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30-40(第17/22页)
到:父皇……
不用问,这张是给秦始皇的。
有了观测时空的机器,秦始皇固然可以一勘他整日的全貌,也可以通过他给官家他们的家书知道自己的动向。但那是不一样的。
家书是专写给家人的。
官家、娘娘、妙悟有的,父皇也要有。
扶苏照例给秦始皇也报了平安,让他不要担心自己独居的生活。同样的东西写四遍,按理说是个人就会腻味,但扶苏却不觉得,下笔之时,他的脑海中会浮现对面收信时的种种反应。是会开心?还是会继续担心他呢?读到这一处,是不是会会心一笑……
想着想着,就连润笔晾墨的时光都变得无比熨帖。
写完这一封后,扶苏在桌上趴了一会儿,揉了把白嫩的小脸,就拿着牙杯和牙粉洗漱刷牙去了。对了,幸好宋代已经有牙膏和牙粉,不然,以扶苏爱干净的程度,就算拼着掉马,也要把它们发明出来。
这一天,还真是兵荒马乱啊。
扶苏窝在被子里想道。
总算都处理完了……哦不,还没完,还有件事呢!他忘记把“梅尧臣傲娇”“范纯仁仁善”等等信息更新到记事本上去了。
扶苏刚要挣扎着爬起来,床铺和眼皮却都像粘了胶水似的,让他再起不能,一头栽进了黑甜的梦乡里。
“……”
扶苏再度睁开眼的时候,听见了公鸡打鸣的高亢声音,浑身打了个激灵,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据苏轼说,这只公鸡是祭酒特地抱回来的,国子监学子宿舍的公用闹钟。声如洪钟,就没有它叫不醒的人。
曾经,有几个爱睡懒觉,早上起不来的官家子弟想找它的麻烦,结果自己反被狠狠啄了一顿,告诉师长后又被狠狠罚了一通,真是倒(huo)霉(gai)啊!
桌子上的几封信(除了给秦始皇的,那个扶苏自己偷偷藏好了)和酱卤鸭子已经不翼而飞,想来梁怀吉已经在回宫的路上。扶苏也不敢多耽搁,连忙起身收拾自己,今天是他正式在国子监读书的第一天。
他匆匆走向了经义斋的方向,一路上感觉自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但扶苏不好意思对上他们的目光,只好伪装成社恐,免得再度发生被当面念诗的社恐惨剧。
但是该来的总是回来。
“赵小郎——”
扶苏的身子下意识僵住,来人的手却已经搭在肩膀上:“第一天上课,紧张不紧张?”
什么?是苏轼啊。
扶苏立刻恢复了正常,甚至有闲心吐槽起他:“碰到你才让我更紧张。”
“哈哈哈哈哈!”苏轼不以为忤:“那你可要做好准备咯!”
“什么准备?”
“赵小郎,你都那么嫌弃我了,我当然不能告诉你了。”
扶苏咬牙。
然后一进教室的大门,就喜提先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的点名:“你就是官家下恩旨特许入监读书的那位神童?”
“……”
苏轼努力捂着嘴,才没让自己笑出声。他当时入监也算出尽了风头,先生也只是借着点名提问的机会,一探他的究竟。赵小郎可真厉害啊,居然让先生直接演都不演了。看来是真的好奇到极点了。
“是我。”扶苏忍着社死说道。
“那你可知道,今日经义斋要讲哪一篇?”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先生又说:“那你把《礼记·大学篇》背上一遍吧。”
扶苏有点郁闷。
和苏轼年龄尚小,只以为先生是出于好奇的目的考验他不同,扶苏活过了整整三世,又是个敏感细致的性子,自然能洞察出此人言行举止中对他微妙的不喜。
三岁写诗的人,除了被迫装嫩的他以外,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就比如那位写出《咏鹅》的骆宾王。但要让三岁时候的骆宾王背出《礼记·大学篇》?未免太强人所难了。
哼,幸好我偶像包袱重,早有准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整个《礼记·大学篇》凡千六百字,扶苏一口气就背了小几百个字,而且像流水一样越背越顺溜。结合其他同学越讶的目光来看,他在这个班上的水平绝对不是最次的那一波,相反,应该还很不错!
先生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好了,背到这里就可以了。”
又问道:“那你可解其中之意?”
真是越来越过分了。
连苏轼都察觉到一点端倪。扶苏更是十分无语:先不说我才三岁,我要是知道《礼记》是什么意思,我还来国子监上学干嘛?直接去考科举不就好了。
他糯糯的脸上写满了无辜,不软不硬顶了回去:“学生未闻先生之高见,不敢妄语。”
“……”
什么?你的意思是说,你还真有自己的理解?
先生一脸吃坏肚子的表情,只好让扶苏坐下了。
扶苏坐下之后,不顾周围人讶然中掺杂着敬佩的目光,径自和苏轼眉来眼去、眉目传情了起来:这什么情况?
苏轼扭着小眉毛:我也不知道啊。我刚来的时候也没见人家这样针对我过。
有古怪。
扶苏心中浮现了好几个猜想,至于到底是哪个还需要验证。他决意找人打听一番……自己在国子监的种人脉,唔,好像只有梅先生和范纯仁师兄了?
扶苏原本还在犹豫找谁好呢,结果,中午去膳堂用午膳的时候,就被两个人脉之一主动问上门来了。
“赵小郎,听说你被先生刁难了?”
范纯仁一脸严肃地问道——
作者有话说:旧电脑不太好使,花了快五位数换了新电脑结果键盘用得好不习惯,随手打几个字就手剧痛,大悲。
第39章 第 39 章 差点发动“父能量”。……
扶苏被吓了一跳。
范师兄怎么就知道了?
消息传得这么快吗?
“范师兄, 你怎么知道?消息传得这么快吗?”苏轼一脸好奇地打听,一边把自己的餐盘往另一侧挪了挪。
范纯仁也顺势在旁边坐了下来:“哪儿能不快呢?你是不知道,三岁神童一口气背完《礼记·大学》的事迹, 都传到我们治事斋这边来了。”
“可我刚背完啊?”扶苏一脸茫然。
苏轼:“就是因为你背完了, 才传得快呀!”
也不想想,这事有多了不起呢。三岁就会临场作诗, 背书还背得唰唰快, 还有什么是这位赵氏小神童不能做的?
治事斋学子集体惊叹之余,范纯仁却觉得有哪里不对。同窗们都以为, 肯定是神童自己当众卖弄。但范纯仁昨晚见过扶苏一面, 对他的印象极好,一眼就看出来这位小师弟虽然盛名在外, 但却是内敛的性子, 亦从不觉得自己哪里不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