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330-34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330-340(第16/20页)

他们与咱们合作,只是提供一个建议而已。”

    可惜意大利的北方重镇是都灵,这里还是欧洲最大的汽车产地,相对而言佛罗伦萨那边没什么像样的汽车品牌。

    不然长缨很乐意跟佛罗伦萨达成合作协议,相信依照维埃里的态度很乐意从中搭线。

    司文还是觉得长缨的想法不免有些一厢情愿,“那你想要在别地建厂吗?可是你不觉得这就有点太……”

    “费力不讨好?”

    对,就是这个词。

    如果真的说服那些大型汽车品牌在中国建厂,可这厂区不建在金城,对长缨本人并没有什么加成作用,这不就为他人作嫁衣裳吗?

    司文着实想不明白长缨到底是怎么想的,他觉得这个年轻女干部脑子里的想法和?常人不一样,自己大概十天十夜也想不明白。

    长缨倒是觉得这件事没那么难以理解,“我不需要在金城建厂,选择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就挺好。我这几天在这些工厂溜达了一圈,意大利工人的工资比国内高出太多,你如果了解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就知道,压缩人工成本永远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便涉及到海运出口关税,实际上这些都不算什么。”

    “而且如果国内的消费市场一旦起来,到时候从欧洲出口汽车到国内,也会面临着巨额的进口关税,有些事情多往钱上面去想就知道了。”

    “至于厂址的选择,打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是一个小裁缝,我给你介绍了很多顾客,那么当我来你这里做衣服的时候,你还会收我的钱吗?”

    “你是想着通过引进外国汽车厂,来跟其他地区来谈条件。”

    “说不上谈条件,但是总得给我们这个可怜巴巴的西北城市一些好处费吧,不然我干嘛非要跟你合作呢,你说是不是?”

    司文看向长缨的眼神都不一样了,“长缨,你也太不?经了。”

    “瞎说,我?经着呢。”

    谁不?经乐?她可不跟人耍流氓。

    司文连忙解释,“我的意思是你不是那种很严肃的干部。”

    他从小就见过很多,不苟言笑又或者总是端着一张脸,做什么事情都要瞻前顾后的思索再三。

    显然傅长缨并不是这类人。

    她身上没有太多的干部模样。

    有点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干嘛虎着一张脸,很容易长皱纹的。”长缨笑了起来,“我一开始总觉得自己是干部得严肃一些,但后来发现严肃很容易让人敬畏却不敢亲近,你要是想要和你的同事合作的更愉快,当然是要想法子和他们亲近点,而不是塑造一个可敬可畏的形象。”

    “他们都说女人有天然的亲和力,这话有没有科学依据且不说,不过总要妥善利用自己的优势才是,你觉得呢?”

    司文沉默许久,忽的朝长缨弯腰鞠躬。

    “这是做什么?我还没死呢,别三鞠躬,怪不吉利的。”

    司文:“……我只是感谢你给我上了一课。”

    你能不能?经点!

    “既然这样的话,能不能麻烦你个事?”

    长缨来到意大利后一直比较忙,也没顾得上去找裁缝店,何况自己这出公差呢办这事好像也不太妥当,“我答应了我先生要送他一身西装,但是我现在也没空去,等回头我走了你帮我找个不错的裁缝店,帮他订一套西装怎么样?”

    “你结婚了?哦,对你结婚了没孩子。”司文想了起来,大概是这些天没怎么听长缨提起家人,他都忘了这回事。

    “那你是在佛罗伦萨的时候怎么不说?”

    “什么意思?”

    “意大利西装三个流派,米兰、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安德烈亚·维埃里的祖上就是做西装的。”

    长缨反应过来,“那你觉得我跟维埃里先生聊天的时候请他帮忙做套西装合适吗?”

    司文:“……”行吧,是自己考虑不周全。

    “那你要什么流派的?”

    “都来一套吧,我先生身材好,穿上也不浪费。”

    司文啧了一声,“我觉得你的工资会很浪费。”

    “没事。”

    长缨一点都不怕,“反?花的是娄越的钱。”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

    更啦更啦

    第339章 自由

    元旦那天, 长缨在罗马的大使馆度过,异国他乡迎来了她的1982年。

    一大早就接到了潘向明的电话,昨天长缨跟国内通话, 电话打到潘向明家里去但当时人不在家,她让章秋凝带个话。

    显然这位身处政治中心的领导人极为敏锐。

    “你能跟那边谈妥?”

    “不好说, 不过争取再谈一谈,国内市场还是挺大的,别的不说, 单是公务用车一项每年都有不少的支出,抢占市场先机,对于这些汽车品牌来说也挺重要的。”

    “早些年机械工业部那边就参观了德国的汽车制造厂,有意与他们合作。”

    长缨倒是知道这回事, “这不只是有意嘛,到底合作与否还没确定下来。何况市场上一家独大并非长久之计, 引进竞争者,才能让这些车企更好的服务于我们。”

    “就算建厂, 也不会选在金城。”

    “我知道,大概率的就是天津、上海或者广州那几个沿海港口城市吧,我想如果能跟菲亚特这边谈妥的话, 不管把汽车厂落到哪个城市, 都可以帮助金城这边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

    之前金城涌入了一批闲杂人等,姑且这么称呼。

    对于没有工作不能够为城市创造财富价值的人, 说是闲杂人等并不为过。

    将人赶走总不是长远之计,在金城再开设工厂吸纳工人, 另外还有一条路就是往外输送工人。

    只不过这也得其他城市接受才行。

    如果自己卖个人情呢?

    一个天大的人情, 足够让那个城市接收来自金城的务工者。

    潘向明有微微的错愕,“我还以为你是想要你们机械厂跟那边合作。”

    一辆汽车需要太多的零部件, 这会牵连到上百家工厂。

    金城那边虽然不方便做备选地址,但要是提供一些零部件也没什么问题。

    饶是潘向明考虑了这个问题,都没想到长缨竟然是想要解决工人就业问题。

    “机械厂有机械厂的规划,暂时和汽车行业联系不起来,西北那边就业机会毕竟是少的,我一直想着增加就业岗位,但能增加的到底有限,暂时想出这么个法子来,好歹能缓解当务之急。”

    这些年来知青陆陆续续回城,回城之后做什么?

    有半数的知青得到了工作安排,但还有很多没有工作,有其当这个人口基数以千万计数时,不到半数的未就业知青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隐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