他把笔记本上的一张纸递给长缨,“这是他的工作履历。”

    薄薄的一张纸,记录着一个国有工厂领导二十多年的工作履历。

    看着长缨把那张纸拿过去,李厂长只觉得自己似乎被扼住了生命的喉咙,他呼吸都有些困难。

    而伴随着她沉默的时间越来越长,他几乎屏住了呼吸。

    “小李的履历有什么问题吗?”

    长缨笑了笑,“小问题是有点的,我瞧着李厂长虽然是从工人开始做起的,不过没在车间一线干过多长时间嘛,李秘书给我其他厂长的工作履历看看。”

    犹如仙家的百宝囊,李秘书很快便是抽出其他几分履历,“我就说嘛,李厂长在车间工作了三个月,这时间也忒短了点。”

    会议室里,这些工厂的一把手哪个不是从基层干起来的?

    在车间干了十年的也不是没有。

    他们哪知道,一个会议桌旁坐着的这位,竟然只有三个月的车间一线工作经验,那还叫在车间干过吗?

    只怕就是去哪里镀一层金罢了。

    谁都没想到,长缨竟然把这些都调查了个一清二楚。

    显然,对他们下手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就有这个打算!

    “三个月的基层工作时间,按照这履历来说,李厂长在咱们平川市纺织厂工作那可真是屈才了。”

    李秘书与之唱双簧,“主任这话什么意思?”

    “没啥意思,就是想起我当初在沂县那边工作,我这从下乡知青到村里的支书还用了半年多时间呢,李厂长这速度比我快多了,按照他的才学那现在至少应该进省里的领导班子才合适,怎么还只是一个纺织厂厂长呢。”

    论阴阳怪气,没人能比得过长缨。

    她可是市里的一把手,只有她说人的份儿,谁敢跟她对着干?

    李厂长觉得这三月天寒意逼人,后背都冷汗淋漓,“傅主任今天开会,不是为了筹集资金重建平川学院吗?”

    “是啊,不过我这当领导的从来都是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堆,这个扯出那个,新的扯出旧的这都是常见的事情。”长缨笑了笑,“不像你们工厂,只要管好你们工厂这一摊子事情就行了,撑死了就是上万名员工和他们的家人嘛,我这就不一样了,一百多万人口十个县都归我管。生病都生不起,唉。”

    长缨这长吁短叹引得其他人心头一阵颤抖。

    谁都知道,这是鳄鱼的眼泪,这位傅主任可从来不是什么主动给人示弱的性格。

    但瞧着这么个年轻女同志一脸的苦笑,多少也心疼了下。

    “不过这都是工作嘛,我现在关心李厂长也是工作。李厂长的父亲还安好吧?回头我去拜访一下,也是咱们的民族老工业家,当年配合政府决策,也是值得钦佩的老一辈人物啊。”

    李秘书点头,“老人家身体还算扎实,过年的时候钱副主任有去探望。”

    “那就好,对了提到咱们当年三大改造,我倒是想要问下诸位,咱们这一十三个工厂,有多少是私营转公营的,麻烦诸位举个手。”

    会议室里一共十五人,与会的十三位代表有九位举手。

    长缨点头,“那行,咱们说正事吧,既然是私营转为国有,想必当初的政策大家也都知道。”

    什么政策?

    这些年来国家政策多得是,也不知道这位领导现在说的是哪个政策。

    这次长缨倒是没有卖关子,“我说的是当初四马分肥的政策,在座的年龄都比我大,对自家工厂熟悉的很,想来不需要我再仔细提醒吧?”

    四马分肥!

    李秘书当即领会到领导的意思,当初的一化三改让私营企业转变性质,公私合营过渡到国有工厂。

    而在这个过渡阶段,实行的利润分配政策就被戏称为“四马分肥”。

    企业利润一分为四,国家征收的所得税金、企业的公积金、职工福利奖金以及资本一方的股息红利。

    这其中所得税占比大约三分之一,资方红利大概四分之一。

    等到三大改造完成,也就是五六年左右,资方的股息红利就变成了每年5%的定息,原本是要发放七年,后来又延长了三年,发了十年之久。

    这么个时间一过去,资方红利也好定息也罢早就成了历史长河里的一个名词而已。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领导的意思是想要在企业公积金这一块下手,毕竟这是企业的留存利润,这么多年积攒下来应该数额不少。

    实际上平川学院的重建也花不了多少钱,就算是建设专家楼,能花的钱也十分有限。

    这位领导可是带领过村民搞过窑厂的人,花钱不能再精细,再加上手里头没钱自然不会大手大脚。

    即便是找这十三家工厂来,也没打算从他们这里拿多少钱。

    但工厂这边的态度着实是个问题。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