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333文学城www.333wxc.com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80-90(第15/17页)

青志得意满回朝受了封赏以后, 突遭冷待,近乎举目无亲。经历过莫大的失望之后,早就做好了和士大夫们井水不犯河水,乃至被排挤一阵子的打算,所以当听说近来京中风头无二的赵小三元前来拜访时,狄青几乎惊掉了下巴。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赶人走。

    但赵小三元却一点儿也不接茬。是年纪小,不明白朝堂上的,还是单纯没听到?狄青只好换了个问题:“是谁指点你来拜访我的?”

    说是“指点”,实则“指使”才对。

    狄青大略能猜到背后的故事:约莫是有谁嫉妒赵小三元,又欺负他年龄小,尚不懂世情,引得他做出断绝仕途、自毁长城的举动来。要解决也好解决,立刻把人打发走,再上书给官家自辩他们根本没说几句……

    “没人指使我,我是自己想来的。”扶苏眨巴着眼睛说道。

    狄青:“?”

    他惊讶至极,喉咙中发出一个气音。

    “若说是怎么想到的?狄大人您或许有所不知,在下忝为范公门下学生。听人说过范公在西北曾对您指点过一二,方才厚着脸皮想认认门来着。”

    反了,全反了!

    狄青面上泛起一片急色:怎么说的好像你来烧我的热灶似的呢?该是我烧你的才对啊!

    就算是他闭门深居简出,也听过赵小三元有多得官家看中。与他已经见顶的武人生涯根本可比性。但是赵小三元的话里又提到了“范公”二字,范公可是再造了他的人啊!对恩人的弟子,难道要扫地出门吗?

    狄青面上的纠结,扶苏全看在了眼里。

    他不禁感慨万分:历史上把狄青从枢密使的位置赶下台的,可是有文彦博等等名臣啊。当然,更加离不开仁宗的不安与猜忌。可惜他们全看错了人,狄青非是他们想象中晚唐五代那毫无礼义廉耻的武夫。

    譬如此刻,他脸上的纠结焦急,全是为了自己这素不相识之人的前途而担心。这样心思纯善之人,会生出貮心,效仿安禄山,史思明等人祸乱大宋吗?

    扶苏的脸上缓缓露出一个笑容。被他人关心着,哪怕是位素不相识之人,也是令人心情愉悦的。更何况,他短时间窥见的狄青之品性,更证明他这趟忌讳没白犯!

    狄青舔了下微干的唇,循循善诱,打算用话术把人礼貌地请出去:“赵小三元,或许你有所不知,我等武人……”

    “可我听你说,你读过《春秋》呀。”

    说着,扶苏从腋下抽出薄薄一个册子,封面上正写着“春秋”二字。

    “呃……”狄青说:“那我也是……”

    “那把它们都看完不就好了?”

    扶苏索性不演了,直接把带来的一摞子圣贤书往狄青的手里塞过去:“看完这些,狄将军你不就成了文化人了?旁人就不会怕你了。”

    狄青:“……”

    原来你知道背后那些弯弯绕啊。

    他一只大手稳稳地托举着书,另一只手无奈地扶额:“赵小状元,你既知晓个中关窍,当也知晓,文人与武人的区别并非读了圣贤几本书那样简单……”

    所以,范公不计身份之别,对他谆谆的教导提携才是举世罕见的大恩德。狄青从不奢求自己此生能遇见第二次。

    但他的第二次恩遇,似乎已经来了。

    扶苏轻声说道:“他们是这样想的,所以,您也是这样想的吗?”

    “只因有人觉得您是武夫,您就自暴自弃地认下了恶名吗?为什么不读个名堂出来,给他们瞧瞧看呢?”

    “太祖时的相公赵普,不也只用半部《论语》治天下,从来没人说要把他开除文臣的。”

    狄青搁在额头上的手放了下来。另一只端书的手已经捏起了边缘一个翘角。他的目光直直的,似乎是神游天外。但扶苏却知道,他不仅在听,而且还在飞快地头脑风暴。

    他于是祭出了最后的底牌:“还有您手下的兵呢?您自认为文武有别,是不是也替他们承认了,他们也如朝廷中某些人所想的那样,是不知礼义廉耻、如野兽如蝗虫般的……”

    “不是!”狄青高声打断。

    他微微愣怔了一下,似乎也被突然激动的自己吓了一跳。然而待理智和冷静都回笼,他还是说道:“他们绝对不是那样的人。”

    “所以,这些书本不仅您一人要学,他们也要学的呀。”

    扶苏就把他写给梅尧臣的那篇文章,在狄青的面前抑扬顿挫地复述了一遍。他修过后世的逻辑学,每一句话都思维严谨,是梅尧臣、杨安国都挑不出错误,甚至隐隐为之蛊惑的文章,用来忽悠,哦不,说服狄青简直是轻而易举。

    狄青捏着书上的折痕加深了。

    他终于明白,原来官家的看重、外界的吹捧都并非空穴来风。和小三元短短几句话的功夫,他竟然恍然有当年接受范公教诲的错觉。每一句话都令人心服口服,乃至洞见一片新天。

    ……更可怕的是,眼前的小豆丁,才四岁啊。

    他吞了一口口水:“你说得皆在理。我读这些书没什么,但军队并非由我管辖。你说的那些,我无能为力,除非官家亲自下旨,你……”

    “安啦。”扶苏安慰起狄青:“狄大人,咱们先别想那么远的。你的当务之急是把这些书通读完,让朝堂之人刮目相看。”

    狄青:“……”

    他看着自己手上分量不轻的典籍,本就晒黑的脸色似乎更暗淡了点。

    “至于我嘛,能不能说服官家还不确定。我的当务之急是,先从海一般的弹劾中活下来。”扶苏调皮地wink了一下。

    大约明天风声就会传到朝堂上去吧。也不知道官家会如何应对呢?他既紧张、又期待。

    确实是海一般的弹劾。

    仁宗批奏折时,险些被折子淹没。

    上一回他的案前如此热闹,还是范仲淹将要出京之前。但那时候说白了,是他先流露出退却之意,漏给了下面人看,他们才抓住机会把人弹劾去了西北的。

    但他最近似乎没对谁不满啊?

    仁宗怀疑人生,随机翻开了一本弹劾本子。弹劾新科状元赵宗肃私见护国节度使狄青,似有意图不轨之嫌。

    下一本,新科状元,护国节度使。

    下一本,状元,节度使。

    下一本,三元……

    仁宗不由气极反笑,一把把这封折子甩在了桌上:“他还知道肃儿是三元!”

    “官家,你可着身体,别把自个气坏了。”

    黄都知劝道。

    官家毕竟修养极好,一度被臣子当面喷唾沫教训一顿都能忍。坐下来喝了口热茶,心气便平顺了许多……才怪啊!

    骂他的,姑且算他有错,尚可以忍。但谁看到铺天盖地弹劾自己儿子的能开心啊?

    仁宗一开始挺诧异的,毕竟从未把肃儿和狄青两个名字联想在一起。但到了后面,他的气愤完全盖过了一开始的惊奇。

    什么“阴私谋权”、什么“积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333文学城 333wxc.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