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240-25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240-250(第2/22页)

回头他们处理了就是。

    韩秘书在这边待了三天,除了帮忙分地,还安排人在这边记账。

    开始自然是零,买化肥农药还有夏种时的种子花了多少钱,两茬作物收获又挣了多少钱,这些一五一十的都要记录下来。

    他有耐心搞这个,冯子君可没这耐心。

    让司机开着车,去长缨分到的那个公社去转了一圈。

    那边也在开会,团团绕围成了一个大圈,傅长缨就在那圈圈里,坐在小凳子上,手抄到袖子里,“我工作忙也没顾得过来,之前县里有没有人来问咱们公社的情况,谁家要是过冬有困难,就跟县里说,先想法子解决,至于欠的债咱们回头再想法子,先过了这个冬再说。”

    这边公社主任也在,连忙回答,“傅主任您放心,都问了的,红三村那边几户人家送了棉被,红五村那边的给了过冬的面和油,都能过这个冬天。”

    公社主任话音刚落,就有社员开口,“傅主任,吃的穿的都有了,我还缺个一起过日子的婆娘。”

    这话引得不少人大笑。

    冯子君远远听着也笑了起来,这是在调`戏人呢。

    公社主任听到这话脸上有些挂不住,“刘三军你胡说什么!”

    “咱说的是实话,就缺个婆娘一起生娃娃。”

    公社主任脸上越发的挂不住,缺也不能说!

    长缨笑着看了过去,“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五了,该结婚了,是吧?”

    “是不小了,为啥还没对象?”

    公社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还能为啥,就他这好吃懒做的,谁敢把闺女嫁给他?”

    其他社员也念叨起来,“就是,刘三军你说之前俺们家少了一只鸡,是不是你偷的?”

    “你说你也二十大多,有手有脚,一天就挣那么几个工分,你娶了婆娘让婆娘挣工分养活你,你好意思呀?”

    大家一顿批评,刘三军后悔的脸红脖子粗,恨不得从没说过这话。

    长缨见状示意众人别再批评了,“瞧你也知道害臊,那肯定也知道大家批评是恨铁不成钢,你要是好好干活,攒了钱把家里的房子重新修起来,到时候家里有水有电有存折,我亲自给你说一桩媒。”

    刘三军听到这话瞪大了眼,“真的?”

    “骗你做什么,嫁人嫁汉穿衣吃饭,结婚不就是找个知冷知热的人相互扶持着过日子,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吗?你要是懒汉子,谁乐意嫁给你?鬼才乐意呢。”

    公社主任点头,“就是,傅主任说得在理,你也勤快点吧,再这么懒下去,小心回头把自己饿死。”

    冯子君听到那村民扯着嗓子喊,“那咱们说好了,我回头勤快了攒下钱,你得给我介绍婆娘。”

    给一个乡下人介绍婆娘?

    她也不觉得丢人。

    冯子君原本想离开,偏生这边公社主任问了起来,“傅主任您来咱这边是有啥指示?”

    “指示谈不上,就是过来看看公社里的情况,想着帮咱们公社谋个出路。”

    谋出路。

    跟之前一样,种地除草收获再种地,能有哪门子的出路?

    然而公社里的人似乎十分信她,你一嘴我一嘴的说了起来,这边打谷场变得无比热闹。

    冯子君听不真切,也懒得再听,吩咐司机,“回省里。”

    她才懒得在这边耗费时间。

    长缨在红旗公社住了两个晚上,跟各个生产队谈,跟社员们谈,当然她也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红旗公社之前派了几个年轻人去市里参加学习班,年轻人很快就领会到长缨的意思,跟长缨分头合作说服乡亲们。

    给长缨当一年的实验小白鼠。

    小白鼠不小白鼠什么的,红旗公社的人也不懂。

    只是从他们的公社名字,村的名字就知道,这边红着呢。

    自然不会跟长缨过不去。

    长缨又拉着几个年轻人商量,“回头我让人过来,你们一定要仔仔细细跟着学,把怎么做沼气池弄明白,今年夏天咱们公社能不能通电,可就得看你们的。”

    “傅主任您放心,我们肯定好好盯着。”

    长缨点头,继续说道:“开春后地里农活有,但也用不到所有人都去地里干活,你们熟悉公社的情况,把人安排好弄窑厂,这烧好的砖也不用担心没用处,先紧着公社里来用,把公社里的危房都给扒了重建新房子,乡里乡亲帮忙也不用花什么钱,你家帮我的我家帮你的都应该的。公社的弄好了之后就往外卖,县里头有几个工厂要建,到时候你们就去跟工厂谈,想要挑起大梁就不能怕,自己去跟工厂谈,多谈一批砖公社就能多赚一点钱,等到年底分红的时候,大家也就能多分点钱。”

    年轻人点头,“那俺们这能种甘蔗吗?”

    还是种甘蔗好,他们想着种甘蔗。

    “能呀,当然能,不过这要是种甘蔗你们也得想清楚,全都种了甘蔗明年的公粮怎么交。”

    “那我们不全种甘蔗,先种三分之一怎么样?”

    红旗公社人口多,耕种面积中等,整个公社一共有六万亩田地。

    三分之一那就是两万亩。

    长缨想了想,“这样吧,你们公社一共有五千人不到,就按照一人两亩地来种甘蔗,取个整来种一万亩地的,今年先种甘蔗,等公社的公账上攒了钱,明年再种其他果树,日子长远着呢,咱们慢慢来。”

    别人说这话,几个年轻人肯定是要据理力争一番的。

    但说这话的是长缨,那就不一样了。

    “那听您的,到时候就种一万亩地的甘蔗,回头我们去找那个魏研究员去学习育苗。”

    长缨笑着点头,“行,回头跟他多学点,他懂得多着呢。”

    接着,长缨又是跟几个年轻人细细的规划,今年种甘蔗成功后,来年种什么。

    公社里回头该怎么修路,偌大的公社,又该做什么畜牧副业生产。

    她在基层工作时间长,这些门门道道全都懂,说起来头头是道又都切合本地情况,几个年轻人听得入神,都忘了做笔记。

    长缨把自己罗列好的三年计划和五年计划留给他们,“这里是养育你们的土地,你们年轻有精力,多给家乡努力,先做出点成绩来,等回头去了县里工作,再脱产去读个书,不耽误你们的前程。”

    想要马儿跑,还得喂给马儿草。

    长缨倒不是画大饼,只是给他们安排了一条最稳当的路子。

    不能总用人不给人考虑吧?

    几个年轻人顿时激动不已,“傅主任您放心,我们肯定会做出成绩来的。”

    长缨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好好努力。”

    又去跟公社主任交代了几句,长缨去拜访了村里的老兵。

    有好些个当年跟着红军去干革命的,最后回到家乡的就这么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