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说我儿是千古一帝: 16、大爹上工第十六天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天幕说我儿是千古一帝》 16、大爹上工第十六天(第1/3页)

    【大家肯定纳闷了,柳策风怎么就跟抚幼院的发展搭上了关系呢?】

    【难不成他那伟大理想还进化到,想要养活天底下每一个无家可归可怜孩子的不成?】

    十一个崽整整齐齐做出惊恐脸,纷纷将复杂目光投向柳策风,又试图挪动屁股,坐得离对方远一点。

    太伟大了!

    他们…各方面都承受不住啊!

    坑坑大爹就算了,怎么还坑哥哥弟弟妹妹们呢?

    【柳策风大概是想的吧……】

    【咱们也没办法回到千年前亲自采访他,但从他见一个捡一个,几乎都不怎么带挑的行为上也能看出几分端倪。】

    【要不是顾忌某些百姓会因此故意扔孩子,再送他面前什么的,恐怕捡得还能更多。】

    ……

    瑞宁长公主绝望闭眼,疲惫揉了揉晴明穴。

    熟悉,太熟悉了。

    这似曾相识的举止,一模一样的顾忌,还真真就是子承父志,天幕倒是半句都没说错!

    难怪抚幼院能开到京城之外。

    她懂。

    她都懂。

    能不开到外头吗?

    都捡了八十七个了!再捡下去还得了?

    【当然,柳大将军刚开始顿悟理想的时候也还没那么疯狂。】

    【几年下来,也就捡了十几个。】

    【作为声名远扬的将军,雇人养着也轻轻松松。】

    【可到后面,打仗越多,孤儿也就越多。】

    【某次一次战役下来,他竟然东走走西看看,捡了三十多个孩子!】

    【哪怕最后送走了十几个,也还剩下十几个啊,只查了一下户籍,便全都收养了……】

    【柳家上下一开始对柳策风捡孩子回来养的行为,其实都还算赞同。】

    【他们十二个崽也是捡回来的。】

    【这不,也养挺好?】

    【哦,瑞宁长公主倒不是很看好,不过她老人家单独有个公主府,就暂时不算进柳家的范畴里。】

    【总之,随着柳策风越来越沉迷此理想,孩子数量不知不觉间骤增到了五十多人,大家都后知后觉意识到了不妙!】

    【就连建业大爹都连连写信,劝他收养孩子前切记三思。】

    【务必三思啊!】

    【柳策风很听话,三思了。】

    【思完继续捡。】

    ……

    镇国公和太傅都像是第一次认识自己的徒弟似的,忍不住双双转过头,上上下下仔细打量。

    他们都确定这孩子脑子是聪明的。

    怎么就偏生在这件事上…非得想不开呢?

    天化帝也觉得稀奇。

    瞧着柳策风人高马大,不笑时怪唬人,周身也都萦绕着武将特有的煞气。

    想不到,内心竟如此柔软。

    果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其实柳大将军真是个先天带兵养娃圣体。】

    【他有个厉害之处,能记清楚每个下属的长相名字和性格,再分派到合适的位置上。】

    【捡回来养的五十多个娃,各个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出门一趟,连礼物都能分别精准送上娃们喜欢的东西。】

    【给他足够的时间,也不是不能养好娃,可作为将军的他,偏偏没有时那么多的时间。】

    【那怎么办呢?】

    【柳大将军有他的亲亲兄弟妹妹们啊!大家伙齐心协力养一养教一教……】

    什么?

    十一个崽表情已经呆滞了。

    来真的啊?

    【养不了一点。】

    【也教不了一点。】

    【五十个孩子凑一起都能成个市集了!怎么教啊?有那本事的话,他们都能跟着柳策风带兵领将去了……】

    听到这话,除了柳策风之外的崽们简直感同身受,不停点头,重重点头,使劲点头。

    没错没错。

    他们真不行的!放过他们吧!

    【教和养是没办法亲自出力,大家伙只能一人贡献出一份巨大的力量。】

    【经商的疯狂出钱,研究书画的疯狂寄去功课,海外打转的疯狂带回稀罕玩意……】

    【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大家都怕柳策风再这样下去,捡着捡着,捡回来一个城镇那么多的孩子。】

    【不是不能养,可全挂族谱上,实在不合适啊!】

    【天下只要还有孤儿,柳策风就还会有捡孩子的举动!】

    【于是,一条又一条有关抚幼院的政令出现了。】

    【钱,经商的首富崽出;政令,把持大局的名臣崽推行;房屋规划与各类器具,善于思考创造的发明家崽捣鼓;具体教育成长计划,大爹主持统筹再由其他崽补充……】

    【最后,圣旨由皇帝崽颁布。】

    【抚幼院就这样从京城开遍整个大盛。】

    【尤其是边境,特别多。】

    【至此,大盛境内不再见小乞儿的身影。】

    盛朝某个边境府城。

    躲藏在巷子里的小乞丐看着天幕,有点害怕的缩了缩身子,又忍不住朝身边看起来要大上几岁的乞丐问道:“哥哥,抚幼院是什么?为什么它开遍之后,就没有我们了?”

    “抚幼院…如果有的话……”

    大乞丐那双疲惫的眼睛难得带上几分期待:“如果真有那个地方,我们也许就能活过这个冬天。”

    【盛朝的抚幼院建设非常完整,虽说朝廷也会拨款维持,但其实某些时候甚至可以做到收支平衡。】

    朝中官员听了都很是惊讶。

    要知道抚幼可不是一项小开支,甚至只有盛世才得以实现抚幼这般措举。

    竟还能做到开支平衡?

    【古时候的孩童多多少少都会干些活,他们可没有咱们现在不能雇佣童工的法律。】

    【基于此,抚幼院或多或少都会带着领回来的孩童们做些力所能及之事。或是种种菜,或是做做手工,或是在外头卖菜卖手工品。孩童在参与劳动中也学会了相应的生存本领。】

    【要知道以前学一门技术可不简单,往往都要拜师学艺多年。】

    【而扶幼院不仅供吃供住,还有大爹还有各个崽们留下的一些简单的‘技术’,包括不限于手工制品。】

    【抚幼院还开放民间领养制度。】

    【严格审核过后,基本都是无儿无女的人家才能成功领养孩子,还会定期回访,确保孩童没有受到虐待。】

    【当然,为了防止某些不想养孩子只想摘果实的人钻空子,所有进入抚幼院者,除去如被拐卖这一类的特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