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70-180(第8/20页)
这些工厂, 这么多年来发展了多少?是,国家统销统购, 你们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来生产就是,发展什么的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呢?但是这个世界是在变化的,从当初美国总统访华到后来中日建交, 咱们与国外的关系已经缓和了许多, 指不定哪天就可以打开国门跟国外有着更多的交集。到那时候,咱们工厂该怎么运营, 你们想好了吗?”
“当初欧美列强的洋枪利炮轰开咱们的国门,这才过去一百多年, 难不成都忘了吗?”
“一百多年前, 人家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咱们这才完成基础工业建设多少年?这一百多年别人就不发展了吗?到时候再来个货物倾销怎么办?真就跟你们没关系吗?”
长缨的长篇大论让会议室里越发的缄默。
良久之后还是一船厂的谢国庆开口, “傅主任是不是得到什么消息了?”
怎么觉得很多事情都考虑在前头,像是得到了什么内幕消息一般。
这个问题让会议室里一时间热闹起来。
是啊,这要是没点内幕消息,怎么可能忽然间搞这些?
瞧瞧刚才那话的意思,好像他们要跟美国建交了似的。
这怎么可能?
美国总统回去之后建交的事情就遥遥无期了,倒是日本那边动作快,很快就和国内建交,这几年来一直有贸易上的往来。
这些厂长们家庭条件倒也不错,家里或多或少都有日本产的电视机冰箱,单论质量的话的确不错,虽说国产的也还行,但产能可比不上外国这些产品。
长缨的一番话引起众人的思考,会议室里一干人等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倒是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咱们的工厂没什么竞争力,咱们的工人虽然认字但还不够,平川学院暂时也没办法招生,毕竟教育部那边没什么通知,不过咱们可以自己搞夜校对工人进行培训提升。”
长缨看着众人,“这才建国多少年呢,难不成一个个的都学会固步自封了?”
自然不是。
只不过他们看不清这未来究竟如何。
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合适。
“话我已经说明白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这些个厂长,离开这革委会大院,哪个不是被供着哄着的人物?
然而在这里,联合刁难不成,如今只能低下头做孙子。
孙厂长是反应最快的,“既然傅主任这么说了,那我们三机厂就再加点,十五万。”
十五万是上限,再多也没了。
“难为孙厂长了,你们三机厂的难处我也知道,不过熬过这两个月就好了。”
孙厂长松了口气,总算过关了。
至于其他人怎么说,他哪还顾得上呢。
这位领导是有一套的,一群老狐狸也不见得能玩过她,毕竟人家可是一把手。
孙厂长起了一个头,李秘书在那里认真记录,甚至还唱念了起来,“第三机械厂资助平川学院重建15万整。”
其他厂长没得办法,也只好随大流。
少了不免被三机厂比下去,可要是多了那只怕就要陷入恶性循环,末了十三厂一家十五万。
李秘书看着这一笔笔记录,嘴角都在抽筋。
这么多钱。
他现在都开始发愁怎么花了。
长缨从来不觉得钱多是负担。
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呢,既然工厂都慷慨解囊,那她就把平川学院弄好一些,不止平川学院,市里的几个中小学也要重新修葺。
教育是根本,知识是生产力嘛。
让周慧芳这个管教育的把这件事做一个计划就是。
长缨还要忙,安排下去就回办公室。
刚回去,提前从县里出发的干部们纷纷过来说起了自家一亩三分地的事。
倒是乱七八糟什么都有。
废话也不少。
长缨听得直皱眉头。
瞧着立川进来,“往后要是提前过来,先把事情跟小徐主任说就行。”
让徐立川头疼去,也不知道怎么跟县里头说的,都这么长时间了还废话文学一大堆,说半天都不到正事上,难怪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徐立川一开始还有点懵,等到了办公室听了几句就知道长缨哪来的火气了。
“也就是说,几个村民因为灌溉的事情闹了起来?”
“是这样的。”
“那要村长干什么的?你们县里头连这点事都处理不好,那县里的班子当摆设?”
虽说做事要从小事抓起,但把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丢到市里来也不合适吧?
从基层再往上这一层层的干部制度,每个层级都有其工作任务啊。
福宁县那边的革委会主任听到这话心头一颤,“这事村里头县里头都不好处置。”他迟疑了下这才说道:“那村民和李秘书有些关系。”
徐立川皱了下眉头,“李秘书?他家里人?”
“算是吧,他姐夫家那边的。”
“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他要是护短他也甭想干。”徐立川可没那么多顾虑,长缨当初在沂县的时候,连市里的面子都不卖。
她怎么可能因为袒护自己的秘书。
“这件事查清楚,要是和李秘书有关的话就再给我打电话,没关系的话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这种拉起大旗作虎皮的事情并不少见。
徐立川更倾向于李秘书并不知情,这件事怕不是他姐夫那边在狐假虎威。
福宁县这边连忙应下,“其实我觉得也和李秘书没什么关系,但就怕万一有什么关系,您说要不我去跟他谈一谈?”
“不用。”徐立川断然拒绝,“我喊他过来,咱们当面说就行了。”
李秘书这会正忙着。
和市里的工厂厂长开会的结果喜人,他通知周慧芳那边拿出具体的方案。
这会儿并不多忙碌的秘书正在思考,领导会怎么来做这个方案。
这位领导的思路很有意思,他几次复盘都觉得自己从中受益良多。
之前听徐立川说过,领导在沂县的第一位秘书后来去了基层当公社主任。
这让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前程,总不能当一辈子的秘书。
如果有一天能够不再当这笔杆子,或许他也能像那位秘书似的,去基层做点事。
正想着,内线电话响了起来,是徐立川喊他过去一趟。
作为长缨的左膀右臂,李秘书在职务上比徐立川低了一级,关系上更是不如后者。
不过在工作上,两人也算是互帮互助。
徐立川是个爽快人,做事并不喜欢藏着掖着,和李秘书之前打交道的那些秘书完全不同。
两人私交倒也还算可以,只不过现在喊他过去,又是什么事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