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汉 母后我不想努力了》 170-180(第4/14页)
   这话引来了阵阵附和声,就算他们不知道馅料是什么,但膳房的人又不是吃干饭的,陛下怎么能事事亲力亲为呢?
    就连鲁元长公主都点了点头,她看皇弟花了大力气,万一累着自己了怎么办?
    刘越眨了眨眼。
    坏了,这回吩咐赵安的声音大了点……
    不过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刘越思考一秒,果断放弃,接下来的步骤就交给膳房。
    皇帝陛下吸了吸肚子,站起身来,小心地捧起陶碗。陶碗里装着世上第一个成型的饺子,他怕形状漂亮的面皮瘪下去,于是脚步飞快,哒哒的走到吕雉面前。
    在吕雉似惊讶似期待的眼神下,刘越献宝般地道:“越儿揉饺子给母后吃!”
    第一个给阿娘,第二个第三个自然给姐姐和兄长。
    皇帝理所当然地划分好了归属,至于几个师傅和他看重的臣子,不如让他们自己的厨子做。毕竟他也不能天天揉面,今天还是趁周昌不在的时候,大着胆子做了示范。
    话音落下,行宫安静了一瞬。
    众臣震惊片刻,随即便是动容。
    他们陛下亲自动手做这庖厨之事,原来是要敬献给太后!
    即便这新奇之物烹煮出来并不美味——不,绝无可能,看那像元宝一样饱满的形状,定然是天底下一等一的美味,即便食材是麦,也不会输给代国传过来的牛肉干。
    不知道臣子都在想什么,吕雉已然是愣住了。
    她半点也不嫌刘越手上、脸上沾了点点面粉,轻轻接过陶碗,凝视着里边。
    吕雉放柔声音:“此物名为饺?”
    刘越点点头。
    他弯起眼睛,笑得像只蜜糖馅的甜心:“朕觉得一个字还是单薄了些,母后如果有喜欢的名字,尽管给它命名。”
    吕雉舍不得破坏饺子的形状,更舍不得去碰那边缘可爱的褶皱,她想了想,随即扬起下颌,环视众臣。
    “众卿可有好的主意?”
    话语温和含笑,却蕴含丝丝高兴、炫耀的意味。
    众臣闻弦歌而知雅意,何况他们心里也实在激荡,无不感慨皇帝陛下的纯孝,顿时绞尽脑汁起来,想为饺子赋一个好听的名。
    年轻人向来脑子转得快,张不疑张侍中上前一步,谁知还是被桃侯拔得了头筹——
    桃红泪眼汪汪,高声喊道:“太后,此乃天子饺!”
    刘越:“…………”
    刘越记起了数年前的指梁针。
    难道桃侯与杳无音讯的徐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皇帝陛下觉得不行,当即想要开口纠正,谁知太后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
    吕雉从来没有看桃侯这么顺眼过,她拍板道:“善。”
    第174章
    于是天子饺就这么出炉了。
    刘越看看手上的面粉, 又看看笑成一朵花的桃侯:“……”
    有皇帝陛下做代言,石磨和石头机一出世,就得到了少府空前的重视。
    还有耧车等新式农具, 经治粟内史与丞相批准, 迅速地推广至上林苑试验田。
    人人都在猜测, 农家董安国与他的弟子陈买, 能否打破“非军功不得封侯”的传统, 成为以农封侯的第一人?!
    还有墨家的小钜子, 小小年纪获封重赏, 实在不可小觑……
    农墨两家大出风头,唯有儒法空虚寂寞冷。
    法家看了看随侍陛下身旁的郅都, 舒服了。儒家看了看宠臣叔孙通, 虽然不太得劲儿, 也舒服了很多,就在他们盘算着自家弟子什么时候能走上人生巅峰, 跟随潮流品尝面粉的时候,惠王府传来了震天响的动静——
    当今惠王长女, 皇太后的第一个孙辈, 出生了。
    尽管对小翁主的生母讳莫如深, 却阻挡不了长辈对她的喜爱, 小翁主一出生有了食邑, 还是极为富庶的好地方。望着皱巴巴的,浑身通红的小婴儿,刘盈当即落下了泪, 吕雉伸手抱了她,眼神柔和下来。
    鲁元长公主有足够的经验,正忙碌地四处布置、打点。她教弟弟如何去带孩子, 便听刘盈哑声道:“阿姐你忘了,越儿出生的时候,我带得可娴熟了。”
    不仅是刘越,鲁元家的张偃、张嫣,都在他的怀里玩耍过。
    鲁元恍然大悟,她还真忘了。
    刘越在一旁踮起脚,面色逐渐严肃。鲁元长公主扭过头,朝他笑吟吟道:“越儿要抱抱小侄女么?”
    一家人都在的时候,鲁元的称呼偶尔不那么正式,在外才会变作“陛下”“母后”。
    刘越丝毫不在意这一点,他愿意做阿姐一辈子的弟弟,闻言心动了片刻,还是拒绝道:“小侄女不能受风。”
    以后抱的机会多的是,皇帝陛下心想。
    吕雉和刘盈都笑了,看着小翁主吃饱喝足,回到软和的摇篮里,车辇这才动身回宫。
    当晚,皇帝宣布想外甥了,要把张偃张嫣接进宫陪他玩耍。
    翌日太掖池边,张偃一边撸狼,一边和刘越说悄悄话:“皇帝舅舅看样子很高兴。”
    刘越惊奇:“偃儿怎么知道?”
    张偃摇头晃脑:“先生都是这么说的,人伦之乐,莫过于添新丁——”
    刘越揉了把外甥的胖脸:“小小年纪不要装大人。”
    说罢扭过头,津津有味地看宫人给张嫣编辫子。
    张偃不开心地鼓起脸:“……”
    小舅舅也大不了他多少岁!
    以赵安为首的内侍忍不住露出慈爱的笑容,郅都随侍在旁,冷峻的面孔不禁有所松动。
    等回过神,郅都沉默了,他告诫自己,万不能让陛下发觉方才他与赵安一模一样的心理。
    他也不过比陛下大了八岁…….
    过了几天,廷尉吕台上书废除肉刑的提议,“以髡钳代黥刑,以笞三百代劓刑,笞五百代趺左趾,弃市代趺右趾[1]”,引得朝野震动,议论纷纷。
    作为当今陛下的表哥,又是太后的亲侄子,上要体察圣意,下要背好黑锅,吕台显然慢慢体悟到了其中道理。他深谙陛下不愿出头的秉性,在与太后奏陈过后,主动揽下了上书的活,何况废除肉刑,实在是名传千古的功德一桩。
    秦法在某些方面过于严苛,譬如连坐,但在肉刑这方面,朝臣有着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人觉得施加于□□的刑罚野蛮残忍,还有一小部分,觉得一旦废除肉刑,便失去了刑罚的秩序性与震慑性,说到这里,发言者还特意望了眼御史大夫。
    周昌:“……”
    他是崇尚秩序,却也觉得废除肉刑,实则势在必行。大汉休养生息这么多年,挟书令和妖言令全都废除了,肉刑、夷三族刑也当慢慢提上日程,否则与暴秦又有何分别?
    只是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这个场合,被廷尉吕台抢去了先机。
    周昌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